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底業績排位戰打響 基金經理保持定力應對

發布時間:2022-12-05 15:25:00來源: 證券時報

  2022年還剩不到一個(ge) 月時間,基金年度業(ye) 績大戰進入最後衝(chong) 刺階段。

  目前,萬(wan) 家基金黃海管理的3隻基金占據業(ye) 績榜前三,且領先優(you) 勢較大,或再現“一人包攬前三”的盛況。不過,近期市場有所反彈,地產(chan) 、銀行表現強勢,2022年基金的最終排名仍存有較大變數。

  又現一人包攬“前三”

  今年主動權益基金虧(kui) 損

  2022年以來,市場整體(ti) 呈震蕩下跌態勢,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成指、創業(ye) 板指均大幅下跌,跌幅分別為(wei) 13.29%、21.65%、24.48%、28.28%。

  公募基金表現略好於(yu) 指數。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權益基金(包括混合型、股票型;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wei) -15.48%。其中,持股倉(cang) 位在80%以上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業(ye) 績為(wei) -18.87%,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平均跌幅達到19.59%。權益基金的表現比滬深300、深證成指、創業(ye) 板指等主流指數表現都要好。

  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nei) 業(ye) 績排名第一的是黃海管理的萬(wan) 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基金,收益率為(wei) 61.29%;黃海管理的另外兩(liang) 隻基金萬(wan) 家新利和萬(wan) 家精選A位居第二、三位,收益率分別為(wei) 55.44%和46.65%。排名第四的是繆瑋彬管理的金元順安元啟,收益率為(wei) 38.44%。此外,今年英大國企改革主題、萬(wan) 家頤和A、中銀證券價(jia) 值精選、華商甄選回報A等基金也表現較好。

  從(cong) 規模角度看,目前排在前列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大多數規模在十億(yi) 以下。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認為(wei) ,這類基金更容易在市場震蕩行情中把握機遇,獲得較好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liang) 年頻頻出現一位基金經理包攬業(ye) 績前三的情況,如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一人包攬業(ye) 績前三,2020年趙詣更是一人包攬前四。若黃海能夠在最後一個(ge) 月保住領先優(you) 勢,也可能再現這一輝煌。

  排名戰膠著

  基金經理保持定力應對

  近期,市場明顯反彈,人氣回升,最後20個(ge) 交易日的角逐勢必分外激烈。

  黃海管理的萬(wan) 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等三隻基金排名一直比較穩定,金元順安元啟要想反超需要在三周時間追趕22個(ge) 百分點的業(ye) 績差距,難度不小。

  事實上,11月以來,港股、醫藥、地產(chan) 等上半年受壓製的板塊已輪番爆發,權益基金業(ye) 績排名已重新洗牌。白冰洋是另一位在前十榜單中獨占三席的基金經理。她管理的中銀證券價(jia) 值精選目前收益率為(wei) 21.86%,排名從(cong) 10月末的第十上升至第七;她管理的中銀證券優(you) 勢製造、中銀證券健康產(chan) 業(ye) 兩(liang) 隻基金也強勢擠入前十。而同時,重倉(cang) 光伏板塊的中信建投低碳成長最近一個(ge) 月淨值下跌4.87%,排名從(cong) 10月末的第六滑落至第11名;10月排名第八的中融研發創新最近一個(ge) 月微跌0.27%,最新排名為(wei) 第13位。

  盡管最後衝(chong) 刺階段關(guan) 係著一整年的成績,不過績優(you) 基金經理表示,投資需要放長眼光,現在更要保持定力。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和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一樣的。”鑫元長三角混合基金經理李彪表示不會(hui) 為(wei) 追求年度排名而特意做出調整,還是會(hui) 保持一貫的投資策略。

  匯添富基金經理劉昇對一年一度的排名戰也持相同的心態。他表示將繼續聚焦光儲(chu) 產(chan) 業(ye) ,遵循自己的選股框架,戰略性把握未來5-10年有望持續高增長的公司,適度關(guan) 注逆向和低估值重估的機會(hui) 。

  黃海也表示,在投資中,堅持中長期的視角和偏絕對收益的策略更重要。

  複蘇帶動市場重回上升軌道

  看好地產(chan) 鏈、消費、醫藥等

  激烈的業(ye) 績排位戰還在繼續,不少基金經理也在為(wei) 明年布局做準備。

  目前業(ye) 績排名第一的黃海分析近期市場反彈時表示,美聯儲(chu) 加息預期明顯放緩,美元兌(dui) 人民幣匯率企穩;另一方麵,防疫政策優(you) 化落地,房地產(chan) 政策三箭齊發,市場對明年的經濟預期開始轉向樂(le) 觀。“市場在強預期弱現實的背景下,將呈現震蕩築底的態勢。相信隨著不確定性的逐步降低,宏觀政策有效發力,明年A股市場有望迎來堅實的長期底部。”

