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提升“幸福成色” 山西襄垣“十戶聯創”激活鄉村善治一池“活水”

發布時間:2022-12-28 09: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治12月27日電 題:提升“幸福成色” 山西襄垣“十戶聯創”激活鄉(xiang) 村善治一池“活水”

  作者 高瑞峰 史榮榮

  如何提升“幸福成色”,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鑄魂?山西省襄垣縣開展的“十戶聯創”實踐,激活了鄉(xiang) 村善治一池“活水”,“家風”“民風”同步改善,“村裏事”變為(wei) “家家事”,“治小家”與(yu) “治大家”並行推進。

  “全村266戶居民,共結成27個(ge) ‘十戶聯創’小組,推選黨(dang) 員代表、村民代表擔任小組長。”27日,山西省襄垣縣西堖頭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張銀朝介紹,“十戶聯創”全麵開展以來,該村“精氣神”煥然一新,村民凝心聚力,小組長等帶頭人“大顯身手”。

  “小組內(nei) 誰家有個(ge) 大事小情,都互相幫忙。”張翠英是西堖頭村的蘑菇種植大戶,如今已是該村致富帶頭人。她將蘑菇種植技術、經驗傳(chuan) 授給左鄰右舍,解決(jue) 小組內(nei) 村民就業(ye) 的同時,帶領村民發展食用菌種植。在她的帶動下,鄰居崔傑目前的蘑菇種植規模已發展到三萬(wan) 多棒。

  “每月按戶按組聯評互議,根據村民的日常行為(wei) ,對其進行綜合評價(jia) ,形成積分。同時,定期組織開展積分兌(dui) 換活動,村民可通過積分兌(dui) 換日常生活用品。”西堖頭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侯誌明介紹,村民在享榮譽、得實惠的同時,亦激發了村民參與(yu) 基層治理的主動性。

  襄垣縣地處太行山西麓,上黨(dang) 盆地之北。近年,該縣通過“十戶聯創”等措施,充分發揮“帶頭人”作用,凝聚“民心民力”,推進農(nong) 村善治,將整頓“軟弱渙散”與(yu)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結合,取得良好成效。

  作為(wei) 襄垣縣古韓鎮“十戶聯創”試點村,北裏信村在“十戶聯創”基礎上,創新推行“鄰戶聯誼、治安聯防、糾紛聯調、衛生聯保、平安聯建、文明聯創”的“十戶六聯”新模式,破解了該村基層治理、經濟發展、矛盾糾紛調處等一係列的難題。

  “過去,入戶走訪進行信息采集、傳(chuan) 遞政策法規時,總感覺阻力重重,大家總覺得有些事情和他們(men) 沒有多大關(guan) 係。”北裏信村程世軍(jun) 說。如今,隨著“十戶聯創”的開展,該村綠化草坪、開辦免費幼兒(er) 園、打造小型皮包廠……昔日“髒、亂(luan) 、差”一躍成為(wei) “綠、亮、美”。

  以“十戶聯創”實踐為(wei) 載體(ti) ,襄垣縣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凝聚起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大“向心力”。“增強村民集體(ti) 榮譽感的同時,更調動了村民參與(yu) 村級事務的積極主動性,過去村民常說的‘與(yu) 我無關(guan) ’,變成了現在掛在嘴邊的‘算我一個(ge) ’。”北裏信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胡炎峰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