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紓困房企,招招解渴
陶鳳
向房地產(chan) 施以援手,這一次央媽拿出了“真金白銀”。
據媒體(ti) 多方求證,央行和銀保監會(hui) 已於(yu) 近期聯合出台金融支持房地產(chan) 共16條措施,要求金融機構分別從(cong) 房地產(chan) 融資、“保交樓”金融服務、受困房企風險處置、住房租賃金融支持等多方麵對房地產(chan) 行業(ye) 給與(yu) 支持。
最近一年,房地產(chan) 市場整體(ti) 下行,房企遇到的困難有目共睹。一方麵,需求端疲軟,居民消費意願下降,捂緊錢袋子,商品房銷售額降幅明顯。
另一方麵,在供給端,開發商資金緊張,個(ge) 別樓盤未能及時交付,不少地區出現爛尾樓現象,引發廣泛關(guan) 注。
地方政府層麵,土地交易低迷,即使有不少地區有城投平台助力,上半年全國土地出讓金仍下降31.4%。
爛尾樓盤的“停貸”風波,讓房地產(chan) 風險再次成為(wei) 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種種似是而非的傳(chuan) 言也給市場帶來負能量,給消費者帶來不可避免的情緒衝(chong) 擊。
數據顯示,各銀行涉及停貸事件的個(ge) 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比多數在0.01%左右。雖然規模小、占比低,但卻是事實,必須引起重視。
供需兩(liang) 端夾擊房地產(chan) 市場,可能引發的銀行係統性風險不可忽視。與(yu) 此相對應,16條裏的措施無一不是對症風險的“真金白銀”。
在融資方麵,地產(chan) 開發貸款投放,對國有、民營房企一視同仁,支持存量融資貸款合理展期。在“保交樓”方麵設立專(zhuan) 項借款,對經濟受困的個(ge) 人,鼓勵依法延期,並保護相關(guan) 的個(ge) 人征信權益。
一係列政策組合環環相扣,從(cong) 開發商到機構,再至個(ge) 人,均有顧及。試圖最大限度圍獵危險,紓困房企,化解市場風險,恢複市場信心。
讓利實體(ti) 經濟,重新向房地產(chan) 市場注入流動性,金融機構被寄予厚望。流動性有了,爛尾樓才不至於(yu) 一直“爛”下去。
除了風險的事後處置,前置管理同樣重要。加強房企開發貸及預售資金監管,堵住製度漏洞等亦在推進中。以鄭州、西安等地為(wei) 代表,多地強化了預售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封閉運行。
保交樓是保民生,保民生則是保穩定。房地產(chan) 一直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市場信心尚處於(yu) 恢複階段,而樓市連接消費和投資,對促進內(nei) 需複蘇、激發微觀主體(ti) 活力、穩定經濟大盤意義(yi) 重大。
需要明確的是,金融支持房地產(chan) 的16條,並不意味著“房住不炒”的轉向。房地產(chan) 市場需要長久的健康發展,就得擺脫過去彌漫在行業(ye) 的層層“加杠杆”,房子不像個(ge) “房子”。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金融“紓困”房地產(chan) 是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一攬子穩樓市促發展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幫“懸崖邊”的優(you) 質房企化險為(wei) 夷,讓剛需下的購房者安居樂(le) 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