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一家親”書寫新篇章:推進務實合作 強化創新引領
推進務實合作 強化創新引領
“中泰一家親(qin) ”書(shu) 寫(xie) 新篇章
中國和泰國是親(qin) 密友好鄰邦,“中泰一家親(qin) ”情誼源遠流長。
近年來,中泰各領域合作務實推進、成果豐(feng) 碩。中國連續9年是泰國最大貿易夥(huo) 伴,多年為(wei) 泰國農(nong) 產(chan) 品最大出口市場、主要外資來源國。貿易、投資等傳(chuan) 統領域合作展現強勁韌性,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興(xing) 領域合作勢頭迅猛、前景廣闊……以共建中泰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目標和願景,“中泰一家親(qin) ”生動書(shu) 寫(xie) 新篇章,為(wei) 兩(liang) 國和地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越來越多水果進入中國市場——
“讓泰國農(nong) 民提高了收入”
走進泰國尖竹汶府的通百果園,果農(nong) 威猜正站在幾十米高的樹上,揮刀砍斷榴蓮把,幾公斤重的果子落了下來。樹下,他的同伴張開麻袋,將一個(ge) 個(ge) 榴蓮穩穩兜住。不一會(hui) 兒(er) ,地上就碼放了一排榴蓮。“我們(men) 果園有200多棵榴蓮樹,每棵樹能結50到100個(ge) 榴蓮。它們(men) 將全部銷往中國,預計今年整個(ge) 果園收入可達幾百萬(wan) 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5泰銖)。”果園負責人叻蓬樂(le) 嗬嗬地說。
在泰國最大的榴蓮批發市場——尖竹汶府能頌市場,從(cong) 每年5月開始,新采摘的榴蓮就堆成了小山,不少商家門前的大牌子上寫(xie) 著“金枕榴蓮”“專(zhuan) 供中國”等字樣。這些榴蓮被運到附近的加工廠,經過殺菌、包裝等處理後,五六個(ge) 榴蓮裝成一箱。一個(ge) 加工廠,每晚大約能裝5個(ge) 海運貨櫃,每個(ge) 貨櫃可裝900箱,其中大部分運往中國市場。
尖竹汶府不僅(jin) 是榴蓮的主產(chan) 地,還盛產(chan) 龍眼。在賽道縣提蒂瑪家的果園裏,果農(nong) 猜瓦邊修剪果樹邊告訴記者:“每串最好隻留60粒,這樣龍眼才能長得又大又圓。這項技術叫‘疏果’,起初中國技術人員教我們(men) 時,我們(men) 還不舍得剪。學了這項技術後,現在一級品質的龍眼價(jia) 格可達每公斤45泰銖,比以前一串100多粒的果子要賺錢。”尖竹汶府龍眼果農(nong) 協會(hui) 會(hui) 長阿姆納說:“尖竹汶府每年大約產(chan) 龍眼20萬(wan) 噸,其中80%銷往中國。”
為(wei) 保障水果品質、延長保鮮時間,中國合作夥(huo) 伴與(yu) 泰方積極分享技術、更新設備,助力提升管理水平。中國深圳中興(xing) 環保集團與(yu) 泰國農(nong) 業(ye) 與(yu) 合作社部、東(dong) 方大學共同開發了“社區冷藏櫃”,采用單向透氣薄膜納米塑料開發技術等,可針對不同水果自動匹配儲(chu) 存的溫度、氣體(ti) 等。自然條件隻能保鮮3天的龍眼,通過冷藏櫃可至少保存21天。泰國農(nong) 業(ye) 與(yu) 合作社部部長差棱猜表示:“龍眼、山竹、芒果等水果保鮮要求高,要出口遠端市場多使用空運,費用高,且數量有限。中國夥(huo) 伴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保鮮難題,使這些水果通過海運出口歐美等地成為(wei) 可能。中國技術助力泰國水果走向世界。”
像尖竹汶的榴蓮、龍眼一樣,越來越多的泰國水果正走進中國市場。2021年,泰國水果對華出口約220萬(wan) 噸,出口額1630億(yi) 泰銖。今年上半年,泰國水果對華出口100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2萬(wan) 噸。泰國副總理兼商業(ye) 部部長朱林表示,泰國農(nong) 業(ye) 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一半。中國是泰國重要的貿易夥(huo) 伴,尤其在農(nong) 產(chan) 品和水果領域。“加強國際合作,讓泰國農(nong) 民提高了收入,越來越多的農(nong) 業(ye) 人口走向富裕。”
綠色合作助力可持續發展——
“彰顯中國減少碳排放的承諾”
在泰國曼穀市中心的詩麗(li) 吉王後國家會(hui) 議中心廣場,十幾輛長城新能源汽車整齊停放。今年,長城汽車在泰國本地生產(chan) 的首款新能源汽車哈弗H6 HEV被選定為(wei) 亞(ya) 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指定用車。
近年來,泰國政府積極籌劃能源轉型,提出到2036年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提升至30%,幾乎是2015年的兩(liang) 倍。中泰兩(liang) 國在多個(ge) 領域開展綠色合作,一個(ge) 又一個(ge) 綠色項目助力當地可持續發展。
