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護綠幹勁足
河南省三門峽市國有靈寶川口林場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牛文梅——
巡山護綠幹勁足(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二十大代表這樣帶頭幹)
撥開厚厚落葉,刮出層層土壤,牛文梅仔細尋找越冬害蟲,努力給森林“號準脈”。
今年52歲的牛文梅,是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三門峽市國有靈寶川口林場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出席黨(dang) 的二十大之後,她一返回工作崗位,就一頭紮進小秦嶺餘(yu) 脈的莽莽林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作為(wei) 林業(ye) 工作者,我們(men) 倍感振奮,同時深感重任在肩。”牛文梅說,從(cong) 北京回來後,她帶領林場職工調查越冬蟲情,組織冬季防火培訓演練,加強林場信息化建設,規劃新造林、森林質量提升項目,幹勁更足了。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10點,記者隨牛文梅爬上三門峽靈寶市境內(nei) 的燕子山,調查越冬蟲情。
“2畝(mu) 林地,按對角或平行設‘樣方’,每個(ge) ‘樣方’1平方米,找到多少越冬蟲子,就能推斷明年有多大蟲害。”牛文梅介紹。
忙到中午12點,一連挖了10個(ge) “樣方”,不見一隻害蟲。從(cong) 海拔900米上升到1100米,牛文梅在一棵刺槐樹下,捏出一個(ge) 1厘米長的尺蠖蛹,“過去,一個(ge) ‘樣方’能扒出幾十個(ge) 蛹!”
靈寶市地處豫、晉、陝三省交界,有近300萬(wan) 畝(mu) 森林資源,每年大約18萬(wan) 畝(mu) 森林易發蟲害。1998年至2019年,牛文梅在靈寶市林業(ye) 局從(cong) 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繪製出全市森林病蟲害分布狀況圖,創建了國家級林業(ye) 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被林農(no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森林大夫”。3年前,她調到川口林場,成為(wei) 15.72萬(wan) 畝(mu) 山林的守護人。
“愛綠、守綠、護綠,今後要用更綠色的辦法。”牛文梅說著,和林場保護科科長吳冬、靈寶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工程師王順妮一起,深一腳、淺一腳,下到山溝裏,來到一個(ge) 黑色誘捕器前,擰下害蟲收集瓶。“保存蟲子,分析數量、種類、暴發時間、所屬世代,總結蟲害規律,便於(yu) 采取環保方式精準防控。”她說。
牛文梅打開手機,邊向記者展示照片,邊介紹:10月底,連夜研究,新購置太陽能誘蟲燈、蟲情測報燈,儲(chu) 備5噸生物製劑;明年,繼續使用無公害煙劑熏殺葉蜂;投放白僵菌,“以菌防蟲”……
常年巡山守山,風餐露宿早已是家常便飯。下午3點,一行人到達燕子山範家嶺瞭望台。瞭望台上裝有望遠鏡,方便現場觀測;配有攝像頭,實現24小時360度監測。“再加上巡查無人機,‘動態監控+靜態監控’,由監控中心統一指揮,防火、防盜采。”吳冬說著,操控起無人機。
牛文梅告訴記者,以前,林場工作靠“一張圖、一支筆、兩(liang) 條腿,一路走”,監測盲區多,作業(ye) 效率低。現在,林場有了多台無人機,建成信息化監測平台;最近還申報籌建智能巡護機場,由無人機、機場配套係統、機場後台及管控平台組成,可以自動完成大範圍、精細化、快速巡檢,應用於(yu) 林業(ye) 資源調查、林政執法、營造林檢查等。
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可以豐(feng) 富林場生態。近些年,川口林場撫育1.3萬(wan) 畝(mu) 油鬆林,栽植200畝(mu) 水杉林。明年還將規劃1000畝(mu) 新造林,實施5000畝(mu) 森林質量提升項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牛文梅說,“作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我將帶領職工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定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早日建成現代化林場,為(wei) 人們(men) 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生態產(chan) 品。”(人民日報 記者 馬躍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