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物流需求穩中趨緩 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今天(28日)公布今年1—11月份物流運行數據。受國內(nei) 外多種因素影響,11月份物流恢複勢頭有所減弱,各領域物流需求均有放緩,但物流行業(ye) 韌性也進一步顯現,有效保障了產(chan) 業(ye) 鏈循環和民生供給。
1—11月份,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為(wei) 301.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個(ge) 百分點。受疫情因素影響,11月當月增速明顯放緩,仍然保持1.7%的同比增長。具體(ti) 來看,工業(ye) 、進口、民生消費等領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放緩。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盡管增速出現一定的回落,但還是保持了一個(ge) 穩定恢複的態勢,有一些相對比較穩定的亮點,是非常難得的。新動能新技術這個(ge) 板塊的物流需求的增速,還是一直高於(yu) 工業(ye) 需求增速。
隨著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政策繼續顯效,工業(ye) 物流升級發展態勢持續,新動能行業(ye) 物流需求持續展現出新活力,高技術製造業(ye) 物流需求發展態勢較好。1—11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0%,增速快於(yu) 工業(ye) 品物流總額4.2個(ge) 百分點;裝備製造業(ye) 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2%,增速快於(yu) 工業(ye) 品物流總額2.4個(ge) 百分點。
另外,電商快遞物流需求實現較快增長,繼續發揮釋放帶動作用。1—11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4%,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高0.9個(ge) 百分點,已連續三個(ge) 月保持增長。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施先亮:我覺得物流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在這次疫情防控當中,為(wei) 整個(ge) 國民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保障,體(ti) 現了非常強的韌性。
物流服務供給能力基本穩定
從(cong) 物流業(ye) 相關(guan) 數據來看,11月份物流行業(ye) 繼續保持較強供給能力,網絡體(ti) 係逐步完善的優(you) 勢表現較為(wei) 明顯,在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穩步推進的背景下,運輸網絡總體(ti) 暢通。
1—11月份,物流業(ye) 總收入為(wei) 11.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3%,增速較1—10月份回落0.5個(ge) 百分點。專(zhuan) 業(ye) 物流保持較強的供給能力,物流市場規模總體(ti) 仍保持平穩增長。在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穩步推進的背景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網絡總體(ti) 暢通,特別是鐵路、水運發揮運輸通道作用,在電煤等大宗商品保供方麵發揮優(you) 勢,貨運量實現穩定增長。同時國際貨運、多式聯運等領域實現中高速增長。1—11月份中歐班列累計發送標箱量增長11%;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8.9%。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保通保暢的這一項機製的落實,應該說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特別是在疫情突發的情況下,及時有效地緩解堵點,同時建立一些重要企業(ye) ,還有物流企業(ye) 白名單製,能夠迅速緩解物流需求的難題,這個(ge) 還是比較明顯。
另外,從(cong) 價(jia) 格來看,11月以來,隨著供需兩(liang) 端持續轉弱,物流服務價(jia) 格小幅回調。海運方麵,集裝箱市場需求未見明顯改善,遠洋航線市場運價(jia) 持續調整。公路方麵,保通保暢持續推進,但部分區域出現結構性運力短缺,價(jia) 格穩中趨升。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施先亮:交通網絡的不平衡問題還是存在的。我們(men) 要補一些硬件基礎設施的短板,比如說我們(men) 東(dong) 中西部通道之間銜接是不順暢的。要把鐵路、水運、公路和航空多式聯運這個(ge) 短板要補上。
從(cong) 成本情況來看,重點調查物流企業(ye) 成本壓力趨升,受到區域疫情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物流企業(ye) 跨區域運力周轉、人力資源調配等相關(guan) 成本明顯增加。1—11月份物流企業(ye) 每百元物流收入中成本為(wei) 96.1元,較1—10月份提高2.5%。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王善濤 張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