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島內關注大陸高校招收台生新政策

發布時間:2022-12-19 11:46:00來源: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 若 餘(yu) 楓】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開放台灣學生報考碩博士班之際,大陸教育部近日又公布2023年度招收台生新政策——允許台生以台灣“學測”(“學科能力測試”,即台灣的大學升學考試)成績報名就讀大陸高校。隨著大陸高校進步發展,國際影響力上升,台灣學生赴大陸求學的意願也在增加。

  可用“學測”成績直接報名

  教育部16日公布《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依據台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ye) 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持有台灣居民居住證或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以及在台灣居住等有效身份證明,且在當年“學測”中語文、數學、英語科目中任意一門達“均標”級以上成績的台灣高中畢業(ye) 生,都可以報名。報名時間從(cong) 2023年3月1日起至3月31日止。

  據《環球時報》記者查詢,台灣“學測”是台灣高中畢業(ye) 生升入大學的“門檻”考試,一般獲得“學測”成績後,還需參加更深入的分科考試、學校麵試等篩選環節。“學測”共有5門,為(wei) 語文、數學、英語、社會(hui) 和自然,最後成績取其中4門(即社會(hui) 和自然選其一)。每科成績滿分為(wei) 15分,成績上分為(wei) “頂標”(超過88%的學生)、“前標”(75%)、“均標”(50%)、“後標”(25%)和“底標”(12%),每年每科的具體(ti) 成績分布都有所不同。以2022年為(wei) 例,選自然的理科生成績分布分別為(wei) “頂標”50分、“前標”44分、“均標”34分、“後標”25分以及“底標”19分。

  台灣學生填報大陸高校誌願采取平行誌願方式,每名台灣考生可填報6所學校,每校可填6個(ge) 科係,並選擇是否服從(cong) “專(zhuan) 業(ye) 調劑”(即分配到同所學校的其他科係就讀)。考生可在報名截止前修改誌願,逾期不得修改。審核及考核期間為(wei) 2023年4月1日至 5月14日,之後學校將通知考生參加考核,校方可根據需要增設筆試或麵試。就錄取原則部分,《辦法》指出,大陸高校將根據台灣考生的“學測”成績,並參考其中學期間學習(xi) 經曆、社會(hui) 實踐等情況,按照招生簡章擇優(you) 錄取。

  台灣學生報讀意願不斷提升

  台灣中時新聞網17日報道稱,台灣升學谘詢平台“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表示,大陸高校招收台灣高中生的方式在貼近台灣自己的招生方式,比如從(cong) 過去一律要求第二關(guan) 采取實體(ti) 麵試,到現在開放在線麵試與(yu) 書(shu) 麵審查,以及減少“學測”錄取科目等要求,“讓台生報讀大陸大學更為(wei) 便利”。以最新《辦法》來看,如果台灣學生第一次填報誌願沒有上榜,還有第二次申請機會(hui) 。魏佳卉特別提到,台灣學生在大陸被錄取,采取的是“外加名額”辦理,錄取人數有固定名額,並不會(hui) 排擠到大陸本地生的就學權益。至於(yu) 如今兩(liang) 岸關(guan) 係緊張是否會(hui) 影響到台灣學生報名的意願,他表示,大陸高校近來國際排名不斷攀升,把港台頂尖大學拋在身後,學校的國內(nei) 外資源充沛,再加上官方不斷加大對台招生力度,自然吸引台灣高中生前往報讀。

  一名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表示,他知道大陸學生能考進這些頂尖大學非常不容易,幾乎都是各地狀元才有機會(hui) 進入名校;如今台灣學生有了到大陸就讀的渠道,報名方式也很便利,因此非常吸引台灣高中畢業(ye) 生。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台灣青年透露,即便近年兩(liang) 岸關(guan) 係不穩,同時還存在疫情等因素,但台灣學子到大陸讀書(shu) 的群體(ti) 整體(ti) 來看數量依舊持平,大多希望能在畢業(ye) 之後留在大陸工作。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早在9月曾提出數據稱,近年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人數整體(ti) 保持穩定,目前在大陸高校就讀台灣學生約有1.2萬(wan) 人。實際上,今年對台招生已經試點過使用“學測”成績,首次試點啟用統一招生平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7所學校參加,從(cong) 效果來看受到台灣學生歡迎,以“學測”成績被錄取者年增率超過20%。她強調,大陸歡迎更多台灣學生來大陸就讀,將為(wei) 其在大陸成長成才、實現人生理想創造更好條件。

  台專(zhuan) 家憂台高校吸引不到陸生

  與(yu) 此同時,一些台媒擔憂,陸生到台灣人數大幅減少。據台灣聯合新聞網15日報道,2022學年大陸學生赴台就讀數據7月發榜,根據台灣“陸生聯招會(hui) ”的統計,45校共錄取碩博士生465名,招生率僅(jin) 為(wei) 31%。而根據“陸生聯招會(hui) ”11月22日公布的最新注冊(ce) 數,招生人數中僅(jin) 有377人注冊(ce) ,相當於(yu) 疫情前一年2019年總注冊(ce) 數量的18%,與(yu) 2015年注冊(ce) 的4817人相比,更是僅(jin) 為(wei) 其8%。

  聯合新聞網稱,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前教務長方元沂表示,過去台灣高等教育環境對大陸學生而言還不錯,且學費便宜;但近年受兩(liang) 岸情勢影響,且台灣學曆在大陸已不一定“好用”。該校大眾(zhong) 傳(chuan) 播學係主任王翔鬱也表示,過去台灣的求學經驗對大陸學生有加分,大陸高教圈、民間公司多把負笈港澳台視為(wei) 異地經驗,但隨著兩(liang) 岸局勢改變,大陸學生若有其他出路,隻要經濟許可就會(hui) 轉往歐美。

  (環球時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