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支招如何促進孩子的居家學習與成長 鼓勵孩子時要“言之有物”
線上教學期間,有的家長擔心作業(ye) 太少,孩子沒學到位;有的則覺得作業(ye) 太多,擔憂自己沒時間或不會(hui) 輔導孩子;還有家長需出外工作,擔心孩子上課不自覺,卻隻能幹著急。針對家長的困惑,本期“廣報求學知心小貼士”,特推出“家庭教育篇”,邀來中小學老師為(wei) 家長如何促進孩子的居家學習(xi) 與(yu) 成長提供一些建議。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林欣潼、謝澤楷
廣州市黃埔區新港小學張倩老師:
製定“電子設備使用公約”
線上學習(xi) 期間,家長要怎麽(me) 把握、引導孩子的學習(xi) ?這種困惑在家長中非常普遍。線上學習(xi) 期間,家長要引導、促進孩子的成長和學習(xi) ,我有五點建議。
一、要有界限感。線上教學期間,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和生活完全交叉重疊在一起,這時孩子所有的行為(wei) 都暴露在家長的監控下。孩子們(men) 有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家長要給他們(men) 營造一個(ge) 不被打擾、獨立的學習(xi) 空間。這時,孩子會(hui) 感受到家長對他的理解和信任,學習(xi) 時也會(hui) 更認真。
二、製定科學的作息和學習(xi) 計劃。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每天有固定的起床時間、學習(xi) 時間、休息玩耍時間和睡覺時間。我們(men) 在向孩子提學習(xi) 要求時應該具體(ti) 而清晰,比如課前預習(xi) ,書(shu) 本上要有圈畫批注的痕跡,課中不做與(yu) 學習(xi) 無關(guan) 的事情,做好每一科的筆記,筆記要清晰完整。
三、了解並適當滿足孩子使用電子產(chan) 品的需求。線上學習(xi) 期間,孩子也需要和自己的同伴交流,和外界聯係。我們(men) 可以和孩子製定“電子設備使用公約”。家長需要有明確而堅定的態度,和孩子一起遵守“公約”,不隨意改變。
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尊重孩子。首先,家長需識別並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不滿、憤怒時,家長要認同孩子的感受並鼓勵他們(men) 大膽表達出來,以平和的態度傾(qing) 聽他們(men) 的表達。如果無法進行溝通,家長要學會(hui) 積極暫停,避免用不冷靜的語言傷(shang) 害親(qin) 子關(guan) 係,等到雙方冷靜時再溝通。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鼓勵要“言之有物”,比如:我注意到你今天筆記做得特別細致等,如果可以,最好再給孩子一個(ge) 愛的擁抱。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家長語氣應溫和而有愛的,切忌用命令方式和孩子溝通,避免孩子做出對抗行為(wei) 。
五、走近孩子,有效監督孩子學習(xi) 。家長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xi) 情況,在孩子學習(xi) 過程中,家長可悄悄走過去看看孩子有沒有認真聽課、做筆記,但不能過度頻繁,以免打擾孩子的學習(xi) 。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高峰老師
巧用“自律”“他律”“群律”
針對居家期間,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的學習(xi) 與(yu) 成長這一問題,第一個(ge) 不容忽視的就是親(qin) 子關(guan) 係和諧的重要性。居家學習(xi) 期間,家庭承擔了更多教育功能,家長擔任著養(yang) 育和教育的角色,多重身份的重疊可能會(hui) 帶給家長壓力與(yu) 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對家庭而言,有好的關(guan) 係才有好的教育,居家學習(xi) 是對親(qin) 子關(guan) 係的一次考驗。從(cong) 實踐來看,如果孩子在家中與(yu) 家長產(chan) 生情緒矛盾和對抗,很容易影響其學習(xi) 狀態。
第二,心理調適要重視。首先父母要調整好心態,認識到比起線下教學,居家學習(xi) 可能會(hui) 缺乏老師及時的指導、調整、督促,孩子的學習(xi) 效率不如線下高,學習(xi) 效果有所打折。家長需接受這種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降低對孩子網課學習(xi) 效果的期望值。與(yu) 此同時,家長也要認識到網課是暫時的,一切會(hui) 好起來,坦然麵對現狀,以好心態傳(chuan) 遞給孩子更多麵對網課學習(xi) 的信心。
第三,家校溝通要及時。線上學習(xi) 對家校溝通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時家長需更主動及時地向老師反饋孩子在家的學習(xi) 情況,同時也可以從(cong) 老師處了解到孩子的課堂出勤、課堂表現、作業(ye) 情況、小測情況,做到信息互通。
對孩子而言,要成為(wei) 一個(ge) 更好的自己,自律是前提,他律是保障,群律是正向推動力。“他律”指老師、家長在一旁的督促約束。“群律”則是當孩子看到同學們(men) 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會(hui) 形成一種正向推動力。網課期間,家長和老師及時做好溝通,老師便能通過帶動同學們(men) 的“群律”激發孩子的“自律”,對孩子形成正向引導。
第四,利用好網絡教育資源。廣州市教育局提供的“廣州共享課堂”,廣東(dong) 省教育廳的“粵課堂”上,都有豐(feng) 富的課程、練習(xi) 、答疑資源,這些本土的網絡教育資源對廣州學生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利用網絡資源,對自己的薄弱學科進行查缺補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