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小小多肉“育”出大別山老區鄉村振興“新樣本”

發布時間:2022-12-08 16: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信陽12月8日電 題:小小多肉“育”出大別山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樣本”

  作者 王宇 米潔

  “歡迎大家來到邱丘的直播間,這是主播剛剛做好造型的一盆多肉,大家喜歡嗎……”12月7日,在大別山革命老區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的一座鋼結構大棚內(nei) ,一盞補光燈、一部手機,“80後”創業(ye) 青年邱丘正通過電商直播的方式推銷多肉植物。

  近年來,隨著多肉植物的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多肉”經濟也逐漸發展起來了。在“肉粉圈”裏,流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多肉”的說法,這也足見該產(chan) 業(ye) 的市場潛力。

  在大別山革命老區信陽,一提到多肉植物,“肉粉圈”首先就會(hui) 想到邱丘在家鄉(xiang) 平橋區創辦的多肉基地。

  2015年,從(cong) 大學畢業(ye) 的邱丘憑借著對多肉植物的喜愛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決(jue) 定返鄉(xiang) 創業(ye) 。幾經考量,邱丘決(jue) 定將公司選址在平橋區二郎村,多肉基地也在此紮根。

  “二郎村靠近淮河,臨(lin) 近107國道,交通便利,加上政策的扶持,我就把基地建在了這裏。”邱丘介紹說,當地一家農(nong) 業(ye) 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運營模式較為(wei) 成熟,加上地理優(you) 勢和平台優(you) 勢,在此創業(ye)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邱丘介紹,養(yang) 好多肉是個(ge) “精細活”,不僅(jin) 對溫度、光線、空氣有一定要求,水分、濕度和土壤更需嚴(yan) 格把控。不同品種的光照時間各不相同,水分也需要保持在“恰好”的程度。

  為(wei) 適應北方氣候,邱丘選育的多肉植物品種不僅(jin) 存活率高,形狀也別具特色。有體(ti) 型碩大的盆栽,也有袖珍造型的文創產(chan) 品,價(jia) 格在20元至數百元不等,深受年輕人喜愛。

  “我們(men) 的培育區就像是‘育嬰室’,現在銷量最好的幾個(ge) 品種都是我自己親(qin) 手培育的。”邱丘說,凡是其基地銷售出去的多肉,她都會(hui) 進行回訪服務,並對每個(ge) 需要幫助的客戶傳(chuan) 授養(yang) 護知識。

  如今,經過7年的發展,邱丘的“多肉花園”已初具規模,目前有340多個(ge) 品種,大約有15萬(wan) 棵樹,全年收入可穩定在70萬(wan) 元。

  每逢周末,邱丘的“多肉花園”裏便人來人往,一盆盆形態各異、爽心悅目的多肉植物讓人流連忘返。

  談及未來打算,邱丘介紹,除了繼續擴大基地規模,還計劃建造智能化、多功能的多肉大棚,同時還打算免費培訓村民學習(xi) 多肉種植培育技術,帶動周邊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就業(ye) 增收。

  “我會(hui) 把直播繼續做下去,擴展新客源。周邊村民用學習(xi) 的培育技術把多肉貨源量衝(chong) 上去,線上線下的銷路再一跟上,那可就紅紅火火嘍!”邱丘如是說。

  作為(wei) “新農(nong)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的一個(ge) 縮影,邱丘的創業(ye) 經曆吸引了不少當地年輕人回歸鄉(xiang) 村。

  “目前,平橋區已經近千名像邱丘這樣的青年加入返鄉(xiang) ‘大隊’。”信陽市平橋區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餘(yu) 春介紹,他們(men) 有的發展種植養(yang) 殖業(ye) ,有的成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人,有的發展農(nong) 村電商,有的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有的創辦小微企業(ye) 等,可以說他們(men) 創業(ye) 的特色方向和審視市場的獨到眼光都已成為(wei) 平橋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樣本”。(完)(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中國正能量網絡傳(chuan) 播專(zhuan) 項基金資助支持)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