  華寶動力組合基金經理劉自強也相對看好明年的市場。他認為(wei) ,市場在3000點左右反複調整,估值水平已經處於(yu) 曆史低位。同時,政策在穩增長方麵持續發力,正扭轉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危局;疫情管理的精細化將打破過去的桎梏。疊加今年形成的低基數,明年經濟大概率會(hui) 出現複蘇,將帶動市場重回上升軌道。

  南方高增長混合基金經理張延閩對中期市場的解讀包含三方麵內(nei) 容。第一、機會(hui) 僅(jin) 限少數行業(ye) 的現象不可持續。過去三年宏觀環境壓力較大,在不確定性下投資者過度追逐確定性,讓極少數行業(ye) 在非常短時間透支其估值潛力。過去占了太多便宜的品種非常值得警惕。

  第二、 風險暴露於(yu) 大多數行業(ye) 不是常態。今年讓投資者焦慮的主要因素來自外部宏大敘事的話題,而微觀企業(ye) 的能力並沒有發生太多變化。如果相信企業(ye) 家精神是穿越周期的最終力量,那麽(me) 現在集中出現風險暴露的情況也一定不是常態。

  第三、尋找高賠率的資產(chan) 。市場對外部負麵新聞的反應已較為(wei) 充分,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待擊球甜蜜區。對於(yu) 當前的市場可以更貪婪一點,挖掘中期高賠率的股票。

  “當前階段更為(wei) 關(guan) 注內(nei) 需相關(guan) 度較高的中下遊製造業(ye) 、服務業(ye) 和科技行業(ye) 。”招商核心競爭(zheng) 力基金經理朱紅裕看好製造業(ye) 升級的戰略性機會(hui) ,包括數字化浪潮之下的計算機軟件及雲(yun) 計算;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如檢測服務等。此外他還看好疫後修複的困境反轉性機會(hui) ,包括受益於(yu) 國內(nei) 需求複蘇、政策態度友好、成本下降或競爭(zheng) 格局改善的領域,如白色家電、大眾(zhong) 消費品、地產(chan) 物業(ye) 、高等職業(ye) 教育、醫藥生物等。

  黃海更看好穩增長政策下的投資機會(hui) ,特別是供給端偏緊或者出清較為(wei) 徹底的行業(ye) ,在需求恢複階段會(hui) 有較好的彈性,比如上遊資源品和地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同時也看好未來需求逐步企穩回升的消費類優(you) 質公司。

  劉昇比較看好光儲(chu) 板塊,具體(ti) 可分為(wei) 三個(ge) 細分機會(hui) 。其一是行業(ye) 空間大、產(chan) 業(ye) 階段處於(yu) 高成長導入期、增速顯著快於(yu) 行業(ye) 整體(ti) 、價(jia) 格敏感度低、競爭(zheng) 格局好、盈利水平高的光儲(chu) 新場景——“戶用分布式光儲(chu) ”產(chan) 業(ye) 鏈。其二,儲(chu) 能領域先發優(you) 勢顯著、技術創新持續領先、護城河持續加深、盈利能力有望周期向上的電池龍頭。其三,關(guan) 注光伏領域新技術有望突破且有望中長期持續領先的公司。

  張延閩則將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向找機會(hui) 。“一是傳(chuan) 統行業(ye) 的周期反轉。我們(men) 相信周期的力量。當傳(chuan) 統行業(ye) 供求關(guan) 係發生逆轉時,周期回擺會(hui) 帶來非常好的投資機會(hui) ,比如造船、禽養(yang) 殖行業(ye) ;二是新的產(chan) 業(ye) 趨勢。細分行業(ye) 的技術突破往往帶來一輪新的產(chan) 業(ye) 趨勢投資機會(hui) ,比如3D打印、創新醫療器械、化工新材料等等。”

  “經濟逐步複蘇的過程中,價(jia) 值類品種會(hui) 首先獲益。目前比較看好地產(chan) 、地產(chan) 鏈、消費、醫藥、疫後複蘇等板塊,同時,也積極關(guan) 注高端製造等國產(chan) 替代機會(hui) 高的方向。”劉自強表示。

  李彪表示看好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內(nei) 需經濟相關(guan) 的主線。國內(nei) 穩增長的措施持續落地,內(nei) 需潛力將不斷被激發。二是核心零部件國產(chan) 化主線。現階段國內(nei) 在加快製造強國和質量強國的建設,核心零部件國產(chan) 化領域具備充分優(you) 勢,可投優(you) 質標的不斷湧現;三是央企國企改革主線。在全麵深化供給側(ce) 改革的背景下,國企改革不斷加速推進,改革戰略布局所帶來的投資機會(hui) 值得關(guan) 注,比如軍(jun) 工、運營商等板塊。(中國基金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