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居民群”成雲端“共享藥箱”

發布時間:2022-12-23 10:08: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高齡老人感染缺藥,社區、黨(dang) 支部發起愛心接力;孕婦感染在微信群求助,整個(ge) 單元幫忙一起想辦法;小區居民高燒不退,同樓鄰居深夜上門送藥……疫情之下,朝陽區將台地區的居民以愛為(wei) 名,守望相助。小小的“居民群”成了雲(yun) 端“共享藥箱”,成了居民守望相助的小小“站點”,傳(chuan) 遞著溫暖與(yu) 愛,築起濃濃的鄰裏情。

  “這次真的非常感謝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幫助我的鄰居們(men) ,他們(men) 真的讓我體(ti) 會(hui) 到了,什麽(me) 是‘遠親(qin) 不如近鄰’。”部秀梅在電話裏哽咽著說道。前幾日,部秀梅老伴感染新冠,因其基礎病較多,症狀嚴(yan) 重至無法起身。“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都70多了,家裏沒有藥,我還行動不便,孩子也因為(wei) 疫情無法回來照顧我們(men) ,當時我就感覺特別慌,都不知道該怎麽(me) 辦了。”

  危急時刻,部秀梅打電話給所屬黨(dang) 支部求助,黨(dang) 支部立刻將這一情況轉達給包片社工趙延兵。了解情況後,趙延兵馬上在居民群中發布求助信息。“我能給2盒連花清瘟”“我這裏有布洛芬,晚上給老人送過去”“我也可以提供一盒布洛芬”……一時間,暖心回應絡繹不絕。

  “我特別感謝鄰居們(men) ,在這藥品緊張的時刻,大家都對我們(men) 伸出了援助之手,還有社區和黨(dang) 支部,他們(men) 會(hui) 經常打電話詢問我還需不需要其他的幫助,真的太謝謝他們(men) 了。”部秀梅說。病情好轉之後,不會(hui) 玩微信的部秀梅在社工趙延兵的幫助下,進入了7號樓的微信群,並在群裏對居民朋友表達了自己的感謝。

  疫情無情,鄰裏有愛。類似這樣的暖心事在將台隨處可見。“鄰居們(men) ,哪裏能買(mai) 到泰諾,有孕婦感染了。”“我家有,可以給你點。”“誰有泰諾、對乙酰氨基酚,急用。”“我有”“我也有,給你找找。”“哪位鄰居有多餘(yu) 的抗原可以勻給我幾支嗎?”“我這有”……每次微信群裏發布的求助信息,總是會(hui) “一呼百應”,一句“我有”給大家帶來了冬日裏最熨帖的溫暖,最有力的支撐。小小的微信群成為(wei) 了疫情期間居民守望相助的小小“站點”,傳(chuan) 遞著溫暖與(yu) 愛,築起濃濃的鄰裏情。

  住在將府家園社區的趙玉芳也收到了來自鄰居們(men) 的關(guan) 懷。幾天前,淩晨1點,因持續發燒身體(ti) 極度不適,沒有退燒藥的她不得不在微信群中向鄰居求助。由於(yu) 已經是深夜,本沒抱太大希望的她驚喜地發現,自己的求助很快有了回應。“阿姨,給您放了布洛芬在門口,已經酒精消毒了。”“阿姨,我這有緩解頭疼的中藥噴劑,也給您放門口了。”兩(liang) 位深夜送藥的愛心居民還打字告訴了趙玉芳如何用藥。“鄰裏之間的情誼太令人感動了,太感謝大家了。”趙玉芳說。

  除了為(wei) 有需要的鄰居“援助”自家的藥品,不少居民還在微信群中主動分享自己的藥品,讓急需的鄰裏能夠及時得到幫助,抗原、布洛芬、退燒貼……“居民群”成了雲(yun) 端“共享藥箱”,種類越來越豐(feng) 富,也讓彼此之間更加靠近。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