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座座水利樞紐充分發揮綜合效益——
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時代畫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之水,連天入海,浩蕩奔湧。全長5464公裏、流經9個(ge) 省區的黃河,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保護治理黃河,大型水利樞紐發揮關(guan) 鍵作用。順河而下,水利樞紐攬山抱水,高峽平湖,宛若璀璨明珠。蓄調引泄間,化滾滾波濤為(wei) 澎湃綠電,引汩汩清水澆灌沃野良田,擁千頃碧波裝扮大美山河。
科學配合,梯級調度,大型水利樞紐綜合效益充分發揮。看防洪,以小浪底為(wei) 代表的水庫群聯合調度,攔洪削峰,保護黃河安瀾入海。看供水,青銅峽、萬(wan) 家寨、三門峽等蓄豐(feng) 補枯,為(wei) 沿岸農(nong) 業(ye) 灌區、能源基地、重要城鎮提供水資源,黃河流域以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支撐著全國12%人口、17%耕地的用水需求。看發電,黃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331.2萬(wan) 千瓦,居全國七大江河的第二位,上遊峽穀裏的拉西瓦、龍羊峽、劉家峽等蓄水釋能,助力西部地區建成風光水多能互補係統。看生態保護,三門峽、小浪底接續排水排沙,持續向黃河河口三角洲生態補水。
保護治理黃河任重道遠。洪水風險、生態脆弱、水資源短缺等依然困擾著黃河。以古賢、黑山峽、磧口大型水利樞紐為(wei) 代表的治黃工程加快推進,為(wei) 提升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水生態保護治理等能力,提供更加有力支撐。(人民日報 王 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