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基層統戰力量 彰顯服務大局擔當
本報記者 李曉琳 羅婕/文
俯瞰昆明滇池沿岸。
昆明
匯聚春城新能量 搭建實踐創新平台
近年來,中共昆明市委統戰部積極探索創新、拓展平台載體(ti) 、構建工作體(ti) 係、健全工作機製,黨(dang) 建引領“春城新能量”品牌建設,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成效明顯。
據不完全統計,昆明市現有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約60餘(yu) 萬(wan) 人。2018年,昆明市被確定為(wei) 全國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創新推廣城市,創建2個(ge) 全國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重點項目,45個(ge) 省、市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統戰實踐創新基地和344個(ge) 市級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工作站、聯係點。截至目前,昆明市共2690名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納入數據庫,其中重點代表人士198人。成立市級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網上聯誼會(hui) 和4個(ge) 專(zhuan) 業(ye) 聯合會(hui) ,推薦590餘(yu) 名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擔任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曲靖
種好“梧桐樹” 引來“金鳳凰”
民營經濟興(xing) ,則園區經濟興(xing) ;民營經濟強,則縣域經濟強。近年來,曲靖統一戰線狠抓惠企政策落實,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全麵優(you) 化營商環境,大力培育市場主體(ti) ,構建親(qin) 清新型政商關(guan) 係,推動全市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增加值1757.1億(yi) 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達51.8%,13戶民營企業(ye) 進入全省民營企業(ye) 100強。積極參與(yu) 重大產(chan) 業(ye) 布局、重大項目建設、重大民生行動,蓬勃開展“萬(wan) 企幫萬(wan) 村”和“珠源光彩行”行動,捐款捐物5.5億(yi) 元支持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疫情防控,為(wei) 服務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統戰力量。
昭通
易地搬遷挪窮窩 民族團結譜新篇
昭通市是雲(yun) 南省脫貧人口最多和搬遷規模最大的地級市,全市建成集中安置點373個(ge) (其中萬(wan) 人安置區9個(ge) ),搬遷安置群眾(zhong) 8.26萬(wan) 戶35.47萬(wan) 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6萬(wan) 人),占全省搬遷人口的28.5%。在易地搬遷過程中,昭通堅持以黨(dang) 建為(wei) 統領,把發展作為(wei)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總鑰匙”,提前謀劃和布局各族群眾(zhong) 嵌入式發展的舉(ju) 措,在“搬得出、有就業(ye) 、能致富”的同時,努力構建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的格局。目前,全市9個(ge) 萬(wan) 人安置區、30個(ge) 800人以上安置點已分別有4個(ge) 安置區和3個(ge) 安置點創建為(wei) 全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玉溪
投身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近年來,玉溪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係廣泛的優(you) 勢,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開展“萬(wan) 企幫萬(wan) 村”“萬(wan) 企興(xing) 萬(wan) 村”行動,235戶民營企業(ye) 結對幫扶211個(ge) 村,實施項目535個(ge) 、投入資金1.27億(yi) 元,受益群眾(zhong) 3.68萬(wan) 人。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中,紮實開展民營經濟領域“大調研、大走訪、解難題”等活動,累計走訪民營企業(ye) 626戶、幫助解決(jue) 問題289個(ge) ,促成460批次1000餘(yu) 戶民營企業(ye) 到玉溪考察和一批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當前,玉溪加強對黨(dang) 外知識分子、民營經濟人士、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的團結教育引導,毫不動搖支持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積極助力打造“最優(you) 營商環境城市”。
保山
發揮資源優(you) 勢 推動僑(qiao) 台工作再上新台階
保山是全國著名僑(qiao) 鄉(xiang) ,有華僑(qiao) 華人50餘(yu) 萬(wan) 人、歸僑(qiao) 僑(qiao) 眷10餘(yu) 萬(wan) 人,有台胞台屬4萬(wan) 餘(yu) 人。近年來,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立足資源優(you) 勢,先後出台了港澳台僑(qiao) 工作協作機製、聯席會(hui) 議製度、惠台“51條措施”等政策措施,為(wei) 僑(qiao) 台工作提供組織保障。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以“親(qin) 情中華”為(wei) 主題的線上交流活動,舉(ju) 辦網上夏(冬)令營活動24期,組織“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線下實體(ti) 營18期,開展共種“同心樹”、“兩(liang) 岸故事我來講”等實地參訪、互動交流,舉(ju) 辦以“銘記曆史·攜手奮進”“緬懷曆史·共築未來”為(wei) 主題的線下交流活動,探索聯誼交流新模式,積極擴大“朋友圈”,推進僑(qiao) 台工作再上新台階。
楚雄
打造統戰傳(chuan) 聲品牌 唱響楚雄統戰好聲音
近年來,楚雄統一戰線堅持把傳(chuan) 聲立言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加大宣傳(chuan) 力度、不斷提升宣傳(chuan) 層次,紮實做好宣傳(chuan) 文章,累計在媒體(ti) 刊發稿件1210餘(yu) 篇,統戰宣傳(chuan) 工作連續三年穩居全省州市統戰部門前列,為(wei) 助推統一戰線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輿論氛圍。目前,全州統一戰線有門戶網站3個(ge) ,網站訪問量達3200餘(yu) 萬(wan) 人次,微信公眾(zhong) 號26個(ge) ,微信公眾(zhong) 號關(guan) 注人數達4.9萬(wan) 餘(yu) 人。此外,通過開展融媒合作,轉發刊載“楚雄統戰”微信公眾(zhong) 號原創作品1630餘(yu) 篇次,訪問量達240餘(yu) 萬(wan) 人次,實現融媒訪問量倍增,確保統戰傳(chuan) 聲的社會(hui) 影響最大化。
