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外貿穩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海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34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6%。其中,出口21.84萬(wan) 億(yi) 元,增長11.9%;進口16.5萬(wan) 億(yi) 元,增長4.6%;貿易順差5.34萬(wan) 億(yi) 元,擴大42.8%。我國對外貿易實現平穩增長,新能源汽車、智能設備等出口表現亮眼,折射出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引領作用凸顯,中國外貿展現出強勁韌性。
外貿是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然而,受到國際局勢複雜、新冠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難免承壓。麵對風險挑戰,黨(dang) 和政府積極部署、沉著應對,將“穩外貿”作為(wei) “六穩”工作的一大重點。有關(guan) 部門出台了一係列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外貿增長、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隨著有關(guan) 措施得以切實貫徹、相關(guan) 工作紮實推進,我國外貿頂住多重壓力、增量提質的成效逐步顯現。著力“穩外貿”,強化了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的聯動效應,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鞏固基本盤、注入新活力。中國外貿後勁足、韌性強,更增強了國內(nei) 外企業(ye) 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中國外貿擴規模、優(you) 結構,令世界矚目。在進口規模上,中國已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國,是21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市場,6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占世界進口比重達10.6%。在進口質量上,中國持續擴大優(you) 質消費品進口。這是中國滿足國內(nei) 超大規模市場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用來自全球的優(you) 質商品滿足中國百姓不斷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一切更有力地促進了貿易出口國經濟發展,讓各國企業(ye) 共享中國開放發展機遇。
在出口方麵,中國同樣顯示出從(cong) 規模速度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的明顯轉變。今年前11個(ge) 月,中國出口機電產(chan) 品12.47萬(wan) 億(yi) 元,增長8.4%,占出口總值的57.1%。中國新能源汽車、發電組件、儲(chu) 能產(chan) 品等出口大幅增長,印證了中國企業(ye) 在有關(guan) 研發設計、品牌營銷、供應鏈等方麵取得長足進步。外貿正成為(wei) 引領中國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加快推動中國從(cong) 製造業(ye) 大國向製造業(ye) 強國邁進的步伐。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係列助企惠企政策帶動下,我國各類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活力湧動,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頻出,為(wei) 出口貿易以及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事實上,《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今年正式生效實施,我國與(yu) 東(dong) 盟、日韓等市場的貿易合作更為(wei) 緊密。今年前11個(ge) 月,東(dong) 盟已成為(wei) 我國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2.54萬(wan) 億(yi) 元,增長20.4%。中國外貿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立足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階段,外貿企業(ye) 要進一步增強開拓能力,加快“出海”步伐,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市場。深化貿易夥(huo) 伴多元化戰略,將在開放發展中贏得更多主動。外貿提質增效將為(wei) 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向好作出更積極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