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焦點訪談:杜絕“小”餐桌“大”浪費

發布時間:2022-11-23 15:09: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我們(men) 耳熟能詳,但它背後的道理要在生活中落地卻不那麽(me) 容易。因為(wei) 講排場、愛麵子、缺乏節儉(jian) 意識等原因,我國的餐飲浪費現象一度非常嚴(yan) 重。不隻是餐館裏請客吃飯,在一些單位、學校的食堂裏,也存在浪費現象。如何製止“舌尖上的浪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來,各地也在不斷探索,鼓勵“文明餐桌”,推行“光盤行動”。

  延安中學是我們(men) 黨(dang) 創辦的第一所中學。黨(dang) 的二十大閉幕後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延安考察時就曾來到這裏,還參觀了學生餐廳。在延安,總書(shu) 記強調,無論我們(men) 將來物質生活多麽(me) 豐(feng) 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丟(diu) 。為(wei) 了更好地弘揚延安精神,延安中學以“不剩飯、不剩菜”為(wei) 主題,開展了文明餐桌創建活動。學生們(men) 吃飯的時候,幾個(ge) 文明就餐督導員也在忙碌著,他們(men) 中有教師,也有學生誌願者。

  延安中學棗園校區服務處副主任高山說:“在2020年的時候,為(wei) 了積極貫徹響應習(xi) 總書(shu) 記“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指示精神,我們(men) 和餐廳一起成立了文明就餐督導員。主要職責一是宣傳(chuan) 反對浪費,“光盤行動”;再一個(ge) 就是現場督導同學自覺排隊,主動自覺去收餐,以及落實“光盤行動”。”

  延安中學學生文明餐廳督導員付金濤說:“當監督他們(men) 的時候,我就會(hui) 想到自己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光盤行動”,我也要以身作則,主動去“光盤行動”,收拾餐具。”

  在一些取餐口記者注意到,有的學生拿著剛剛吃光的盤子,第二次過來取餐。按需取餐,不夠再加,如今已經成了學生們(men) 的習(xi) 慣。

  延安中學副校長郭博說:“文明用餐,“光盤行動”是我校食育工程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學校近年來開展飲食禮儀(yi) 教育和“光盤行動”,教育學生秉承勤儉(jian) 節約的光榮傳(chuan) 統,珍惜糧食,拒絕浪費,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wei) 伴隨孩子們(men) 終生的好習(xi) 慣。”

  “舌尖上的節約”效果到底怎麽(me) 樣?每周有三次,餐廳會(hui) 對廚餘(yu) 垃圾進行稱重對比。

  延安中學餐廳經理任振凱說:“2019年之前,餐廳每天的泔水垃圾能達到500至600公斤,通過開展“光盤行動”,現在每天的泔水垃圾在200多至300公斤左右,說明我們(men) 現在浪費問題得到了有效遏製。”

  如何讓“文明餐桌”“光盤行動”成為(wei) 更多人的自覺?延安開展了一係列宣傳(chuan) 教育活動,特別是以校園帶動家庭,再以家庭影響社會(hui) 。

  在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一場特殊的實踐課正在進行中。上課地點是學生餐廳,講課的是廚房的大師傅。涼菜也好,麵點也好,學生們(men) 都要親(qin) 自動手去試一試。

  陝西延安市新區第二小學校長高巧玲說:“我們(men) 將飯堂變成課堂,廚師變成導師,勞動變成樂(le) 趣。在孩子們(men) 跟著叔叔阿姨們(men) 實踐的過程中,他們(men) 感受勞動的過程,更珍惜勞動的成果,明白一粥一飯的不易。”

  在延安的一些飯店走訪時,記者發現這裏推行的是“N減1”的點餐方式。比方說,5個(ge) 人吃飯,服務員會(hui) 建議顧客點4道菜。

  陝西延安市黃陵縣某酒店要求服務員主動提示客人打包,以免部分顧客礙於(yu) 情麵或忙於(yu) 寒暄沒有打包造成浪費。如果顧客做到了“光盤”,酒店還將給予一定獎勵。

  酒店經理告訴記者,實行“光盤行動”以來,平均每桌的剩菜由原來的600克左右減少到200克左右,每天清運的廚餘(yu) 垃圾也由2車減少到1車,而對於(yu) 酒店的“光盤”提示,顧客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一粥一飯,看似是個(ge) 人消費習(xi) 慣的小事,實際上事關(guan) 國計民生,是和糧食安全息息相關(guan) 的大事兒(er) 。有調研顯示,我國僅(jin) 城市餐飲每年的食物浪費就超過了340億(yi) 斤,而這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

