新主流電影崛起 助推中國電影品質提升
新華社廈門11月12日電 題:新主流電影崛起 助推中國電影品質提升
新華社記者鄧倩倩、付敏、洪雁
2022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日前在廈門揭幕。影片《長津湖》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8項提名,成為(wei) 焦點。
近年來,一批弘揚主流價(jia) 值觀、抒發家國情懷、謳歌人性人生的新主流電影贏得票房、口碑雙豐(feng) 收。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饒曙光等專(zhuan) 家指出,越來越多的國產(chan) 大片既具有堅實的主流價(jia) 值觀,又具有商業(ye) 電影的娛樂(le) 性和藝術性,在市場層麵也獲得主流地位,可稱為(wei) “新主流電影”。
在新主流電影類型中,既有重現偉(wei) 大革命曆史事件和進程的宏大敘事,也有以集錦片模式講述的小人物故事,體(ti) 現與(yu) 時代同呼吸、與(yu) 家國共命運。
自2019年起,新主流電影已經連續四年領跑國慶檔電影票房。在第34屆金雞獎獲獎作品中,《守島人》《懸崖之上》等取得優(you) 異成績。今年入圍第35屆金雞獎的《長津湖》《奇跡·笨小孩》《狙擊手》《穿過寒冬擁抱你》等類型更加多元。
本屆金雞電影論壇·學術峰會(hui) 發布的《中國電影十年藝術發展報告》指出,從(cong) 增數量到提質量,從(cong) 重票房到重口碑,中國電影在整體(ti) 創作質量和製作質量上有了全麵提升。
從(cong) 2013年的《智取威虎山》到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再到近年的《我和我的祖國》《1921》《我和我的父輩》以及《長津湖》,作為(wei) 導演、監製或編劇的黃建新,見證了新主流電影的崛起。“這十年裏,我經曆了中國電影的數量由少到多,觀眾(zhong) 數量達到曆史新高,單部票房也創造下曆史最高紀錄,中國電影從(cong) 高點走向高峰。”
“電影行業(ye) 發展對創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把電影拍得觀眾(zhong) 愛看,才能既有口碑又有票房。”黃建新認為(wei) ,新主流電影之“新”,既體(ti) 現在忠於(yu) 曆史,也體(ti) 現在視聽語言的創新和製作水準的升級,更體(ti) 現了貼近觀眾(zhong) 的創作趨勢。
演員吳京塑造了多個(ge) 觀眾(zhong) 熟知的電影角色。“無論是軍(jun) 人形象,還是快遞小哥、工人、廚師,這些形象都來自中國廣闊土地上千千萬(wan) 萬(wan) 可親(qin) 可敬的你、我、他。作為(wei) 電影創作者,我們(men) 要把老百姓最真實的情感和生活展現在人物上。”吳京說。
如果說一流製作是成功的基礎,那麽(me) 具有時代感和主流價(jia) 值的故事和人物塑造則是影片引起轟動的重要原因。廈門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張艾弓認為(wei) ,新主流電影展現出真善美的力量,符合人民群眾(zhong) 最樸素的情感和價(jia) 值判斷。
2021年底,國家電影局發布《“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從(cong) 提升電影創作質量、健全電影產(chan) 業(ye) 體(ti) 係、增強電影科技實力、提高電影公共服務水平、擴大電影國際影響力等方麵,製定了國家電影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
一位影業(ye) 投資人表示,中國電影人在以優(you) 質影片講述中國故事、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需勇毅創新,以數字科技推動影視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發展。
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分黨(dang) 組書(shu) 記張宏說,廣大電影工作者要在新起點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激發創意靈感,創作出更多謳歌人民、謳歌時代的精品力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