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刮膩子”世界冠軍馬宏達:未來當教練
來自浙江建設技師學院的“00後”馬宏達近日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法國賽區獲得“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金牌,實現中國隊在該項目金牌上“零”的突破,被網友讚歎“任何事情做到極致都很了不起!”
11月18日,是馬宏達獲獎後第一次回學校的日子。走在校園中,他猶如一枚行走的金牌,學子們(men) 紛紛表示為(wei) 馬宏達學長感到驕傲,更被他的奮鬥精神激勵和鼓舞。母校杭州第十中學啟動成立了馬宏達匠心工作室,他在和同學們(men) 講座分享時,專(zhuan) 門展示並講述了他使用的工具,讓學弟學妹們(men) 真切地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11月18日下午,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zhuan) 訪時,馬宏達坦言,金牌的獲得不僅(jin) 是選手一個(ge) 人戰鬥的結果,背後是祖國的強大支撐和老師們(men) 的奉獻與(yu) 鼓勵,才讓自己站在賽場上信心滿滿更好地完賽,為(wei) 國爭(zheng) 光。他今後將不遺餘(yu) 力傳(chuan) 承技藝,吸引更多的青年人通過努力拚搏,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比賽還沒開始就遇到了考驗 6毫米的石膏板帶來挑戰
世界技能大賽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ye) 技能賽事,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其競技水平代表了當今職業(ye) 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被譽為(wei) “世界技能奧林匹克”。作為(wei) 我國該項賽事的開路人,馬宏達的教練、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主教練、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術指導專(zhuan) 家徐震介紹,2017年,我國從(cong) 第44屆開始參加世賽,並在2019年第45屆拿到了銀牌,“目前來看,從(cong) 設備到訓練體(ti) 係,我們(men) 的國家隊穩居第一梯隊,賽前出發時我就對馬宏達奪金充滿了希望。”
回憶起奪冠現場,徐震依然激動,“當時冠軍(jun) 是最後一個(ge) 報出,我架著手機拍攝宣布的過程,越到後麵心裏越緊張。聽到China那一刻,我們(men) 不由自主地起身歡呼,太激動了!大家都覺得一代代傳(chuan) 承下來的工藝工法,終於(yu) 拿了金牌,能為(wei) 國而戰,為(wei) 榮譽而戰,非常自豪。”
振奮之餘(yu) ,馬宏達更多沉浸在對比賽的總結與(yu) 思考之中。組委會(hui) 是根據算圖發耗材,因此比賽前一天,每個(ge) 隊都要去賽場裏算圖,對比賽而言,那張圖紙至關(guan) 重要,一旦開賽,所有的計算、施作順序都根據算圖走,“隻有算得清楚、明白,才能更精確地完成四個(ge) 模塊的比賽。”
然而,比賽還沒開始就遇到了考驗:以往比賽用的石膏板都是12毫米,這次的石膏板隻有6毫米。馬宏達說:“比賽一開始的輕質隔牆階段就需要用石膏板,6毫米的板子和龍骨搭建起來會(hui) 怎樣,我確實沒有做過。”隨行的專(zhuan) 家團安慰他,“先不用管這個(ge) ,先進去把圖紙算清楚,我們(men) 回去好好商量。”
當天晚上,馬宏達與(yu) 專(zhuan) 家團隊一起憑借豐(feng) 富的經驗和計算,通過平麵圖、俯視圖、剖麵圖,迅速在腦子裏清晰建立起建築的立體(ti) 結構,龍骨怎麽(me) 搭、框架怎麽(me) 做、全都胸有成竹。比賽時的馬宏達一路保持著順暢的節奏和手感,越做越自信。他對自己在模塊三的競速狀態比較滿意,“以往訓練中不會(hui) 那麽(me) 拚盡全力,這次在5.5小時裏完成,算是發揮超常了。”
