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鑫生活IPO:產能未飽和仍募資擴產引問詢 分紅超6000萬元卻欠繳員工社保
中國網財經12月29日訊(記者葉淺 邢楠)近日,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鑫生活”)更新了招股書(shu) 並回複深交所首輪問詢,公司擬在創業(ye) 板上市。
2020年1月,國家有關(guan) 部門再次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推行新版“限塑令”。在此背景下,國內(nei) 外餐飲企業(ye) 已逐漸減少對塑料餐具的使用,采用紙製、PLA可降解餐具來代替,恒鑫生活正是可生物降解餐飲具的生產(chan) 商。
雖然恒鑫生活所處的可生物降解產(chan) 品市場呈現增長趨勢,但公司近年來產(chan) 能未完全飽和仍募資擴產(chan) 引發深交所問詢。市場上有質疑聲稱,恒鑫生活上市前對實控人家族授予股權激勵和大額現金分紅,可公司卻欠繳員工社會(hui) 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產(chan) 能未飽和仍募資擴產(chan) 引問詢
恒鑫生活成立於(yu) 1997年,公司以原紙、PLA粒子、傳(chuan) 統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紙製與(yu) 塑料餐飲具,主要產(chan) 品可生物降解餐飲具可實現生物降解,為(wei) 典型的環保、減碳產(chan) 品。
財務數據方麵,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報告期內(nei) ,恒鑫生活分別實現營業(ye) 收入5.44億(yi) 元、4.24億(yi) 元、7.19億(yi) 元和4.85億(yi) 元,分別實現淨利潤7026.56萬(wan) 元、2487.66萬(wan) 元、8123.61萬(wan) 元和6618.03萬(wan) 元。
從(cong) 募投項目來看,恒鑫生活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8.28億(yi) 元。其中,5.38億(yi) 元募資額將用於(yu) 年產(chan) 3萬(wan) 噸PLA可堆肥綠色環保生物製品項目,該項目將擴大公司PLA可降解餐飲具的產(chan) 能。
近年來,恒鑫生活的產(chan) 能並未完全飽和,深交所也在一輪問詢中提及,截至目前公司各期塑料杯的產(chan) 能利用率約為(wei) 60%。報告期內(nei) ,恒鑫生活紙質餐飲具的產(chan) 能利用率分別為(wei) 95.47%、69.77%、77.64%和88.87%,塑料餐飲具的產(chan) 能利用率分別為(wei) 70.97%、52.35%、72.29%和87,45%。分產(chan) 品來看,公司2021年紙杯、杯蓋、塑料杯的產(chan) 能利用率分別為(wei) 77.04%、81.22%和73.05%。
對於(yu) 近年來產(chan) 能、產(chan) 量和銷量的變動,恒鑫生活表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訂單出現下滑,公司開工率下降,公司產(chan) 品產(chan) 量、銷量出現下滑;2021年,隨著新冠疫情管控常態化及公司大力開拓國內(nei) 市場,公司產(chan) 量、銷量逐步回升,但由於(yu) 國際貿易摩擦、疫情導致的海運運力緊張、新設子公司海南恒鑫尚處產(chan) 能爬坡階段、2021年下半年限電限產(chan) 等原因,公司產(chan) 量仍受到一定的限製,部分產(chan) 品產(chan) 能利用率低於(yu) 2019年。”
此外,深交所在首輪問詢中關(guan) 注恒鑫生活募資擴產(chan) 的產(chan) 能如何消化,並要求公司說明募投項目擬新增的塑料杯產(chan) 品的產(chan) 能、投資金額以及預計達產(chan) 時間及安排,結合現階段的塑料杯產(chan) 能利用率情況,進一步說明產(chan) 能消化能力及具體(ti) 措施,是否存在產(chan) 能過剩風險。
分紅超6000萬(wan) 元卻欠繳員工社保
股權結構方麵,恒鑫生活存在實控人家族持股比例較高的情況,公司控股股東(dong) 、實控人為(wei) 樊硯茹、嚴(yan) 德平、嚴(yan) 書(shu) 景。其中,樊硯茹與(yu) 嚴(yan) 德平為(wei) 夫妻關(guan) 係,嚴(yan) 書(shu) 景為(wei) 二人之女,上述三人合計控製的公司表決(jue) 權股份比例為(wei) 88.52%。
除此之外,嚴(yan) 德平家族均在公司擔任要職。嚴(yan) 德平擔任恒鑫生活董事長兼總經理,樊硯茹在公司總經辦任職,嚴(yan) 書(shu) 景擔任公司董事。同時,恒鑫生活披露的11名自然人股東(dong) 中,有三人為(wei) 嚴(yan) 德平之妹,三人合計持有公司2.38%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恒鑫生活連續三年進行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為(wei) 6596萬(wan) 元。2019-2021年,恒鑫生活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wei) 2546萬(wan) 元、2520萬(wan) 元和1530萬(wan) 元。按照相應的持股比例,近九成的現金分紅或“落袋”實控人家族。
市場上有質疑聲稱,恒鑫生活上市前對實控人家族授予股權激勵和大額現金分紅,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欠繳員工社會(hui) 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報告期各期末,恒鑫生活員工數量分別為(wei) 1003人、950人、1262人和1462人。同期,恒鑫生活為(wei) 員工繳納社會(hui) 保險的比例分別為(wei) 52.64%、70.07%、92.38%、94.20%,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分別為(wei) 10.68%、19.61%、85.03%、88.47%。
依據《社會(hui) 保險法》,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由社保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wan) 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guan) 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報告期內(nei) ,恒鑫生活未繳社會(hui) 保險、住房公積金合計分別為(wei) 589.25萬(wan) 元、202.54萬(wan) 元、488.75萬(wan) 元和148.87萬(wan) 元,占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及對參股公司投資損失後的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wei) 4.84%、2.46%、4.65%和1.78%。
對此,深交所要求恒鑫生活說明報告期內(nei) 未繳納住房公積金與(yu) 社保的原因,是否可能受到相關(guan) 行政處罰,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補繳金額測算依據是否為(wei) 公司實際工資,如否,請說明測算依據與(yu) 公司實際工資的差異情況及選用原因。
恒鑫生活表示,“公司報告期內(nei) 未為(wei) 部分員工繳納社會(hui) 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可能存在被追繳的風險;若公司被相關(guan) 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且公司逾期仍不繳納的,則存在受到行政處罰的風險。”
對恒鑫生活IPO進展,中國網財經將保持持續關(guan) 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