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修文縣:繪出鄉村新氣象
繪出鄉(xiang) 村新氣象
初冬時節,暖陽高照,銀杏正黃。記者來到貴州省修文縣時,驚歎於(yu) 當地鄉(xiang) 村發展的新變化。大小村莊屋舍儼(yan) 然,幹淨整潔,一派欣欣向榮。
去年以來,修文縣以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五治”為(wei) 抓手,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在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穩步走向深入。
修文縣委副書(shu) 記韓祿表示,要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聚焦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主題,加快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建設和美鄉(xiang) 村,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讓群眾(zhong) 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垃圾分類 麵貌一新
走進修文縣紮佐街道高潮村村民葉家山的二層小樓,室內(nei) 整潔有序,地麵光亮如鏡。“以前,家裏是旱廁,衛生環境較差。如今,修建了衛生廁所,還同步修建了三格式化糞池,方便又衛生。”葉家山告訴記者。
葉家山居家環境之變也是高潮村之變。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李德貴告訴記者,高潮村過去建設滯後,垃圾亂(luan) 丟(diu) 、汙水亂(luan) 排、雜物亂(luan) 堆現象比較突出。
高潮村的情況在修文縣並非特例。2019年底,修文縣實現貧困人口清零;2020年,該縣農(nong) 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7329元。農(nong) 民收入上去了,但農(nong) 村人居環境並未得到同步提升。
修文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中心副主任張亮說,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liang) 方麵:一是多數村民在外務工,環境整治缺人幹;二是在村群眾(zhong) 意識沒有跟上,依舊按過去的方式生產(chan) 生活。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環境必須提升。隻有人居環境搞好了,農(nong) 業(ye) 才能欣欣向榮,農(nong) 民才能安居樂(le) 業(ye) ,農(nong) 村才能和諧穩定。
高潮村推進農(nong) 村“五治”工作中,村“兩(liang) 委”一方麵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chuan) 普及力度,另一方麵及時處置違規行為(wei) 。“村幹部大會(hui) 小會(hui) 經常講,對村民反複宣傳(chuan) ,想盡辦法把政策宣傳(chuan) 到位。”李德貴告訴記者,就是用這些笨功夫,最終促進了群眾(zhong) 思想大轉變。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高潮村累計拆除危舊房38棟,改造廁所208座,基本實現濕垃圾不出村、幹垃圾分類處置,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據了解,今年修文縣共完成1566戶農(nong) 房風貌整治,拆除違建農(nong) 房350幢,目前已開工建設農(nong) 村廁所12506戶、完工11962戶,規範村級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點108個(ge) ,農(nong) 村垃圾外運減少1.47萬(wan) 噸,減幅達52.47%。
依規辦酒 風氣一新
走進修文縣六屯鎮大木村村文化廣場,“亂(luan) (濫)辦酒席添負擔,斂財不成還丟(diu) 臉”的標語格外醒目。
濫辦酒席是當地存在已久的一大陋習(xi) 。村民告訴記者,過去,村裏攀比之風盛行,大家在辦酒席時講排場、比闊氣,辦酒席的名目也複雜多樣,不僅(jin) 家逢喜事要辦酒席,更出現了母豬下崽、購買(mai) 家具都要辦酒席的極端現象。
濫辦酒席帶壞了鄉(xiang) 風,也影響了農(nong) 村發展。六屯鎮計劃生育協會(hui) 會(hui) 長熊偉(wei) 說,濫辦酒席一方麵浪費了大量資金,另一方麵也消耗了群眾(zhong) 大量時間和精力,“成天忙於(yu) 應付各種酒席,用在生產(chan) 、建設上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修文縣將節儉(jian) 辦酒席作為(wei) 農(nong) 村“治風”的重點內(nei) 容來抓,引導幹部、群眾(zhong) 簽訂《修文縣文明節儉(jian) 操辦婚喪(sang) 喜慶事宜承諾書(shu) 》《移風易俗承諾書(shu) 》。同時,積極推動將不濫辦酒席的內(nei) 容寫(xie) 入村規民約,成為(wei) 全村群眾(zhong) 共同遵守的行為(wei) 規範,並組織成立紅白理事會(hui) ,勸阻、製止濫辦酒席行為(wei) ,杜絕大操大辦。
如今,“喪(sang) 事三天要辦清,結婚一天就搞定”已成修文縣群眾(zhong) 的自覺行為(wei) 。
利益聯結 農(nong) 民增收
雖逢久旱少雨,位於(yu) 修文縣灑坪鎮青山村青山組的連片蔬菜基地裏,卻是一片喜人景象,待摘的蓮花白個(ge) 大飽滿,剛剛種下的青菜苗長勢正旺。
“既與(yu) 這裏良好的灌溉條件有關(guan) 係,更與(yu) 我們(men) 推行的新機製有關(guan) 係。”青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少惠道出了其中訣竅。
李少惠口中的新機製名為(wei) “三分一保”,即“分組承包、分類管理、分期經營、定價(jia) 保底”,由企業(ye) 負責前端的品種選擇、農(nong) 資供應和後端的營銷,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自由組合形成生產(chan) 小組自主承包生產(chan) 季度的生產(chan) 單元,根據產(chan) 業(ye) 種類、專(zhuan) 業(ye) 技能進行生產(chan) 管理,企業(ye) 與(yu) 生產(chan) 小組簽訂定價(jia) 收購合同,製定兜底機製,保障農(nong) 民收益。
在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中,大多采取農(nong) 民將土地流轉給農(nong) 業(ye) 企業(ye) 建設基地,然後在基地務工的方式,按日計酬的傭(yong) 金是當地農(nong) 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灑坪鎮副鎮長劉登科告訴記者,在蔬菜生產(chan) 過程中,田間管理是費時最長、投入最多、風險最大的環節,農(nong) 民的工作效率各有不同,按日計酬的勞務管理方式沒能把農(nong) 民的有效勞動付出和實際勞動收入聯係起來,出工不出力的情況經常發生,使得企業(ye) 產(chan) 量上不去、成本下不來,效益一降再降。
麵對這種困境,灑坪鎮青山村抓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田間管理精細化這個(ge) 關(guan) 鍵環節,探索出以“三分一保”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和利益聯結創新舉(ju) 措,灑坪鎮蔬菜季度的畝(mu) 產(chan) 量大幅上升,但公司管理人員減少了一半,管理成本從(cong) 原來的每月2.4萬(wan) 元下降到1.5萬(wan) 元,實現了農(nong) 業(ye) 企業(ye) 、村集體(ti) 和農(nong) 戶的多贏。
“我們(men) 將按照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要求,進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完善利益聯結機製,擴大‘三分一保’利益聯結機製的覆蓋範圍,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促進農(nong) 民增收,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修文縣灑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嶽彬說。(記者 吳秉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