  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批示,“浪費之風務必狠刹!”此後,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製止餐飲浪費必須長期抓下去,要加強立法,建立長效機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光盤行動”廣泛開展,反食品浪費法正式施行,“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自助餐往往是餐飲浪費的重災區,在深圳一家星級酒店的自助餐廳記者看到,餐桌、結賬台等很多地方都有提倡“光盤”、反對浪費的宣傳(chuan) 語。一些受顧客歡迎的熱門檔口還專(zhuan) 門有人提示按需取餐、少量多次。

  在餐廳一角,申女士一家帶著女兒(er) 正在這裏慶生。雖然酒店的食品種類很豐(feng) 富,但大家的盤子裏並沒有過多的食物堆積。

  五顏六色的甜品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大塊的蛋糕常常在他們(men) 的盤子裏堆成小山。如今,酒店將大塊蛋糕替換成了能一口吃一個(ge) 的小蛋糕。

  負責餐廳服務運營的經理告訴記者,以前,他們(men) 也希望客人能夠多點喜歡吃的菜品,這不但可以滿足客人的需求,還能為(wei) 酒店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不過現在,他們(men) 把按需點菜寫(xie) 進了員工章程。

  深圳的另外一家星級酒店則通過科技力量賦能“光盤行動”。

  深圳某酒店運營總監龍田雄說:“酒店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其中有兩(liang) 個(ge) 係統,采購係統是從(cong) 源頭上控製食材采購的量,另外一個(ge) 是預訂係統。我們(men) 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庫,從(cong) 數據庫裏麵能得知大部分本地客人有什麽(me) 樣的喜好,從(cong) 喜好上做好改良、創新舉(ju) 措,從(cong) 食材上既能達到貼切客戶的喜好,也能夠杜絕浪費的措施。”

  在成都,去人民公園喝一碗蓋碗茶,再來一碗當地小吃,是很多遊客的打卡項,也是屬於(yu) 不少成都人的悠閑時光。

  在公園內(nei) 的一家老字號餐館記者注意到,這裏的每一道菜都標注了配料以及相應的克數,像抄手、湯圓這樣好量化的食物還標注了具體(ti) 數量。而點餐的時候,服務員會(hui) 根據就餐人數來推薦菜品。

  據餐館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前,他們(men) 對員工的考核主要通過銷量,賣得多掙得多,雖然銷量高但造成了不少浪費。現在,餐館取消了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jin) 主動提醒顧客按需點餐,還主動推出了小份菜和拚盤。一個(ge) 湯圓、一個(ge) 煎餃或一個(ge) 葉兒(er) 粑就是一道菜,這既讓顧客多了選擇、飽了口福,更最大程度避免了浪費。

  在位於(yu) 成都市新都區的一家企業(ye) 食堂,記者看到這裏有四塊五和六塊兩(liang) 個(ge) 價(jia) 位的套餐。四塊五可以買(mai) 一葷一素兩(liang) 個(ge) 菜,六塊可以買(mai) 兩(liang) 葷一素,不少員工都選擇了四塊五的套餐。其實不管選什麽(me) 價(jia) 位的,隻要沒吃飽都可以免費添加。企業(ye) 製定一葷一素免費加菜的規定,目的就是引導員工“少取多跑”。寧可多到窗口添一次飯菜,也不要一時貪多,吃不完浪費。

  鼓勵員工按需取餐的同時,企業(ye) 還從(cong) 采購的源頭上下功夫,避免因庫存過多、食材過期變質而產(chan) 生浪費。

  四川成都某企業(ye) 員工李倩說:“我們(men) 的菜都是每天定量采購,因為(wei) 我們(men) 公司有一卡通係統,從(cong) 一卡通係統裏麵可以查詢到就餐人數,這樣的話可以更精準控製食材采購,從(cong) 源頭上避免了浪費。”

  此外,公司還將食物浪費行為(wei) 納入日常的績效考核中,用製度提高對餐飲浪費行為(wei) 的約束力,在餐盤回收處記者看到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光盤”。

  四川成都某企業(ye) 副總經理兼行政部長楊琴說:“我們(men) 的文明監督小組會(hui) 對日常的浪費現象進行監督和抽查,並且監督和抽查的結果會(hui) 與(yu) 績效、評先和晉升進行結合。有了以上的長效機製,在公司裏麵現在已經形成了“光盤”的意識,基本上沒有浪費的現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在全社會(hui) 弘揚勤儉(jian) 節約精神。節約糧食,既需要多方發力,也需要每一個(ge) 人都有節儉(jian) 的意識;既是人人有責,也需要堅持不懈。不管我們(men) 國家發展到什麽(me) 水平,不論生活改善到什麽(me) 地步,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diu) 。無論是小吃還是大餐,無論是在餐館、食堂還是自己家裏,我們(men) 都要對餐飲浪費說“不”。從(cong) 一粥一飯開始,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央視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