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智慧物流,快遞配送更便捷
很多消費者發現,近年來快遞送達時間縮短了,經常“昨晚剛下單,今早就到貨”。國家郵政局近日公布的快遞公眾(zhong) 滿意度排名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用戶快遞服務公眾(zhong) 滿意度得分為(wei) 82.2分,同比上升2.4分;京東(dong) 快遞、順豐(feng) 速運、郵政EMS等得分均在80分以上。
快遞送貨速度變快了,得益於(yu) 物流業(ye) 在多個(ge) 環節逐步實現智能化。隨著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逐步深入,智慧物流已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
有效解決(jue) “爆倉(cang) ”問題
一件件包裹在傳(chuan) 送帶運送,通過設備自動掃描二維碼,被傳(chuan) 送到相應的投遞區域郵袋裏……在位於(yu) 陝西省西安市的京東(dong) 物流亞(ya) 洲一號智能產(chan) 業(ye) 園內(nei) ,一套名為(wei) “北鬥新倉(cang) ”的全流程智能柔性生產(chan) 係統正快速處理訂單包裹。
據京東(dong) 物流相關(guan) 技術負責人介紹,“北鬥新倉(cang) ”采用以商品為(wei) 核心的流揀選模式,將人工靜態的揀貨任務分配變為(wei) 全自動動態任務分配,從(cong) 而極大提升揀選效率。精簡這一操作流程背後,需要借助新開發的智能“大腦”。這個(ge) 深度融合機器學習(xi) 、大數據、運籌學、視覺識別等前沿技術的“大腦”,可以在0.2秒內(nei) 計算出300多個(ge) 機器人運行的680億(yi) 條可行路徑,並做出最佳選擇。在它的指揮調度下,不管多忙碌,智能分揀機器人都不會(hui) 碰撞、“打架”。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發展,物流業(ye) 在多個(ge) 環節逐步實現智能化、智慧化。
智慧物流用智能化的設備和係統,替代人工完成物流周期的各個(ge) 環節。在快遞分揀環節,隨著以智能分揀裝備為(wei) 核心的技術裝備廣泛應用,困擾行業(ye) 多年的“爆倉(cang) ”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在位於(yu) 浙江省慈溪市的公牛智能倉(cang) 庫,如今4個(ge) 人、1個(ge) 班次就能夠揀選1.2萬(wan) 箱,而以往依靠傳(chuan) 統方式完成同樣的工作量需要20人。
在運輸配送環節,智能技術的運用在效率、成本和安全等方麵幫助企業(ye) 增加效益。據悉,今年,交通運輸部門聯合企業(ye) 研發了北鬥智能防疫保暢軟件,通過整合北鬥衛星智能視頻監控、物流全息地圖和水鐵公網絡聯運等功能,搭建起智慧物流平台,不僅(jin) 能為(wei) 司機精準定位、智能配貨,還能為(wei) 客戶推薦最佳運輸方式。
深刻改變生產(chan) 生活
打轉向燈、主動避讓行人、靠邊行駛……在位於(yu) 江蘇省南京市的金陵科技學院校園內(nei) ,一輛無人快遞派送車在大道上平穩行駛。行至一棟宿舍樓前,在發出“準備減速,請注意”的提示聲後,它慢慢停下。隨後,一名學生從(cong) 宿舍大門走出,在車尾部的屏幕上點擊操作了一番後,打開車門,取走快遞。
無接觸配送方式快速普及,一些快遞企業(ye) 開始運用無人車配送包裹。上述這款名為(wei) “小蠻驢”的無人車配送效率頗高,在快遞業(ye) 務高峰期每天可配送2400單。據該車研發者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運營人員介紹,“小蠻驢”集成了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隻用0.01秒就能判別100個(ge) 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
在傳(chuan) 感器及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地理信息係統等多項先進技術的支撐下,智慧物流給物流行業(ye) 和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了很大改變。對消費者來說,人們(men) 不僅(jin) 能享受更快捷、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還能不斷提升綠色健康的消費和生活理念。以今年“雙11”為(wei) 例,快遞服務重點瞄準服務質量提升,比如菜鳥快遞加大送貨上門力度,順豐(feng) 在全國50個(ge) 主要大中城市承諾“派件不上門必賠付”。為(wei) 了破解快遞包裹的環保問題,電子麵單、可循環帆布袋、可循環利用的快遞箱成為(wei) 一些快遞網點“標配”,帶動了很多消費者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建設物流信息服務平台
今年10月出版的《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顯示,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和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分別從(cong) 177.3萬(wan) 億(yi) 元和9.4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335.2萬(wan) 億(yi) 元和16.7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速分別高達7.3%和6.6%,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物流市場。同時有分析認為(wei) ,物流業(ye) 在法規標準、數據共享、行業(ye) 監管、政策支撐等方麵仍存在不少堵點、難點。
國務院今年初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加快對傳(chuan) 統物流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升級,建設跨行業(ye) 、跨區域的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智能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等。
“麵臨(lin) 新形勢,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是必由之路。”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會(hui) 長何黎明認為(wei) ,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重點體(ti) 現在以下新變化:在階段上,從(cong) 粗放式規模擴張向精益化提質增效轉變;在任務上,從(cong) 單純降低物流企業(ye) 成本向降低供應鏈全流程物流成本轉變;在模式上,從(cong) 傳(chuan) 統物流模式向數字經濟、低碳經濟新模式轉變。
彭訓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