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改革自然保護地體係 國家行動穩步推進

發布時間:2022-12-12 16: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蒙特利爾12月12日電 題:中國改革自然保護地體(ti) 係 國家行動穩步推進

  中新社記者 餘(yu) 瑞冬

  “目前,在中國,自然保護地的重要價(jia) 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yi) ,已經為(wei) 越來越多的公民所熟知,公眾(zhong) 對嗬護自然保護地、參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顯著增強。”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ju) 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第二階段會(hui) 議期間,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近日出席一場邊會(hui) 時如是說。

  中國正通過推進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改革,優(you) 化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體(ti) 係。自1956年建立首個(ge) 自然保護區以來,中國現已建立類型豐(feng) 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1.18萬(wan) 個(ge) ,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8%,提前實現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的要求。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2月10日在蒙特利爾宣布,全球18處自然保護地新入選該聯盟綠色名錄,其中中國有11處。它們(men) 分別為(wei)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公園、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nong) 架國家公園、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內(nei) 蒙古大興(xing) 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國家氣候變化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說,2012年以來,中國提出新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生態環保進入係統推進階段。中國也逐步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涉及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價(jia) 值觀念的深刻變革。

  中國已明確要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2015年,中國啟動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在2021年10月於(yu) 昆明舉(ju) 行的COP15第一階段會(hui) 議上,中國宣布成立首批5個(ge) 國家公園,今年有望公布第二批國家公園。

  中國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ti) 係。根據《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中國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約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0%。

  王毅表示,中國國家公園的建設理念有三:生態保護第一、全民公益性、國家代表性。他認為(wei) ,優(you) 美、多樣、獨特的自然環境,曆久彌新的傳(chuan) 統人文資源,與(yu) 時俱進的先進理念和不斷完善的製度保障等,都令中國具備建設世界最大國家公園體(ti) 係的基本條件。

  青海省外事辦公室主任王誌忠說,自2005年以來,中國政府開始在三江源頭實施生態保護與(yu) 建設工程,並率先建設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地區的牧民現已成為(wei) 定期領取國家發放工資的兼職生態管護員,同時也可從(cong) 事生態體(ti) 驗、環境教育等旅遊項目。昔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正逐漸由生態利用者轉變為(wei) 生態保護者與(yu) 紅利共享者,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智表示,中國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中國已持續6年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專(zhuan) 項行動。通過一係列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手段,2017年至2020年,新發現的人類活動麵積由190.49平方公裏降至21.97平方公裏,減幅逾88%;重點問題麵積由12.51平方公裏減至1.57平方公裏;新增或規模擴大的重點問題數量由546處下降至261處。

  趙英民表示,近年來,中國自然保護地體(ti) 製和製度建設持續完善;持續推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自然保護地科研成果豐(feng) 富,科研觀測能力不斷提升;社會(hui) 各界積極參與(yu) 自然保護地保護事業(ye) ;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助力自然保護地改革進程。

  趙英民說,中國自然保護地改革事業(ye) 已成為(wei) 政府主導、上下聯動、多方參與(yu) 的國家行動,正在以穩健的步伐持續推進。(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