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發布,北京位列三甲
12月19日,清華大學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環境治理研究中心與(yu) 自然集團共同發布了2022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在全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北京排名近年穩步前進,已位列全球第三名,並在創新生態指標上實現了顯著提升。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科學中心、創新高地和創新生態融合發展的全球樞紐城市,其憑借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獨特優(you) 勢,引導和指揮全球創新要素流動方向、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玲表示,通過評價(jia)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能夠明晰城市參與(yu) 全球創新價(jia) 值創造的關(guan) 鍵要素和路徑,助力推進我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綜合評估顯示,舊金山-聖何塞實現三連冠,紐約蟬聯第二名,北京則超越倫(lun) 敦位列全球第三名。近三年,北京的排名一直穩步提升,由2020年的第五名升至第三名。其中,關(guan) 於(yu) 創新生態指標,2020年北京位列30個(ge) 城市(都市圈)的第11名。近兩(liang) 年,北京在這一指標上進步飛快,今年已在100個(ge) 城市(都市圈)中位列第5名。
“北京在世界一流科研機構200強、大科學裝置、超級計算機、創新領先企業(ye) 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創投資金等方麵,都進入了全球前三的位置。”陳玲說,北京的創新要素高度集聚,並且擁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和科學基礎設施,人才實力雄厚,未來可以繼續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粵港澳大灣區、上海這三個(ge) 我國規劃建設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部進入前十名,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超越東(dong) 京灣,成為(wei) 亞(ya) 洲新的價(jia) 值鏈中樞。同時,我國共有19個(ge) 中國城市(都市圈)進入全球百個(ge) 科創中心城市榜單,表明我國城市整體(ti) 科技創新能力正在持續提升。
陳玲介紹,相較2021年指數,本年度的評估範圍由50個(ge) 城市擴展到100個(ge) 城市(都市圈),並新增了人口不足百萬(wan) 的微型科創中心城市。這100個(ge) 樣本涉及6大洲、35個(ge) 國家,涉及人口雖僅(jin) 占全球總人口的10.43%,但擁有125所世界領先大學、133家世界200強一流研究機構和1870家創新領先企業(ye) ,集聚了全球頂尖創新資源。
本次進入評估榜單的7個(ge) 微型科創中心城市均位於(yu) 歐美地區,且均位居科學中心前30名,表現突出。他們(men) 憑借雄厚的科研實力,特別是研究型高校發揮的作用,走出了一條中小城市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創新發展模式。
“當前,我們(men) 國家已經進入創新驅動發展時期,數字化又進一步加速了創新資源流動。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的體(ti) 現,也是未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陳玲說。(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蘇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