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上市公司已達3168家 資本市場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本報記者 包興(xing) 安
11月21日,證監會(hui) 主席易會(hui) 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上表示,我們(men) 始終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支持各種所有製經濟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占比超過三分之二,近幾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民營上市公司累計IPO融資2.15萬(wan) 億(yi) 元,累計再融資4.42萬(wan) 億(yi) 元。資本市場服務民營經濟成效顯著。
助力民營上市公司融資
一直以來,資本市場深入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方針,多措並舉(ju) ,通過多種工具滿足民營企業(ye) 多樣化融資需求,推動民營上市公司做優(you) 做強,為(wei) 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5000家,IPO融資合計4.74萬(wan) 億(yi) 元,再融資合計12.65萬(wan) 億(yi) 元。其中,民營上市公司數量達3168家,累計IPO融資2.15萬(wan) 億(yi) 元,占比45.36%,累計再融資4.42萬(wan) 億(yi) 元,占比34.94%。
2010年在創業(ye) 板上市的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川技術”)就是一家受益資本市場的民營企業(ye) ,2010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ye) 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逾58倍、33倍。公司副總裁、董事會(hui) 秘書(shu) 宋君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IPO募集資金淨額為(wei) 18.58億(yi) 元,為(wei) 公司業(ye) 務延伸、產(chan) 能擴建等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自上市以來,公司總共實施了一次資產(chan) 重組、一次再融資,以及十幾次技術或產(chan) 品類並購。利用資本市場多種融資手段,支持公司做大做強。
“公司還實施了六次股權激勵和一次長效業(ye) 績激勵基金,對公司留住核心人員,招聘到優(you) 秀人才,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宋君恩說。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yun) 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監管部門出台一係列政策,從(cong) 基礎製度層麵做出改革,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支持民營企業(ye) 融資,如優(you) 化IPO發行上市、再融資條件等。其中,注冊(ce) 製下科創板和創業(ye) 板多樣化且極具包容性的上市條件,適應了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ye) 的差異化融資需求,有效緩解了中小民營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
截至11月22日,注冊(ce) 製下上市公司共計1014家,累計IPO融資金額1.15萬(wan) 億(yi) 元。其中,民企952家,家數占比93.89%,累計IPO融資額8031.74億(yi) 元,占比70%。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試點注冊(ce) 製以來,市場包容性更強,民營企業(ye) 融資渠道得以拓寬,助力民企通過研發投入提升競爭(zheng) 力。
與(yu) 此同時,近年來,交易所債(zhai) 券市場作為(wei) 服務實體(ti) 經濟的重要渠道,增強了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質效。上交所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民企在上交所市場累計發行債(zhai) 券1.3萬(wan) 億(yi) 元。截至今年9月末,上交所民企債(zhai) 券存量規模3226億(yi) 元;深交所數據則顯示,截至9月底,深交所債(zhai) 券市場累計支持民營企業(ye) 融資約2.7萬(wan) 億(yi) 元,民企債(zhai) 券(含ABS)存量占比約27%。
民營上市公司集中於(yu) 製造業(ye)
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來看,民企集中於(yu) 製造業(ye)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共有3289家製造業(ye) 上市公司,其中製造業(ye) 民企數量達2314家,占比70.36%。民營企業(ye) 充分利用直接融資工具,不斷深化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製造業(ye) 民營企業(ye) 累計IPO融資額達1.63萬(wan) 億(yi) 元,再融資金額達2.7萬(wan) 億(yi) 元。
此外,截至11月22日,5000家上市公司中集聚了1025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公司,其中,民企860家,占比83.9%,累計IPO融資額2.64萬(wan) 億(yi) 元。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yu) 今年8月22日在科創板上市,市值曾一度突破1700億(yi) 元。
“科創板發揮了促進資本和科技融合的示範和引領功能。”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高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的不斷優(you) 化,有望進一步釋放公司發展活力,增強發展動能。而融資渠道的豐(feng) 富,降低了資金短缺對公司發展形成的製約,將進一步支持公司未來發展的規模化和全球化。
高靜表示,高端醫療裝備行業(ye) 具有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的顯著特征。2019年至2021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金額達到25.89億(yi) 元,占累計營業(ye) 收入的比例為(wei) 16.19%;2022年前三季度合計投入更是達到了10.05億(yi) 元,同比增長27.47%。
同時,高靜還表示,作為(wei) 公眾(zhong) 公司,公司還有望通過市場化機製進一步激發創新發展活力、加快創新資本形成,促進科技、資本和產(chan) 業(ye) 高水平循環,以智能製造引領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在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ti) 經濟高水平循環方麵起著關(guan) 鍵作用。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民營企業(ye) 前期研發成本高,有較強融資需求,需要借助資本市場融資來緩解資金壓力,加大科技投入,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董忠雲(yun) 說。
持續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
近年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有效促進了社會(hui) 資本形成和實體(ti) 經濟發展。高靜認為(wei) ,民營企業(ye) 應該緊抓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借助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等優(you) 勢,推動企業(ye) 轉型升級、加快創新驅動發展。
董忠雲(yun) 表示,民營企業(ye) 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製約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的關(guan) 鍵難題是融資難、融資貴,資本市場可以從(cong) 兩(liang) 方麵解決(jue) 民營企業(ye) 融資問題,壯大民營經濟。首先,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提高市場包容性,為(wei) 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的民營企業(ye) 融資提供便利。優(you) 化各個(ge) 市場間的轉板機製,暢通民營企業(ye) 上市渠道,支持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其次,完善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支持機製,推動債(zhai) 券產(chan) 品創新,豐(feng) 富債(zhai) 券融資工具,支持民營企業(ye) 通過發行債(zhai) 券融資。
宋君恩表示,目前,大型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在融資等方麵都沒有什麽(me) 障礙,難的是中小微民營企業(ye) 。建議針對這些企業(ye) 製定有針對性的特殊政策,並保證實施到位。要把“管”的思維變成“服務”的思維。
“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將極大增強民營企業(ye) 家信心,激發企業(ye) 家精神。”宋君恩進一步表示,而企業(ye) 家有了信心,就會(hui) 加大研發、市場和供應鏈投入,開展技術和產(chan) 品創新,實施數字化升級,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