賽程中還有個(ge) 有趣的現象:在正方形的賽場外是一條過道,比賽期間來場館參觀的人特別多,中國賽區選手的施作工藝行雲(yun) 流水,吸引了很多觀眾(zhong) 駐足欣賞。被人圍觀會(hui) 不會(hui) 影響比賽發揮?馬宏達表現得十分淡定,“看的人越多,對自己越是一種肯定”,受此激發,他做得更加出色。有一天,場館來的人非常多,後來隔壁的法國選手也跑過來看,雖然賽場人聲嘈雜,但馬宏達覺得那種開放而融洽的氛圍令人難忘,“我們(men) 跟各個(ge) 國家的選手都會(hui) 聊兩(liang) 句,除了交流工藝工法,大家像朋友一樣相處。”比賽進入最後的自由創意階段,中國隊呈現的作品平整、潔淨、細滑,洋溢著和平、浪漫的氣息,白藍紅三色主體(ti) 牆麵上裝飾著石膏製作的雲(yun) 朵、白鴿、羽毛浮雕,其精細度和藝術美令眾(zhong) 多觀者讚不絕口。
比賽尾聲,還發生了驚險一幕。當時馬宏達在幹活,牆體(ti) 上粘貼的一隻鴿子因為(wei) 天氣潮濕而脫落掉在地上。起初,他戴著耳機並不知道,但聽到場外觀眾(zhong) 一齊“哇”了一聲,才反應過來趕緊去看。馬上就到完賽時間了,所有觀眾(zhong) 都很關(guan) 切地注視著他,馬宏達很鎮定,先把手頭的活做完,再去把鴿子重新用502膠水粘好複原,壓著時間線完成了比賽。現場觀眾(zhong) 都不由鼓起掌來。馬宏達笑言,“我訓練的時候出現過類似斷裂的小問題。對我來說,最關(guan) 鍵的是立刻要預判出修補的時間,如果主體(ti) 找不見的話,就會(hui) 非常耗時間。所以我一看鴿子在地上摔了四瓣,主體(ti) 都還在,就沒有特別慌張。”
榮譽和激動過後,馬宏達有個(ge) 很深的體(ti) 會(hui) ,他明顯感覺到國外選手近兩(liang) 屆用的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的工藝,但我們(men) 的工藝工法都是不斷更新不斷完善的,非常獨特。“比如一直以來,國外選手的工法是先做龍骨結構,再去上石膏板封裝。但我們(men) 現在研究出來的工藝工法是一邊做石膏板一邊做龍骨,這個(ge) 工藝的優(you) 勢在於(yu) 它所有的精度、所有的垂直、水平都可以邊做邊調整,哪怕是快做完了,依然可以進行微調,而且我們(men) 這個(ge) 工藝工法做起來很流暢,有一種觀賞性。”
在馬宏達看來,這樣的傳(chuan) 承創新主要得益於(yu) 前輩老師的探索,“中國第一次參加世賽是第44屆,我的教練徐老師就是其中一員,他們(men) 當時參加比賽主要是抱著學習(xi) 的目的,回來後跟專(zhuan) 家再一起研究,開辟一些更好的工藝工法。”
比賽前曾經曆起伏 走出來後整個(ge) 人有了“質”的飛躍
馬宏達在比賽現場鎮定自若,發揮出色,而少為(wei) 人知的是,他在賽前曾經經曆了一番波折。
就在馬宏達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大賽時,卻等來組委會(hui) 發布比賽延期的消息,他無奈地結束訓練回了家。一想到努力了五年不能代表國家出去比賽,這個(ge) 打擊令他特別難過,吃不好,睡不好,幾乎不想跟外人交流。家人朋友、教練學長紛紛安慰他,“然而那段時間就像做夢一樣,我其實很難走出來,因為(wei) 我真的覺得遺憾,很不甘心。”
驚喜的是,兩(liang) 個(ge) 月後傳(chuan) 來重新開賽的消息,比賽地從(cong) 上海變到了巴黎。馬宏達立刻打點行裝,回到學校集訓,可是到實訓場地一上手,他痛苦地發現,完全放手兩(liang) 個(ge) 月後,體(ti) 力、腦力都跟不上了,“幹了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就累得不行,而且識圖算量下降得特別快。我回來的第一套圖算了將近三個(ge) 小時,而且還算錯了,按照我以前的速度,那套圖我一個(ge) 多小時就算完了。”
這時馬宏達的心態有點崩了,教練們(men) 也看到他暴露的問題,每天都來開導他,幫他想辦法。他特別感念的是,“徐老師特別了解我,他很懂選手的心理,也很有方法。我一直都是那種在幹活上比較強勁的選手,第一次感覺自己有點跟不上節奏。他生活中也很關(guan) 心我,經常鼓勵我,給我一些建議。”兩(liang) 周過後,馬宏達慢慢找回感覺。
馬宏達和教練亦師亦友,他感歎地說:“好的選手更需要一個(ge) 好的教練。尤其是這次去世賽,徐老師一直在我身邊,給我特別大的幫助,不光是技術方麵,很多方麵他都會(hui) 給我一些經驗和方向,讓我在賽場裏不會(hui) 沒有思路。如果徐老師沒來的話,我可能會(hui) 拿不到這個(ge) 成績,也沒有這塊金牌。”
提到愛徒,徐震教練總會(hui) 滿臉開心,在他看來,經曆大起大落對馬宏達的改變非常大,“他以前性格有點兒(er) 小莽撞,但是一番磨練之後,他的意誌力、心態都有了變化。他走出來後,我覺得他整個(ge) 人有了‘質’的飛躍,我當時就有種直覺,這個(ge) 金牌八九不離十了。”
