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孩子發熱如何居家護理?

發布時間:2022-12-06 17:18:00來源: 廣州日報

  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咽喉痛等症狀後,家長如何做好居家護理?給孩子用藥時如何避免過敏?到醫院就診時如何防護?腫瘤、白血病等免疫力低下的兒(er) 童要注意哪些問題?新生兒(er) 發熱如何應急處理?對上述問題,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采訪兒(er) 科和感染科專(zhuan) 家,為(wei) 廣大家長提供實用科普。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任珊珊、王婧

  答疑專(zhuan) 家

  周敦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er) 童醫學中心主任、血液/腫瘤專(zhuan) 科主任

  孫樹梅: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兒(er) 科主任醫師

  徐 翼:廣州市婦女兒(er) 童醫療中心內(nei) 科部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醫療

  市婦兒(er) 發熱門診擴建 常見呼吸道感染可在社區治療

  發熱門診提升接診能力

  問:市婦兒(er) 中心發熱門診近日多次因疫情防控原因暫停門診。請問醫院有何應對措施保障患兒(er) 就醫需求?

  徐翼:我們(men) 有五個(ge) 院區,珠江新城、兒(er) 童院區、增城院區有發熱門診,一旦接診陽性患兒(er) 就需要對發熱門診進行消殺,影響其他患兒(er) 的就診。我們(men) 醫院正在擴建診室,將增加發熱門診接診能力。同時,落實“一室一患”,哪間診室出現問題則對其進行消殺,並啟用備用診室,減少對其他診室的影響。

  常見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可在社區治療

  問:就兒(er) 童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治療方麵,家長該如何使用好社區醫院這一醫療資源?

  周敦華:兒(er) 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不一定都要到三甲醫院或者專(zhuan) 科醫院治療,大部分可以在社區治療。家長往往擔心社區醫院經驗不夠豐(feng) 富。其實隨著國家推進三級診療,加強對社區醫生的規培,目前社區醫院的診療水平在持續進步,許多社區醫生接受了同質化的規培,技術是過關(guan) 的。社區醫院通過與(yu) 上級醫院建立轉診關(guan) 係,可以把重症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另一方麵,醫保也在發揮引導就醫的作用,將患者吸引到社區醫院就診。我也呼籲社區醫護人員多做健康生活、疾病防治的宣傳(chuan) ,與(yu) 社區居民多溝通,增加了解和互信。

  可通過互聯網醫院谘詢用藥

  問:孩子發熱時,家長自行給孩子用藥,如何預防藥物過敏?

  徐翼:如果孩子精神食欲都還好,而且體(ti) 溫也不是很高,可以用一些常規的中成藥或者解熱鎮痛藥來對症處理,多喝水,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水果、青菜等,保證營養(yang) 供給。

  如果孩子有藥物過敏史,選擇以往沒有吃過的藥物時,一定要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shu) ,了解藥物過敏信息。對用藥或對病情判斷拿不準時,可以通過互聯網醫院谘詢醫生。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大家應盡量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尤其是處方藥,不要憑經驗擅自給孩子吃過多的藥物,孩子年紀越小越要注意用藥的合理性。

  周敦華:家長要特別留意觀察孩子有無感冒症狀,是否發熱,一般體(ti) 溫高於(yu) 37.4℃時要當心,此時需要1個(ge) 小時測一次體(ti) 溫,如果體(ti) 溫持續升高,可以確定孩子發熱了,超過38.5℃需要口服退燒藥。有些孩子疲倦,全身酸痛,不會(hui) 說出來,隻會(hui) 表現為(wei) 煩躁、愛哭鬧等。還有的孩子表現為(wei) 無食欲、拉肚子。

  如果孩子精神好且體(ti) 溫在38.5℃以內(nei) ,可以居家觀察,多喝水。但要注意的是,因為(wei) 孩子免疫力低,病情變化快,如出現精神疲倦、呼吸急促、手腳冷等情況,均提示病情重,需要立刻就醫。

  就醫時必須讓孩子佩戴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加上麵屏,還可以戴手套。家長也要注意戴好口罩,隨身帶著消毒液。

  就醫要提前預約,準時就診,不要在醫院逗留太久。查血常規等結果時,到醫院外麵空曠的地方等待,不要留在人多擁擠的地方。

  居家

  家有嬰幼兒(er) 要注意減少大人的聚集

  居家環境要幹淨

  問:秋冬季常見呼吸道疾病高發,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後,家長要如何做好居家護理?關(guan) 於(yu) 流感或感冒引發的發熱,以往有家長采用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混懸液交替用藥退熱,但也有觀點認為(wei) 兩(liang) 種藥物不宜聯用或交替使用,請問家長該如何應對?

