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蒙脫石散“一夜售空” 上市醫藥流通平台:近期就會到貨

發布時間:2023-01-03 11:19: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李萬(wan) 晨曦 施露

  繼布洛芬之後,蒙脫石散成為(wei) 新的抗疫藥品,一盒難求。

  2022年12月31日晚,網傳(chuan) 一朋友圈截圖稱:“XBB.1.5毒株在美國登頂,大家要囤點蒙脫石散、整腸生、諾氟沙星。”上述截圖迅速在網絡間盛傳(chuan) ,而後截圖提及的“蒙脫石散”這一臨(lin) 床常用的止瀉藥迅速脫銷。

  2023年1月1日,《證券日報》記者實探武漢、上海等地區各大連鎖藥房,均被告知蒙脫石散已經沒貨。“今天上午先是某團買(mai) 藥的快遞員過來拿蒙脫石散,然後又來了一波顧客買(mai) 整腸生、益生菌、乳酸菌這類調節腸道菌群的藥品,現如今都已售空。”上海益豐(feng) 大藥房某分店店員告訴記者。

  “囤藥”從(cong) 布洛芬換成蒙脫石散

  據查詢,蒙脫石散並非處方藥,醫藥電商平台及線下藥房均能直接購買(mai) 。

  1月1日晚間,記者在京東(dong) 健康、美團買(mai) 藥、1藥網等電商平台上搜索蒙脫石散,多個(ge) 品牌蒙脫石散均已售罄。上海、湖北多家線下連鎖藥房均表示蒙脫石散暫時無貨。

  1藥網內(nei) 部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平台上蒙脫石散已經在今年1月1日售空,目前還在緊急備貨,近期會(hui) 有一批到貨,時間目前不確定。

  九州通電商平台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九州通電商平台蒙脫石散短時間內(nei) 被搶購一空,公司正在緊急備貨,包括蒙脫石散、整腸生等相關(guan) 治療腸道疾病的藥品,近期就會(hui) 到貨。

  看懂研究院研究員陳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一藥難求背後其實是兩(liang) 個(ge) 核心問題,一是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you) 化後民間短期需求爆發與(yu) 長期需求變遷之間如何平衡,二是中國醫藥產(chan) 業(ye) 鏈自身技術進步與(yu) 全球布局如何統籌。明確了這兩(liang) 個(ge) 問題,產(chan) 業(ye) 企業(ye) 層級的發展戰略問題自然會(hui) 迎刃而解。

  事實上,此前遭遇哄搶的布洛芬等對症藥品及抗原測試劑目前已經逐步恢複供應。

  1月1日據相關(guan) 媒體(ti) 報道,目前抗原檢測試劑盒的日均供應量已增長超過1倍,抗疫相關(guan) 商品的48小時發貨率本周已升至80%,並預計下周可恢複至日常水平。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N95口罩、抗原自測盒、布洛芬等商品,大部分均顯示為(wei) 有貨狀態。其中N95口罩價(jia) 格最低已經恢複至2元/隻,抗原自測試劑盒單隻價(jia) 格最低也已降至5元以下。

  多家上市公司也對此進行了回應,均表示目前藥品整體(ti) 供應充足。

  九州通董事會(hui) 秘書(shu) 劉誌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12月份,九州通專(zhuan) 門成立疫情物資保障指揮部,發揮全國倉(cang) 儲(chu) 物流優(you) 勢,協調調配資源,努力保障防疫物資的配送供應。公司各地物流中心加班加點、幾班倒不間斷運作,僅(jin) 湖北地區就投入1500名配送人員,保證物流配送能力,全力保障醫療物資配送供應。

  布洛芬原料藥龍頭亨迪藥業(ye)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正積極配合國家防疫政策有關(guan) 要求,加班加點生產(chan) 市場急需藥品,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

  專(zhuan) 家:應理性備藥企業(ye) 擴產(chan) 需謹慎

  蒙脫石散等調節腸道菌群類藥物,隻是近期“囤藥潮”抗疫產(chan) 品中的又一品類。

  事實上,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調整,2022年末“囤藥潮”便席卷而來,抗原試劑盒、部分退燒藥、感冒藥、抗病毒藥等品種市場出現脫銷現象,部分產(chan) 品價(jia) 格水漲船高,同時2022年底A股也出現了“囤藥潮”相關(guan) 行情,相關(guan) 抗疫產(chan) 品公司股價(jia) 短期內(nei) 暴漲。

  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眾(zhong) 的囤藥行為(wei) ,帶動了藥品價(jia) 格快速上漲。而非理性的購藥需求,助長了部分遊資的短線炒作行為(wei) 。當前市場的基本麵,並不能持續支撐藥企的擴大產(chan) 能。藥企需要保持冷靜判斷,不要給大眾(zhong) 和資本釋放錯誤的信號。目前,官方層麵已關(guan) 注到囤藥現象並出手幹預,預計市場很快將會(hui) 恢複平靜,相關(guan) 企業(ye) 也應引導群眾(zhong) 理性購藥、用藥。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藥物短缺是之前生產(chan) 準備不足以及感冒退燒藥被管製所造成的,目前的現有產(chan) 能是足夠的,短期內(nei) 的供求矛盾緩解後,相關(guan) 產(chan) 能會(hui) 恢複正常。

  “預計蒙脫石散等腸道類藥物短期內(nei) 會(hui) 漲價(jia) ,但是隨著相關(guan) 傳(chuan) 言逐漸被求證和澄清,這類藥物的供應與(yu) 價(jia) 格會(hui) 很快恢複常態。對相關(guan) 企業(ye) 短期而言可以提升市場業(ye) 績,長期而言不應隨著市場的臨(lin) 時性異動而盲目增加產(chan) 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資浪費。”柏文喜說。

  海南博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dong)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麵,盲目囤藥容易造成藥物濫用、不合理用藥,引發更多安全風險;另一方麵,也容易造成囤積居奇、哄抬物價(jia) ,藥品過期、資源浪費、社會(hui) 醫療資源擠兌(dui) 。

  鄧之東(dong) 進一步表示,很多人秉持有備無患、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一波波囤藥,這在短期內(nei) 會(hui) 帶來大量訂單,相關(guan) 企業(ye) 擴大產(chan) 能,加速生產(chan) 供應,業(ye) 績飛漲。但長期來看,此類需求難以長期持續,不久就能達到供需平衡,相關(guan) 企業(ye) 投資擴產(chan) 要謹慎、適度,做好長期打算。(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