從(cong) 小就很獨立 能吃苦還特別自律
2000年出生的馬宏達生長在普通人家,爸爸是木工,從(cong) 事裝修行業(ye) ,媽媽是家庭主婦。2016年,初中畢業(ye) 成績不理想,家人決(jue) 定讓馬宏達去學習(xi) 一門技術有一技之長,便考了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入學不久,他看到學校關(guan) 於(yu) 世賽招募的消息心中一動,後來老師到班裏招人,馬宏達毫不猶豫報了名,自己選擇了抹灰與(yu) 隔牆專(zhuan) 業(ye) ,想的是多學一些技術。
成為(wei) 世賽選手,需要經過嚴(yan) 苛訓練和層層選拔,從(cong) 最初的200多人,到70人,再到30人,馬宏達一直保持著優(you) 秀的成績。2017年,馬宏達進入學院實訓隊,2018年獲得全國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比賽第一名,順利拿到了國賽入場券,同年他獲得全國比賽第三名的好成績。2019年,馬宏達進入國家隊強化集訓,漸漸地,想要站到世界舞台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信念感在他心中不斷升騰。那一年,隨隊去俄羅斯觀摩第45屆世賽的馬宏達,看到師兄高宇宙勇獲銀牌,披著國旗振臂高呼那一刻,心裏產(chan) 生了衝(chong) 擊,種下一顆“代表國家出征”的種子。
爸爸馬碎忠能清晰感受到馬宏達身上發生的變化。他感觸很深,自從(cong) 進入世訓隊之後,馬宏達一直很能吃苦,感到欣慰的同時,他也從(cong) 心裏支持兒(er) 子站到世界舞台去試一試,“我能感到學長摘牌給了他很大激勵,他那次看完比賽回來再訓練,各方麵要更努力一點。他住校,其實離家不遠,但為(wei) 了訓練,他基本上兩(liang) 三個(ge) 月才回來一次。”
馬碎忠深知那塊金牌背後付出的汗水,“我自己是幹這個(ge) 的,知道這個(ge) 活兒(er) 很辛苦,他從(cong) 來沒有叫過苦。有時候我聽他講,夏天很熱,他們(men) 訓練時候幹活有灰,不能開電扇,像蒸桑拿一樣,一天好幾套衣服都是濕的。刮膩子打隔斷我也比較專(zhuan) 業(ye) ,之前他學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我還想也許我可以幫他一下,可是有時候看他傳(chuan) 來的圖,我還得問他這個(ge) 作品怎麽(me) 做的。”
看到兒(er) 子在世界舞台展現專(zhuan) 業(ye) 實力,馬碎忠的話語裏透出暖意,“他參加世賽時,我們(men) 每天都聯係,他做完了作品,晚上會(hui) 發照片給我們(men) 看。我當時看到那隻鴿子、羽毛的造型,特別精致漂亮,我還想這肯定能得金牌了吧?因為(wei) 時差,我們(men) 是晚上快12點知道他拿金牌的消息,從(cong) 來都沒有過的激動!他媽媽一晚上都沒有睡覺。”
問及培養(yang) 世界冠軍(jun) 的“秘笈”,馬碎忠坦言馬宏達從(cong) 小就很獨立,“他四年級的時候我們(men) 就從(cong) 老家溫州出來謀生,不在他身邊,他的學習(xi) 、生活幾乎都是自己弄。”爸爸印象很深,馬宏達13歲小學畢業(ye) 那年,因為(wei) 辦轉學要到杭州麵試,當時起早貪黑忙於(yu) 打拚的馬碎忠,托了一個(ge) 親(qin) 戚把馬宏達送到長途站,馬宏達自己一個(ge) 人坐汽車來的杭州。“他那時個(ge) 子還很小,從(cong) 來沒出過遠門,那次我真的很佩服他。”
有一次,馬宏達回家看到爸爸在搬家,“他就搶著幫我搬,”知道他在學校訓練很累,爸爸讓他去休息他也不去。懂事的馬宏達讓爸爸感到驕傲,“他很自律,我看他偶爾玩一下遊戲,晚上也很早睡覺。他也很節約,每次我給他生活費,或者問他要不要買(mai) 衣服買(mai) 鞋,他都說不要,我們(men) 真的是沒給他花多少錢。他拿了好幾個(ge) 比賽的獎,廣州、重慶,去了很多地方參賽。他的行李箱貼滿了托運的貼紙,有一次我問他怎麽(me) 還貼著這些,他說那些貼紙是他比賽的記錄,舍不得撕掉。”
高強度訓練五年如一日 兩(liang) 個(ge) 月就穿壞一雙訓練鞋
在世界競技領域,每個(ge) 施作的垂直或水平,誤差都不能超過1毫米,要達到這樣的精確度,除了不停地訓練變成一種肌肉記憶,還需要經驗和體(ti) 力的支撐。馬宏達坦言,那是一種高強度、每天如一的訓練狀態,“那個(ge) 體(ti) 力強度一般人可能一個(ge) 早上都堅持不下來,比如一張石膏板就有四五十斤,每天都要做很多活,需要一次一次地不停搬運。”
