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數字化構建社區服務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11-28 11:08:00來源: 經濟日報

  歐陽日輝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描繪了未來我國數字社會(hui) 建設的圖景,提出加快數字社會(hui) 建設步伐。構築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而作為(wei) 數字社會(hui) 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數字社區的高質量發展正成為(wei) 人們(men) 關(guan) 注的話題。

  依托數字技術的數字社區,正在成為(wei) 全新的數字生活入口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載體(ti) 。數字社區通過廣泛而精準地連接海量用戶,發揮所長、發現所需,具有普惠性、強互動、高黏性等特征。數字社區基於(yu) 互聯網思維,依托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構建購物消費、惠民繳費、居家生活、交通出行、商家宣傳(chuan) 推廣等各類數字場景,娛樂(le) 、學習(xi) 、購物、本地生活、就業(ye) 等各種需求均在數字社區得到滿足,還可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建設數字社區方便了居民、優(you) 化了社區治理,更為(wei) 創造新的商業(ye) 場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字社區也會(hui) 帶動城市社區和鄉(xiang) 村社區的雙向發展。從(cong) 城市社區的角度而言,其市場需求和關(guan) 聯帶動能力更強,優(you) 質本地生活產(chan) 品、吃喝玩樂(le) 購行等高頻社區服務蘊藏著巨大商機。城市社區生活服務業(ye) 數字化隨著在線消費、無接觸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城市社區生活服務業(ye) 的數字化將日益朝著便捷、高效的方向發展。而從(cong) 鄉(xiang) 村社區的角度來說,數字化將降低農(nong) 民就業(ye) 門檻,拓寬收入來源,增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造血”功能。

  數字社區還有助於(yu) 推動社區服務的業(ye) 態和模式創新。社區團購、數字化的社區小店正成為(wei) 社區經濟的“新基建”,短視頻、直播等APP成為(wei) 社區居民智能手機中的“標配”。比如,短視頻和直播平台深度連接產(chan) 業(ye) 和消費者,可提高社區消費供給的普惠性和便捷性,還能實現社區居民與(yu) 廠商直接互動,挖掘更大的消費潛能。以直播電商為(wei) 例,這種新的電商形態正高效精準地連接城鄉(xiang) 、商家和社區居民,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工業(ye) 品下行開辟新的高效率通路。同時,數字社區也為(wei) 就業(ye) 、創業(ye) 和新職業(ye) 發展開辟了新空間,為(wei) 轄區居民在“家門口”鋪就一條就業(ye) 創業(ye) 路。

  進一步科學構建數字社區,使其發揮出應有作用,應加強社區生活和服務的普惠性,消除數字鴻溝,用數字化構建社區服務新模式。

  數字社區須以民生核心需求為(wei) 主要關(guan) 注點,形成政府引導、平台支撐和社區服務機構配合的合力,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驅動,不斷提升資源整合度、治理協同度和多元參與(yu) 度,構建惠普性的數字社區生態。

  互聯網平台還應發揮數字化技術能力、產(chan) 品能力,依托相對普惠的流量分配規則,助力各行業(ye) 挖掘新場景、新機會(hui) 、新模式,尤其是幫助中小微企業(ye) 、中腰部創作者成長,實現數字賦能,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