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場監管部門“五個環節”促個體工商戶發展
中新網廈門11月23日電 (楊伏山 曾文婷)廈門市市場監管部門近年來聚焦個(ge) 體(ti) 工商戶“籌備、準入、準營、發展、退出”五個(ge) 環節,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確保市場主體(ti) 從(cong) 誕生到發展到壯大各階段得到優(you) 質的登記審批服務。
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3日稱,如今,該市個(ge) 體(ti) 工商戶規模進一步擴大,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實有個(ge) 體(ti) 工商戶40.8068萬(wan) 戶,同比增長18.21%。
首先,從(cong) 籌備環節入手,提前介入,助力個(ge) 體(ti) 戶“生得順”。該局在全國首創“證前雲(yun) 指導”,個(ge) 體(ti) 戶在正式申請辦理許可前,可事先預約現場勘察、業(ye) 務指導等服務,並可通過微信“政企互動”功能上傳(chuan) 經營場所現場照片,實時與(yu) 市場監管指導人員進行溝通,避免申請人因對審批條件了解不足導致籌備過程多次整改和重建,降低個(ge) 體(ti) 戶創業(ye) 成本,有效提升後續行政許可辦理效率和一次辦結率。
試點改革以來,許可平均辦結時間為(wei) 1個(ge) 工作日,壓減近75%的承諾辦理時限。
其次,簡化登記程序,助力個(ge) 體(ti) 戶“育得多”。該局在全國首推個(ge) 體(ti) 戶“口頭申報、當場取照”極簡登記模式。2021年,在“口頭申報”登記模式基礎上,創新實施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製,以公安、民政部門“標準地址庫”為(wei) 基礎自動識別申報地址真實性,申請人免於(yu) 提交住所使用權證明,真正實現個(ge) 體(ti) 申報“零材料”。
自2016年實施以來,廈門市已有超40萬(wan) 戶個(ge) 體(ti) 工商戶享受到“口頭申報”簡易登記、至簡辦事的快捷和便利。
“無感智辦”助力個(ge) 體(ti) 戶“活得好”。該局構建了“無感智辦”服務體(ti) 係,將“依申請辦事”的被動服務模式轉變為(wei) 依托大數據手段實現對個(ge) 體(ti) 戶辦事需求的精準預判、即時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處置。
借力該服務體(ti) 係,係統自動搜索抓取即將到期的許可證照信息,以點對點發送辦理鏈接短信主動提醒告知,避免申請人麵臨(lin) “無證經營”的風險;在福建省率先將個(ge) 體(ti) 戶辦理頻次高的食品經營備案納入“多證合一”全程網辦;探索市場監管領域“一照通辦、免申即辦”。
目前,該市已有食品經營許可等4類證照15個(ge) 事項納入“無感智辦”範圍,年均辦理量約為(wei) 32000件。
分類施策,助力個(ge) 體(ti) 戶“長得壯”。廈門市按照“名、特、新”原則分類培育個(ge) 體(ti) 戶,今年來,已幫助75戶個(ge) 體(ti) 戶成功轉型為(wei) 企業(ye) 。截至目前,廈門市已創建4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示範點,有4家小作坊獲評“廈門老字號特色食品”品牌。
鼓勵個(ge) 體(ti) 戶積極參與(yu) 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等“新興(xing) ”經濟形態,實行園區集群注冊(ce) 登記模式,目前,全市集群注冊(ce) 個(ge) 體(ti) 戶已超3萬(wan) 戶。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廈門稅務局建立簡易注銷聯動機製,讓個(ge) 體(ti) 戶“退得易”。改革後個(ge) 體(ti) 戶注銷由過去跑2個(ge) 部門變成隻跑1個(ge) 窗口,每天減少個(ge) 體(ti) 戶跑動次數超100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