紅河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 宗教和諧和順
近年來,紅河州共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市4個(ge) 、示範單位3個(ge) ,創建省級示範縣市7個(ge) 、示範單位402個(ge) ,州級示範縣12個(ge) 、示範單位1075個(ge) 、示範家庭4800戶,2019年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一圈兩(liang) 帶三盟百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格局逐漸形成,繪就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民族團結進步的壯美畫卷。注重團結引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zhong) ,開展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周年係列慶祝活動,舉(ju) 辦宗教工作培訓72期,共培訓6950餘(yu) 人次,組織7批164人在省內(nei) 外學習(xi) 調研宗教工作做法,提升宗教工作能力水平,凝心聚力共同譜寫(xie) 宗教和順的紅河篇章。
文山
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
近年來,文山統一戰線高度重視民營經濟工作,研究製定《文山州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行為(wei) 清單》《文山州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ti) 28條措施》《文山州“企情民意”直通機製》,成立文山州民營企業(ye) 投訴和維權中心,建立“駐企服務員”“營商環境觀察員”“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等機製,瞄準將文山建設成為(wei) 世界一流“三張牌”(中國綠色鋁穀核心區、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示範區、興(xing) 邊富民示範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與(yu) 企業(ye)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積極引導統戰人士形成共謀共促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力量,全州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經濟社會(hui) 發展持續向好。
普洱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助推示範區建設
近年來,普洱統一戰線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蓬勃發展。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2018年創建成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2個(ge) 縣、2個(ge) 單位先後創建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示範單位,5個(ge) 縣、250個(ge) 單位先後創建為(wei) 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示範單位。著力推動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7.3億(yi) 元,建成3個(ge) 示範縣、22個(ge) 示範鄉(xiang) (鎮)、217個(ge) 示範村(社區)、79個(ge) 民族特色村寨、2277個(ge) 示範戶。大力弘揚新時代民族團結誓詞碑優(you) 良傳(chuan) 統,深入挖掘“新中國民族團結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時代內(nei) 涵,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紮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市建設工作,助推普洱興(xing) 邊富民示範區建設。
西雙版納
以中老鐵路為(wei) 畫筆 繪出統戰同心圓
中老鐵路開通以來,中共西雙版納州委統戰部堅持以鐵路為(wei) 紐帶、以活動為(wei) 抓手,不斷拓展海外統戰工作,畫大團結奮鬥同心圓。舉(ju) 辦“兩(liang) 岸青年中老鐵路體(ti) 驗營”交流活動,來自兩(liang) 岸青年57人實地參觀中老經濟合作區、國家級口岸,欣賞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神秘的熱帶雨林風光。積極與(yu) 老撾華校對接,共同開展2022年中老“友好學校”文化係列交流活動,向海外僑(qiao) 胞講好中國故事、雲(yun) 南故事、西雙版納故事,涵養(yang) 僑(qiao) 情資源、增進海外華僑(qiao) 華人對祖(籍)國感情。加大招商引資謀發展,舉(ju) 辦“相約象往的地方譜寫(xie) 沿邊開放新篇章—西雙版納州2022年線上引進外資投資促進活動”,圍繞中老鐵路共話未來、共謀發展、共繪藍圖。
大理
打造“蒼洱處處石榴紅”民族工作新品牌
自2016年被國家民委命名為(wei) 首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以來,大理統一戰線以建設環洱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圈為(wei) 重點,打造具有大理辨識度的“蒼洱處處石榴紅”民族工作新品牌,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基地落戶大理,在大理大學建設州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主題教育館,實施三批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工程建設,成立大理州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研究中心、2個(ge) 研究基地,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ti) 講壇”學習(xi) 製度,不斷鞏固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根基,全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
德宏
奮力開啟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新征程