“中國製造”電動汽車頗受泰國市場青睞。2014年,中國上汽集團與(yu) 泰國正大集團合資的上汽正大公司泰國工廠正式投產(chan) ,設計年產(chan) 能為(wei) 10萬(wan) 輛,旗下兩(liang) 款車型銷量排在2021年泰國電動汽車市場前列。長城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於(yu) 2021年正式投產(chan) ,初期年產(chan) 能8萬(wan) 輛。工廠還與(yu) 當地3家電力能源機構合作,建設的充電站覆蓋超過50%的泰國公共充電網絡。《泰國商報》分析認為(wei) ,泰國汽車產(chan) 業(ye) 正開始從(cong) 傳(chuan) 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中泰合作有助於(yu) 推動泰國汽車產(chan) 業(ye) 轉型,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科技含量更高的品牌選擇。
在烏(wu) 汶府的詩琳通水庫上,巨大的電池板整齊排列,覆蓋在清澈的水麵上,在陽光下熠熠閃光。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和浮體(ti) 光伏綜合能源電站,由中國能建山西院聯合總承包、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該項目可以實現浮體(ti) 光伏與(yu) 水電設備交替或同時發電,避開天氣因素影響,確保可再生能源連續發電。2021年9月全容量並網投運後,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約4.7萬(wan) 噸,相當於(yu) 植樹造林約6016公頃。
“‘水電+光伏’綜合能源發電模式,將全麵提升泰國電力自主供應能力,作為(wei) 一項可持續的能源創新模式,可在泰國各大水庫推廣應用。”泰國總理巴育高度評價(jia) 這一創新模式。泰國國家電力局已決(jue) 定,將在另外8個(ge) 水庫複製詩琳通水庫項目。
“中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彰顯中國減少碳排放的承諾,這也是泰國今後將與(yu) 中國密切展開合作的領域。”泰國外交部國際經濟事務司司長奇猜表示,中國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麵取得了長足發展,期待中國與(yu) 泰國和其他APEC經濟體(ti) 緊密合作,以更綠色、更包容的方式開展經貿投資,為(wei) 當地社會(hui) 創造財富,共促繁榮與(yu) 發展。
數字技術合作持續深化——
“真切感受到數字經濟給生活帶來的改善”
位於(yu) 泰國經濟中心地帶“東(dong) 部經濟走廊”的蘭(lan) 乍邦港,吊車林立,貨櫃整齊,無人駕駛貨車頻繁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蘭(lan) 乍邦港是泰國最大的集裝箱深海港口和物流樞紐,“無人駕駛貨車”是港口與(yu) 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一項數字項目。在作業(ye) 現場,一輛無人駕駛貨車可相當於(yu) 4名司機的工作量。疫情防控期間,它們(men) 更是“大顯身手”,有效緩解了運力短缺。在港口工作了10多年的運營經理蘇提拉說:“第一次見識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高效環保,非常好。”
自2020年4月第一批無人駕駛貨車試運行後,截至2022年8月,無人駕駛貨車隊已累計作業(ye) 超15萬(wan) 標箱。當前,泰國正在蘭(lan) 乍邦港進一步探索發展智慧口岸,借助中國的無人駕駛及5G等技術,增進集裝箱管理效能,減少物流成本,打造麵向泰國境內(nei) 與(yu) 周邊國家的綠色現代化港口。
近年來,泰國政府致力於(yu) 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2017年至2020年,數字經濟占泰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由9%提高到了19%,數字經濟總規模接近1000億(yi) 美元。中泰兩(liang) 國數字技術合作持續深化,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企業(ye) 進入泰國市場,為(wei) 當地研發能力提升、產(chan) 業(ye) 升級以及民生改善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曼穀創新合作中心、華為(wei) 公司開放實驗室等為(wei) 雙方開展高水平數字合作提供了科技、人力資源支持,中興(xing) 通訊為(wei) 泰國數字社會(hui) 轉型量身定製了智慧社會(hui) 解決(jue) 方案。“來自中國的先進科技,讓民眾(zhong) 真切感受到數字經濟給生活帶來的改善。”泰國高等教育與(yu) 科研創新部部長阿內(nei) ·勞塔瑪塔表示,本次APEC會(hui) 議主題是“開放、聯通、平衡”,泰中兩(liang) 國均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是兩(liang) 國關(guan) 係深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泰國駐華大使阿塔育表示,“泰國4.0”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互相融合,中國在科技創新、高鐵建設、人才培養(yang) 方麵有很好的經驗,泰國可以學習(xi) 借鑒中國的經驗。“泰中兩(liang) 國未來將更加注重科技領域合作以及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聯互通,這將推動兩(liang) 國關(guan) 係更加快速發展。”(人民日報 記者 章念生 孫廣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