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銀行加大信貸投放
12月5日,央行全麵降準。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降準可加大寬信用力度,為(wei) 商業(ye) 銀行進行信貸投放。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近期不少銀行紛紛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送上流動資金“及時雨”,同時加大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創新力度,推動數字化、智能化信貸投放,提升了小微企業(ye) 信貸融資的便捷性和可得性。
釋放長期資金
12月5日,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ge) 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降準為(wei) 全麵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yi) 元。
據央行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降準的目的之一,是優(you) 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嚴(yan) 重影響的行業(ye) 和中小微企業(ye) 。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降準可以從(cong) 資產(chan) 端為(wei) 商業(ye) 銀行進行信貸投放,有望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支撐信貸向實體(ti) 領域投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央行全麵降準,主要是通過降準釋放長期限、低成本資金,降低銀行負債(zhai) 成本,提升銀行信用擴張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滿足房地產(chan) 合理融資需求等。
信貸融資支持力度加大
信貸融資是銀行支持小微企業(ye) 的主要方式,多家銀行已在小微企業(ye) 信貸融資領域發力。近期,不少銀行加大了對小微企業(ye) 的信貸資源傾(qing) 斜力度,通過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等舉(ju) 措,為(wei) 更多小微企業(ye) 提供成本可負擔的、高效便捷的信貸融資服務。銀行業(ye) 對小微企業(ye) 的信貸支持總體(ti) 上呈現增量、擴麵、降價(jia) 的格局。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23.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4.6%;授信戶數超過5389萬(wan) 戶,同比增長31.7%。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多家銀行進一步豐(feng) 富信貸融資形式、擴大更多領域小微企業(ye) 的覆蓋麵。例如,交通銀行相關(guan) 人士介紹,該行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信貸融資支持。截至2022年9月末,交通銀行普惠“兩(liang) 增”口徑小微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貸款餘(yu) 額較年初淨增69%,客戶數淨增107%。
也有不少銀行著力降低小微企業(ye) 融資成本。比如,北京農(nong) 商銀行日前表示,切實降低小微企業(ye) 融資成本,在信貸投放、資金定價(jia) 等方麵予以更大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傾(qing) 斜,普惠小微貸款融資成本降至4%以下。
近日,多家農(nong) 商行發布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公告。比如,廣東(dong) 鬱南農(nong) 商銀行12月2日公告稱,針對2022年四季度存續、新發放或到期(含延期)的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進行階段性減息,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客戶均可享受當季年化1%的利息減免。內(nei) 蒙古敖漢農(nong) 商銀行12月1日公告稱,該行存量、新發放及到期的單戶授信1000萬(wan) 元(含)以下的普惠小微貸款均可以享受相關(guan) 減息政策,減息期間,該行在原貸款合同利率的基礎上減息1個(ge) 百分點(年化)。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22年9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4.72%,相比2021年底下行38個(ge) 基點,相比2019年底已下行近200個(ge) 基點,下行速度較快。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在穩定經濟大盤的背景之下,小微企業(ye) 仍將是未來銀行信貸的重點發力領域。
提升便捷性可得性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ye) 在加大對小微企業(ye) 信貸融資支持力度、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送上流動資金“及時雨”的同時,還在加大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創新力度,推出多元化的產(chan) 品矩陣,加快數字化、智能化信貸投放,提升小微企業(ye) 信貸融資的便捷性和可得性。
比如,民生銀行今年上線“民生小微APP”平台,打造了“商貸通”“工貸通”“農(nong) 貸通”“網貸通”產(chan) 品體(ti) 係。民生銀行相關(guan) 人士表示,該平台集賬戶開立、結算服務、財富管理、融資服務等金融功能為(wei) 一體(ti) ,可為(wei) 整個(ge) 小微企業(ye) 主客群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金融服務。
交通銀行相關(guan) 人士介紹,該行構建了以“普惠e貸”為(wei) 核心的線上綜合融資產(chan) 品體(ti) 係,運用“線上標準產(chan) 品+場景定製”模式提供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截至2022年9月末,小微線上貸款和客戶數對小微“兩(liang) 增”貸款的貢獻分別達55%和67%。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未來,圍繞信貸支持小微企業(ye) 融資,銀行業(ye) 將進一步借助金融科技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並推動線上化、場景類產(chan) 品的創新。在周茂華看來,銀行應進一步提升服務小微企業(ye) 發展的適配性,增強小微服務團隊建設,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針對小微企業(ye) 抵押品缺乏、財務管理不夠規範透明等,加強產(chan) 品創新。同時,銀行應創新融資擔保模式,提升貸中、貸後管理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