  周敦華:秋冬季溫差比較大,此時兒(er) 童最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最多見的是鼻病毒導致的普通感冒,流感相對來說症狀較重,此外秋冬季常見呼吸道病原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多發於(yu) 2歲以內(nei) 的小孩。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都可引起呼吸道的症狀,一開始病症輕的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流鼻涕、咳嗽、打噴嚏、發燒,或者有輕微消化道症狀。症狀加重可變成氣管炎,甚至肺炎,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可能有喘憋、氣促,流感多伴有高熱、肌肉酸痛、卡他症狀(流鼻涕、打噴嚏)明顯。

  預防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家裏的衛生要搞幹淨,多通風,無腫瘤血液病患兒(er) 的家庭無需消毒,做到幹淨、通風即可。如果家有嬰幼兒(er) ,還要注意減少大人的聚集。

  另外,出門時戴口罩,家裏人多時也要注意戴口罩。孩子喜歡到處觸碰,要注意多洗手。特別是有些孩子玩完玩具可能會(hui) 揉眼睛、搓鼻子,這也是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一個(ge) 途徑。家長要教會(hui) 孩子在玩完玩具後,要洗手,玩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穿衣方麵,不要讓孩子凍著,也不宜穿得過多。動輒出汗,易加重感染風險。還要注意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天氣不那麽(me) 冷時可以帶孩子去環境好、人少的地方,加強鍛煉。飲食方麵注意均衡,這些都是提高抵抗力、減少呼吸道感染的辦法。

  家有免疫力低下娃 日常做好環境消毒

  問:疫情期間,對於(yu) 腫瘤、白血病等免疫力低下的兒(er) 童,在就醫和居家時要注意如何防護?有哪些信號提示病情變化,需要盡快就醫?

  周敦華:有一部分腫瘤和白血病患兒(er) 在化療間歇期可以回家,由於(yu) 使用了免疫抑製劑,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水平低,導致抗感染能力低下,這時尤其需要加強居家防護。

  家長需要保持家居環境的清潔衛生。日常可以用紫外線燈照射進行環境消毒,用含酒精或無酒精的消毒液進行手消毒,擦桌台和地板,注意上下午各開窗通風半小時。孩子的飲食要潔淨,最好自行製作,水果洗幹淨,營養(yang) 要均衡,有蔬菜水果,確保肉蛋奶的攝入。

  這期間,患兒(er) 家庭應注意減少或謝絕客人來訪。居家時盡量減少陪人的數量,陪人應選擇接種過新冠疫苗,平時注意自己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必要時查抗原、核酸。

  這些新生兒(er) 要警惕發燒症狀

  問:對於(yu) 疫情期間出生的新生兒(er)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新手爸媽如何判斷和把握是否需要去醫院?居家防護和護理方麵有何特別需要注意的?

  徐翼:新生兒(er) 出生後,受母體(ti) 免疫力的庇護,對一般的病毒細菌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護效應。但是早產(chan) 兒(er) 、出生體(ti) 重較輕的新生兒(er) ,容易出現感染,例如病毒感染,會(hui) 表現為(wei) 發燒,需要醫生找出病因。

  新手爸媽要注意防範“蒙被綜合征”,有些孩子出現低熱與(yu) 衣物過多、包被太厚有關(guan) 。如何判斷衣物過多呢?如果孩子一吃奶就滿頭大汗,則說明穿多了,應適當給孩子減少衣物。

  當新生兒(er) 體(ti) 溫超過了38℃,伴有咳嗽,食欲下降(不願喝奶)時,要引發重視。

  對於(yu) 這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兒(er) 來說,感染要麽(me) 表現為(wei) 高熱,要麽(me) 表現為(wei) 體(ti) 溫低下。如果寶寶體(ti) 溫升高,哭聲少,嗜睡、奶量下降,建議家長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別讓寵物和孩子過分親(qin) 昵

  問:秋冬季節,養(yang) 寵物的家庭要注意哪些事項?