金牌背後是五年如一日的行程表:每天早上7點起床,先去跑步。8點到場館開始訓練做活。中午12點吃完午飯可以回寢室休息一下,可是為(wei) 了節省體(ti) 力和時間,馬宏達就在場地稍事休息,下午1點又開始訓練。傍晚他偶爾會(hui) 打打籃球,放鬆一下。晚上繼續去教室學專(zhuan) 業(ye) 英語,“五年都是這樣過來的,隻不過不是國手之前,沒有去集中學英語。”
幾乎每兩(liang) 個(ge) 月馬宏達就穿壞一雙訓練鞋,他笑言,“幹我們(men) 這一行首先要保證施工安全,平時訓練中也要遵守安全規則,不但要戴口罩、護目鏡、耳塞,還要穿耐磨的衣褲。我們(men) 穿一種叫‘鋼頭鞋’的勞保鞋——鞋頭是鋼頭,起到保護腳趾的作用;鞋底防刺,地上有釘子的話,一腳踩上去,釘子穿不透。”平時施作時,站著、蹲著、跪著,除了趴著,差不多什麽(me) 動作都會(hui) 用到,“做這一行,除了肌肉勞損,多半都是腰會(hui) 吃不消。而且我們(men) 其實走的路比較多,來回來去搬板子、拿龍骨等,這也是我比較費鞋的原因。”
在教練徐震看來,馬宏達很努力,幹活非常腳踏實地,而且會(hui) 時刻想著如何去更標準地做完一套圖紙,如何做得更好。馬宏達覺得做這項工作除了勤奮,還需要具備的素質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自己不斷地鑽研、提升工藝工法”。他在訓練中養(yang) 成了一個(ge) 習(xi) 慣,白天出現的問題,等到一天的訓練結束之後,晚上會(hui) 獨自再去實訓場地裏琢磨,直到這個(ge) 難題解開為(wei) 止。教練和師哥常常會(hui) 在實訓場地看到他,“有時候他們(men) 講的一句話,或者大家商討一下,就會(hui) 有一個(ge) 好的解決(jue) 方法。”
以技能報國 推動複合型技能工匠在行業(ye) 裏生根發芽
不少網友感到好奇,“刮膩子”也能得金牌?馬宏達直言,“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不僅(jin) 僅(jin) 是“刮膩子”一個(ge) 工種,而是“多工種融合”的一項比賽,這個(ge) 項目相當於(yu) 綜合了施工單位裏的很多工種,比如抹灰是泥工,輕質隔牆、貼線條是木工,創意是油漆工。“抹灰隔牆係統項目,需要會(hui) 很多工種的技能,培養(yang) 的是複合型技能工匠。”
站在聚光燈下的馬宏達,受到社會(hui) 層麵的廣泛認可,而他體(ti) 會(hui) 最深的是,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如今的職業(ye) 教育也迎來喜人的變化。“我們(men) 學校的招生形勢越來越好,走出去的學生也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近兩(liang) 年,學校特別重視對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我感覺從(cong) 財力、物力、人力,各方麵都非常支持,比如每年會(hui) 聘請世賽的國際專(zhuan) 家來學校交流技藝,和世界各國展開相互交流、學習(xi) 之後,學生的視野變得開闊了。而且現在社會(hui) 上對技能人才需求蠻大的,每年來我們(men) 學校招聘的單位都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臨(lin) 近畢業(ye) 季,都有大企業(ye) 和建築公司來預訂學生,挖人才。”
馬宏達求學的經曆也使他親(qin) 曆了社會(hui) 上對技能人才看法的轉變,“以前上技校大家會(hui) 覺得這個(ge) 學生學習(xi) 很差,沒什麽(me) 出息。但是近幾年報考我們(men) 學院的學生素質都很好,學生都很有禮貌。我們(men) 學院的規章製度一向比較嚴(yan) 格,住校的學生也都很遵守管理製度。”
摘得金牌隻是前行途中的光環,來日方長,馬宏達坦言未來他會(hui) 以教練的身份繼續走在世賽的道路上,傳(chuan) 承工匠精神,發掘新一代技能人才。“可能有我在這裏,大家會(hui) 更加用功,拿更多獎牌。我希望自己能帶動好的工藝工法,不斷融合、創新,培養(yang) 出更多的選手,這些選手像種子一樣播撒,推動複合型技能工匠在行業(ye) 裏生根發芽,以技能成才,以技能報國。”
本版文/本報記者 李喆(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