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安丘:發展特色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中新網山東(dong) 安丘12月12日電 (呂妍 宋曉東(dong) )12日,在山東(dong) 省安丘市金塚(zhong) 子鎮北南戈村的“電商雲(yun) 倉(cang) ”內(nei) ,20餘(yu) 名工人在熟練地打包貨品,每天5萬(wan) 多單商品從(cong) 這裏“奔向”全國各地。“我現在一個(ge) 月收入4500元(人民幣,下同),再加上土地分紅,比以前外出打工掙得多。”北南戈村村民李月梅一邊忙著包裝一邊向記者說道。
北南戈村交通便利,近年來,該村利用安丘物流基地建設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電商雲(yun) 倉(cang) ”,銷售本地薑、桃子、麵條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不僅(jin) 解決(jue) 本村勞動力就業(ye) 問題,每年還帶動村集體(ti) 增收50萬(wan) 元、村民增收35萬(wan) 元,讓北南戈村這個(ge) 昔日“落後村”成為(wei) “省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進村”。
在北南戈村,家家戶戶如今住上了二層“小洋樓”,65歲以上老人免費享用三餐,休閑廣場、文化活動一樣不落,在這裏美好生活的夢想變成現實。
“我們(men) 村不僅(jin) 有電商產(chan) 業(ye) ,近年來,合作社大力發展黃金蜜桃、陽光玫瑰葡萄、獼猴桃等特色產(chan) 業(ye) ,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北南戈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孫瑞春說,該村以黨(dang) 支部領辦合作社,由村集體(ti) 和村民共同參股,讓村民變股東(dong) ,讓小農(nong) 戶融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實現村集體(ti) 增收、農(nong) 戶受益。
安丘市因地製宜,倡導各地根據各自資源稟賦和條件,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不斷夯實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根基,特色產(chan) 業(ye) 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插上了“產(chan) 業(ye) 翅膀”,有效帶動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業(ye) 增效,實現農(nong) 村富裕。其中,輝渠鎮大力發展黃煙種植,小小黃煙葉成為(wei) 農(nong) 民增收離不得的“金產(chan) 業(ye) ”。
在輝渠董家宅村烤煙區,安裝了自動控溫儀(yi) 的烤房整齊排列。董家宅村負責人李學武說,“農(nong) 忙時節,每間烤房每次能出7、8百斤優(you) 質黃煙葉,最好的煙葉可以賣到20元1斤。”
李學武表示,輝渠鎮把發展烤煙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增加農(nong) 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通過烤煙試種、技術支持和訂單收購,助力煙農(nong) 奔向小康路,拓寬了農(nong) 民增收渠道,鼓足了農(nong) 民錢袋子,讓煙葉生產(chan) 成為(wei) “煙農(nong) 增收離不得、經濟發展少不得”的支柱產(chan) 業(ye) 。
今年黃煙收購工作已經結束,安丘市輝渠煙葉工作站黃煙收購點不再像前段時間忙碌。煙葉工作站站長王德忠說,“現在我們(men) 主要忙著黃煙大棚清理、育苗,擴大種植麵積,一點也閑不著。”
董家宅村地處山區,一直缺少促進經濟發展的致富門路,集體(ti) 經濟薄弱。近年來,村裏成立黃煙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在上級扶持下,流轉土地500畝(mu) 試種黃煙獲得成功。
如今的董家宅村村容整潔、村民富裕,集體(ti) 有收入。李學武說,“煙葉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了,村裏打了井、修了路,還蓋了烤房,村民獲得了巨大收益。”
輝渠鎮農(nong) 村經管服務中心主任劉超表示,輝渠鎮今年種植黃煙3800畝(mu) ,收購烤煙葉11多萬(wan) 斤,畝(mu) 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明年黃煙麵積加大到4500畝(mu) ,真正實現產(chan) 業(ye) 富民,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