  孫樹梅:要注意三件事。首先,注意避免寵物帶來的感染附加損害。注意給貓狗接種疫苗,預防狂犬病、貓爪病。養(yang) 貓要定期驅蟲,預防弓形蟲感染。如果寵物有結膜炎、皮膚病等感染症狀,及時帶它就診,以免傳(chuan) 染給主人,同時要為(wei) 貓狗定時做清潔。

  其次,要注意避免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有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要做過敏原檢查,如果對寵物毛發過敏,則建議不要養(yang) 貓狗。

  再次,要注意預防寵物意外傷(shang) 害。不要過於(yu) 逗弄寵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不要與(yu) 貓狗過分親(qin) 昵,以免被抓傷(shang) 咬傷(shang) 。

  外出

  學校、沿途、居家、公共場所方方麵麵減少感染源接觸

  問:每個(ge) 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兒(er) 童青少年在疫情防控個(ge) 人防護方麵,有何特殊之處?日後恢複線下教學後,怎樣做可以確保最大限度的保護?

  孫樹梅:任何傳(chuan) 染性疾病的發生,都有三個(ge) 方麵:感染源、傳(chuan) 播途徑,易感人群。所有傳(chuan) 染性疾病的預防都要盡量避免接觸感染源,盡可能不在密閉場所停留太久。青少年活動路徑相對比較單純,一般是從(cong) 學校/幼兒(er) 園回到家中,或者偶爾去了公共場所。

  校園裏:

  第一,學校、幼兒(er) 園在疫情期間要加強晨檢,孩子一旦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一定要注意及時就診,回家休息。第二,學校、幼兒(er) 園加強通風,每天至少兩(liang) 次通風,每次30分鍾以上。第三,學校、幼兒(er) 園要及時做好物表的消毒,減少物品的共用,尤其是毛巾、飲用工具,要提供比較好的洗手措施。學校、幼兒(er) 園的老師、生活老師、阿姨也要做好防護,不要把病毒帶到集體(ti) 環境中來。

  路途中:

  在上學放學的路途中,如果乘坐自己的交通工具是比較好的。如果是公共交通,比如在地鐵、公交、電梯等密閉場所,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手衛生。

  公共場所:

  要盡可能地少去密閉的公共場所,如果一定要去,一定要戴好口罩和注意手衛生。對於(yu) 呼吸道的防護,戴口罩可以阻斷飛沫的傳(chuan) 播,手衛生可以阻斷接觸傳(chuan) 播。每次外出回來、飯前便後,都要洗手。

  接種疫苗:

  3歲以上的孩子做到全程接種新冠疫苗。另外,規律作息,不要太勞累。多鍛煉,盡可能在室外鍛煉。加強營養(yang) ,增強體(ti) 質。

  兒(er) 童用藥提醒

  退燒藥的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混懸液這兩(liang) 種藥是兒(er) 童期最安全、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兩(liang) 種藥物。對乙酰氨基酚一般用於(yu) 嬰兒(er) ,特別是6個(ge) 月以內(nei) 的孩子,選用的比較多一點,它退燒沒那麽(me) 快,相對更安全一些。對於(yu) 特別小的孩子,通常打開包被散散熱就行了,不要那麽(me) 快速地退燒。6個(ge) 月以上的孩子,兩(liang) 種退燒藥都可以選擇。

  但是,一般來說,這兩(liang) 種藥物不要交替使用。從(cong) 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說,特別是退燒藥,往往一天要吃好幾次,交替使用時不利於(yu) 辨明副作用的來源。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yu) 患蠶豆病的孩子來說,吃了退燒藥可能會(hui) 引起溶血,要慎用對乙酰氨基酚,而布洛芬相對是安全的。除了這兩(liang) 種退燒藥,對於(yu) 其他感冒藥,包括中藥,裏麵也有退燒的成分,使用時需要注意不要大劑量使用。如果退燒藥用了兩(liang) 三天還是不見好,建議盡快就醫。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