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便利多 物聯網應用極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物聯網應用極大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
“萬(wan) 物互聯”便利多
城市街頭的無人便利店裏,消費者自行掃碼開門、選購商品,關(guan) 門後係統自動結算;停車場出口,攝像頭自動識別車牌信息,消費者實現無感支付……人們(men) 生活越來越便利的背後,離不開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專(zhuan) 家認為(wei) ,隨著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步伐加快,物聯網已經成為(wei) 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物聯網正服務千行百業(ye) ,“萬(wan) 物互聯”的願景逐漸成為(wei) 現實。
物流中心更智能
伴隨著快遞包在傳(chuan) 送帶上傳(chuan) 遞、排隊落下的“咚咚”聲,京東(dong) 物流亞(ya) 洲一號成都智能產(chan) 業(ye) 園智能分揀中心進入今年“雙11”的最忙碌時刻。
智能分揀中心裏,貨物搬運聲、快遞傳(chuan) 送聲、電流聲以及物流車的發動聲,交織成一片熱騰的生產(chan) 景象。雖然業(ye) 務處理量已超出平峰期2倍左右,單日業(ye) 務處理量達百萬(wan) 級,但這裏的工作人員並不多,一切井然有序。這得益於(yu) 自動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智能快遞車等設備承擔了倉(cang) 儲(chu) 、運輸、分揀及配送等環節的很多工作,極大提升了運營效率。隨著物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深入應用,這個(ge) 物流中心已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智能化。
建設高度自動化的物流中心,是中國加快發展物聯網應用的一個(ge) 縮影。據了解,物聯網是以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wei) 主要手段,實現人、機、物的泛在連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傳(chuan) 輸、信息處理等服務的基礎設施。近年來,各行各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物聯網在網絡能力、應用發展和產(chan) 業(ye) 能力等方麵取得明顯進展,一批“物聯大腦”“一網統管”等物聯網標杆應用逐漸在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作用。
支撐生產(chan) 生活
“上清鎮老醫院小區煙霧報警,請立即前往。”近日,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景區上清古鎮的義(yi) 務消防員蔣國慶接到手機短信,立即拿起滅火器趕往報警點查看,原來是有人不小心觸發了煙霧報警。
蔣國慶的快速反應,源於(yu) 當地依托物聯網技術建成的“全災種、大應急”智鷹119消防平台。這個(ge) 平台在重點場所安裝近10萬(wan) 個(ge) 智能煙感器,一有警情,報警信息不僅(jin) 能傳(chuan) 送到消防平台,還能送達鄰近義(yi) 務消防員手機上,實現“快反應、早處理”。
物聯網究竟怎樣與(yu) 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發生聯係?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移動物聯網的融合應用方麵已形成車聯網、公共服務、零售服務、智慧家居等4個(ge) 億(yi) 級應用,智慧農(nong) 業(ye) 、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等3個(ge) 千萬(wan) 級應用,有力支撐生產(chan) 生活。
在生產(chan) 方麵,物聯網應用既提升效率和質量,又促進安全生產(chan) 和節能減排。在三一重工的“燈塔工廠”裏,每台產(chan) 品設備從(cong) 原材料開始就有了一張專(zhuan) 屬“身份證”,同時訂單可快速分解到每條柔性生產(chan) 線、每台設備、每名工人,實現從(cong) 訂單到交付的全流程數據驅動,實現“一張鋼板進,一台設備出”的智能製造全要素落地。
在生活中,物聯網同樣大顯身手。在菜鳥驛站,用戶找到包裹,放在高清拍攝儀(yi) 上掃碼,就能直接帶走包裹。方便高效的背後,是物聯網設備與(yu) 驛站包裹管理係統、雲(yun) 監控係統等實現數據打通。
物聯網作為(wei) 信息采集的前端,通過串起5G、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讓信息技術發展到達一個(ge) 新高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續合元認為(wei) ,移動物聯網已經改變著千行百業(ye) ,並深度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活。
推進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物聯網的未來場景是什麽(me) 樣?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麵向6G、基於(yu) 智能感知的移動網絡,是智能化生產(chan) 重要基礎設施,其顯著特點是將生產(chan) 製造流程與(yu) 信息基礎設施融為(wei) 一體(ti) 。
為(wei) 推動物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工信部等部門去年印發的《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國內(nei) 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物聯網連接數突破20億(yi) 。其具體(ti) 發展目標是實現“五個(ge) 一”:突破一批製約物聯網發展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示範帶動作用強的物聯網建設主體(ti) 和運營主體(ti) ;催生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運營服務模式;導出一批賦能作用顯著、綜合效益優(you) 良的行業(ye) 應用;構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物聯網標準和安全保障體(ti) 係。
為(wei) 促進移動物聯網高質量發展,三大電信運營商聯合華為(wei) 等6家單位近日發起倡議,各行業(ye) 各領域加快利用移動物聯網技術開展應用創新,廣泛挖掘應用需求,全麵推進移動物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芯片、模組、終端、軟件、平台和服務的研發攻關(guan) ;加快推進2G、3G物聯網升級,打造滿足低中高速全場景應用的移動物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實現移動物聯網能力升級和應用換代。
針對中國物聯網關(guan) 鍵核心技術仍存在短板、產(chan) 業(ye) 生態還不夠健全等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在日前舉(ju) 行的首屆移動物聯網大會(hui) 上建議:在覆蓋方麵,進一步按需持續加強特定應用場景的深度覆蓋;在應用方麵,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探索成熟的商業(ye) 模式;在產(chan) 業(ye) 化發展方麵,加強各環節企業(ye) 的跨領域合作,並形成產(chan) 業(ye) 合力,通過推進一批示範應用項目建設,輻射帶動物聯網產(chan) 業(ye) 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物聯網產(chan) 業(ye) 和實體(ti) 經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人民日報海外版 彭訓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