近年來,德宏統一戰線同全州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麵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深入實施興(xing) 邊富民、“十百千萬(wan) ”工程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4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86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15.25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景頗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4個(ge) “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創新“7+N進”創建模式,在深化內(nei) 涵、豐(feng) 富形式、創新方法方麵下功夫,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截至目前,全州共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個(ge) 、示範縣1個(ge) 、示範單位2個(ge) 。2021年12月,德宏州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稱號,開啟了德宏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新征程。
麗(li) 江
創新舉(ju) 措推動《條例》落地見效
近年來,麗(li) 江統一戰線研究製定《貫徹落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的實施方案》,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ti) 化”的思路提出72條細化舉(ju) 措,進一步明晰任務、細化責任。及時開展《條例》專(zhuan) 題學習(xi) ,組織宣講員宣講,受眾(zhong) 超9800人次。健全完善以市委書(shu) 記任組長、相關(guan) 市級領導任副組長、29家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wei) 成員的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1次領導小組全體(ti) 會(hui) 議、適時召開領導小組專(zhuan) 題會(hui) 議。製定完善領導小組工作規則、辦公室工作細則、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等機製,健全完善《麗(li) 江市委統戰部工作規則》,以市委統戰部機關(guan) 為(wei) 龍頭創建政治型、學習(xi) 型、創新型、清廉型“四型機關(guan) ”,不斷推動《條例》落地見效。
怒江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碩果累累
怒江是我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長期以來,怒江統一戰線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先後製定出台了《關(guan) 於(yu) 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州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推進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獨龍族、怒族、普米族、傈僳族等“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兌(dui) 現了“全麵實現小康,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yan) 承諾。近年來,全州有3個(ge) 模範集體(ti) 和6名模範個(ge) 人被國務院表彰,8個(ge) 模範集體(ti) 和14名模範個(ge) 人受省政府表彰。成功創建6個(ge) 國家級、193個(ge) 省級、481個(ge) 州級、9552個(ge) 縣(市)級示範單位(家庭),3個(ge) 基地被命名為(wei) 雲(yun) 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迪慶
深入推進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迪慶實踐
近年來,迪慶統一戰線始終堅持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方向,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積極引導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完成18期踐行“四條標準”思想教育輪訓,覆蓋1600餘(yu) 人。2021年以來對僧尼做到“四史”教育、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收看新聞聯播“三個(ge) 全覆蓋”。深入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評比,在全國涉藏州縣中率先實現對藏傳(chuan) 佛教中國化進行量化考評。在全國率先開展藏傳(chuan) 佛教三級學銜考評工作。深入開展“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主題教育,推進“五進”宗教場所活動。建立四級書(shu) 記抓宗教工作領導體(ti) 製,建立落實各級領導幹部結對聯係宗教場所及宗教界代表人士製度,最大限度把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zhong) 團結在黨(dang) 和政府周圍。
臨(lin) 滄
在服務大局中發揮重要法寶作用
近年來,臨(lin) 滄統一戰線堅持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組織開展“萬(wan) 企幫萬(wan) 村”行動,投入資金4.24億(yi) 餘(yu) 元,受益村400多個(ge) ,受益群眾(zhong) 16.5萬(wan) 餘(yu) 人。推動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廣泛聯係海外僑(qiao) 胞、僑(qiao) 商協會(hui) 。積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踴躍參加援鄂醫療隊、赴緬開展抗疫合作援助工作。在3個(ge) 邊境縣和1個(ge) 多民族自治縣中,選取28個(ge) 統戰成員相對集中的區域進行示範,探索邊疆民族地區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模式。成立臨(lin) 滄市黨(dang) 外知識分子聯誼會(hui) 、臨(lin) 滄市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服務團,設立10個(ge) 黨(dang) 外知識分子實踐活動基地、9個(ge) 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創新實踐基地。創建“阿佤山·阿裏山”聯誼品牌,組織參訪團10批96人次赴台參訪交流,不斷鞏固壯大愛國友好力量,為(wei) 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揮重要法寶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