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點接斷點 加速暢聯交通網
原標題:“衝(chong) 刺2022”係列報道之三
疏堵點接斷點 加速暢聯交通網
趙竹青 穆國虎 龍章榆 董兆瑞 周恬 張帆
高速公路貨車通行量日均值回升至720萬(wan) 輛,比低穀時上漲超過100萬(wan) 輛;主要航空公司日均航班量持續回暖;鐵路貨運量創下近期新高……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you) 化,交通運輸網絡疏堵點、接斷點,進一步暢通“主動脈”“微循環”,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無限生機與(yu) 活力。
時不我待,貨運物流“跑起來”
12月12日21時46分,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李旺鎮的貨車司機李進忠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留個(ge) 紀念。下麵配著自己的行程碼。行程碼顯示,他7天時間去了新疆、湖北、陝西、甘肅、浙江、寧夏……
“一切恢複正常了。”李進忠說,新政策落地後,貨運市場會(hui) 複蘇,“趕過年,要好好掙點錢。”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血脈,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一段時間以來,貨運受阻、物流不暢等問題備受關(guan) 注,疏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刻不容緩。
保暢通就是穩經濟。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公布優(you) 化落實疫情防控的“新十條”,明確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等。12月8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提出配合有關(guan) 部門落實公路及航道、船閘防疫檢查點“應撤盡撤”。
隨後,各地積極落實。鐵路停止查驗旅客核酸證明及健康碼;多地取消港口碼頭、高速卡口等核酸“落地檢”要求;北京首都機場、大興(xing) 機場宣布進入航站樓不再需要掃碼登記……
“路通了,生意就來了。”吳忠市市民王傑先生從(cong) 事輪胎經銷生意,隨著新政策的落地,出行更方便,他之前的老客戶又下了新訂單。
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全國貨運物流逐漸恢複有序運行。12月20日最新數據顯示,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083.3萬(wan) 噸,環比增長0.09%;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677.04萬(wan) 輛,環比增長1.85%;民航保障貨運航班618班,環比增長37.6%;郵政快遞投遞量約2.86億(yi) 件,環比增長0.4%。
分秒必爭(zheng) ,多地客流“穩攀升”
“很久沒有這麽(me) 熱鬧了。”看著來來往往的旅客,銀川汽車站站長郭洪輝對記者感慨道。
在銀川汽車站,記者看到旅客提著行李有序進站乘車,一名安檢員在門口提示旅客當天開通的班線,避免旅客誤乘車次。安檢通道不時有乘客結伴而來,背著大包小包陸續通過。
隨著“新十條”措施的公布,各地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立即對旅客出行政策做了相應調整,取消了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查驗。在寧夏,發往外省區的客運班線已全部恢複;在貴陽,伴隨著交通堵點進一步通暢,主要交通運輸碼頭迎來一波“小高峰”;在湖北,部分高速公路停止收費,大幅降低客運企業(ye) 的運營成本……
“收費站日均車流量已恢複到5000多輛次,相比11月日均車流量2000多輛次,翻了一番,基本上達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湖北交通投資集團京港澳高速公路軍(jun) 山所收費管理員楊興(xing) 介紹。
“新十條”發布後,多地旅遊市場呈現複蘇跡象。據某旅遊平台數據顯示,“新十條”發布半小時,國內(nei) 機票、酒店實時搜索量及預訂量大幅增長,成都、上海、深圳、杭州、三亞(ya) 等城市成為(wei) 熱門搜索目的地,三亞(ya) 部分酒店預訂量較前一周同期增長超3倍。
多地文旅部門還以當前交通快速複蘇為(wei) 契機,搶時間、趕速度,加快推動當地旅遊業(ye) 快速複蘇。比如貴州,依托烏(wu) 江和北盤江航運交通,整合沿線重要旅遊景區、度假區和重點鄉(xiang) 村旅遊點,策劃推出三條“航運+旅遊”特色精品旅遊線路,為(wei) 全省旅遊複蘇“打頭陣”。
全力衝(chong) 刺,基礎設施“大升級”
臨(lin) 近年底,多個(ge) 交通大工程進入衝(chong) 刺階段。多地搶工時、加油幹,力爭(zheng) 如期或超前完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今後經濟進一步恢複打下基礎,也將為(wei) 老百姓的未來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
“這條‘斷頭路’通了,我們(men) 的心路也打開了,幸福感直線提升。”家住湖北省武漢市東(dong) 湖路社區東(dong) 沙公寓小區居民李先生說。今年,武漢有序推動全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前兌(dui) 現“打通10條斷頭路”的目標,助力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出行等問題得到改善。
重慶市開州區竹溪鎮春秋村,挖掘機隆隆作響,施工人員正在加緊施工。這裏正在建設西安至重慶高鐵(簡稱“西渝高鐵”)的開州站。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是第一條在重慶境內(nei) 經過大巴山腹地的高鐵,它的開建意味著重慶“米”字形高鐵網中的“一豎”正式落筆。這條鐵路的修建,將結束多個(ge) 區縣沒有鐵路的曆史,為(wei) 沿線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交通是區域發展的先行棋。作為(wei) 北京市首條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軌道交通線路,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穀線)自去年開工建設以來,目前全線進場率已達80%。此外,今年年底北京地鐵16號線南段(玉淵潭東(dong) 門-榆樹莊)、昌平線南延(清河站-西土城)兩(liang) 條地鐵新線將開通運營,目前,兩(liang) 條線路已進入開通前的衝(chong) 刺階段。
12月15日,寒潮襲人,甬台溫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台州三門麻嶴嶺至臨(lin) 海青嶺段項目開工,標誌著這條連接寧波、台州、溫州的浙江東(dong) 部沿海交通“大動脈”全麵擴容提速。據了解,近年來,台州段的車流量以年均7%左右的速率快速增長,擁堵問題日益突出。“本次改擴建,將在貓狸嶺隧道群左右側(ce) 各新建一組三車道隧道群,形成4隧10車道斷麵,使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適度超前。項目建成後該段道路將徹底告別‘堵王’稱號。”浙江交通集團甬台溫改擴建台州北段項目指揮部副總指揮陳翔介紹。
“要想富,先修路。”一個(ge) 區域的發展,交通起到了基礎支撐和先行引領的重要作用,交通發展水平決(jue) 定了區域協調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十四五”期間,我國規劃了多個(ge) 交通領域大工程。除國家層麵的高速公路大通道聯通工程、沿邊沿海公路建設工程等之外,各地也提出了不同的規劃目標。到2025年,北京市將重點加快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成都要基本形成暢達國內(nei) 主要城市群的“137”高鐵交通圈;濟南將構建“一軸二廊三通道”綜合交通主骨架;貴州綜合交通建設總投資規模約5420億(yi) 元……這些工程,目前都在爭(zheng) 分奪秒地開展著,為(wei) 老百姓未來的出行便利奠定堅實的基礎。
“鞏固經濟回穩向好基礎,交通物流要保通保暢,更要保效率、優(you) 成本,為(wei) 加速我國經濟循環提質上量助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汪鳴說。
“陽光總在風雨後。”中國抗疫最困難時期已經走過,風雨過後,必是生機勃發。站在新的時間窗口,全國各地動力全開,加碼快幹,定能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發展的節奏提上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