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交所探索特色製度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24 15:5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題:北交所探索特色製度支持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吉寧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揭牌開市。如今,站在運行滿一年的新起點上,北交所將迎來哪些突破與(yu) 創新?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hui) 嘉賓就此話題展開熱議。

  證監會(hui) 公眾(zhong) 公司部一級巡視員商慶軍(jun) 表示:“運行一年來,北交所各項製度安排順暢運轉,市場特色亮點逐步顯現,改革實現良好開局。”

  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周貴華介紹,截至目前,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6家,總市值超2000億(yi) 元,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數為(wei) 8.55億(yi) 元。日均換手率近1%,呈現出與(yu) 中小市值股票相匹配的流動性水平。公開發行實現融資270億(yi) 元,合格投資者數量超過520萬(wan) 戶。

  “北交所吸引了一批創新能力強、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業(ye) ,創新型中小企業(ye) 集聚效應不斷增強。”商慶軍(jun) 說,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50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56家,創新屬性突出。

  北交所開市以來,北京市積極支持優(you) 質企業(ye) 在北交所上市。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維久介紹,截至11月20日,北京市北交所上市公司共13家,目前已梳理百餘(yu) 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的掛牌公司,可以作為(wei) 北交所上市後備梯隊。“未來將培育更多科技型、創新型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場共有小微企業(ye) 4000餘(yu) 家,占比超60%,有效延伸了資本市場服務範圍,提升了直接融資覆蓋麵,使得資本市場包容性普惠性進一步提升。”商慶軍(jun) 說。

  “北交所開市剛滿一周年,正處於(yu) 規模建設和功能完善關(guan) 鍵時期。”周貴華說,高質量建設好、發展好北交所,需要以更加開拓、更加創新、更加開放的思維引領市場建設。

  “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推進北交所高質量擴容。”商慶軍(jun) 表示,“我們(men) 將完善發行上市條件,提升審核包容性,在保證審核質量的前提下,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標杆企業(ye) 快速實現發行上市,推動北交所盡快形成一定規模。”

  北京金融街論壇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胡浩認為(wei) ,未來應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ye) 效能,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完善產(chan) 品體(ti) 係,推進更多合格投資者入市。“北交所要進一步完善製度建設,深化市場融資交易功能,為(wei) 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提供直接融資服務。”

  “投融資產(chan) 品工具是交易所功能發揮的重要載體(ti) 。”周貴華說,北交所將立足市場發展階段,逐步推出合適的產(chan) 品,構建覆蓋股票、債(zhai) 券、基金等多種類別的“產(chan) 品超市”。盡快推出公開發行可轉債(zhai) ,研究探索信用債(zhai) 、資產(chan) 證券化等品種,圍繞“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需求開發特色產(chan) 品。

  為(wei) 促進投融兩(liang) 端平衡,周貴華表示,北交所將持續構建高效透明的交易機製安排,落地融資融券製度,推出混合做市交易,提升投資者活躍度。同時,推動各類投資者更廣泛、更深入參與(yu) 北交所市場,暢通各類資金入市渠道。

  “北交所與(yu) 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聯動配合、協同發展,是新三板市場的重要特點。”商慶軍(jun) 表示,證監會(hui) 將持續深化新三板改革,優(you) 化基礎層掛牌條件,進一步完善創新層分層標準,加大對“更早、更小、更新”的初創型科創企業(ye) 的支持力度,為(wei) 北交所培育和輸送更多優(you) 質上市資源。

  “我們(men) 將繼續助力北交所市場建設和改革創新,助力北交所持續擴大交易規模、創新交易機製、豐(feng) 富交易品種、優(you) 化市場生態,進一步增強北交所市場功能和活力。”趙維久說。(新華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