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智能手表測血氧靠譜嗎 專家回應:不太準,還是血氧儀更靠譜

發布時間:2023-01-04 16:56:00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本報記者 李燕京

  近期,人們(men) 對血氧儀(yi) 等健康檢測儀(yi) 器的需求激增,智能手表、手環等也具有一定的血養(yang) 測量方法,那麽(me) 它們(men) 和藥械字的血氧儀(yi) 有什麽(me) 區別?它們(men) 的健康監測功能靠譜嗎?《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血氧飽和度監測受關(guan) 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中指出,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過程中血氧檢測十分必要……於(yu) 是,人們(men) 開始關(guan) 注血氧飽和度指標,並購買(mai) 血氧儀(yi) 進行日常監測。與(yu) 此同時,具有血氧飽和度等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環,也迅速受到關(guan) 注。

  京東(dong) 博能數碼店銷售人員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最近,無論是網店還是實體(ti) 店,來谘詢智能手表、手環的顧客都增多了,谘詢內(nei) 容基本是針對健康監測功能,尤其是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功能備受關(guan) 注。銷量有所增加,但是還沒有出現暴增的情況。”

  北京消費者劉清雯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智能手表、手環有很多功能,比如發信息、通話,但是對我來說,健康監測功能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促使我購買(mai) 的重要因素。現在我準備給家裏每位老人都買(mai) 一個(ge) 能監測健康數據的智能手環。”

  據了解,目前健康監測已經成為(wei) 智能手表必不可少的功能。記者在各電商平台上查看了20款智能手表、手環,無一例外都具有健康監測功能,其中有18款宣稱可以監測血氧飽和度。根據潮電智庫統計,2022年三季度全球銷量排名前10位的智能手表機型中,心率監測等健康監測功能已成標配。

  智能產(chan) 品價(jia) 格差別大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智能手表、手環大都有血氧飽和度監測功能,價(jia) 格上卻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由於(yu) 產(chan) 品其他功能的多寡所決(jue) 定的。

  記者發現智能手環的價(jia) 格普遍低於(yu) 智能手表。京東(dong) 博能數碼店銷售人員說:“智能手環的價(jia) 格相對智能手表便宜的原因主要是智能手環的功能相對少一些,但是質量、性能方麵差別不大。”

  記者在電商平台上看到,華為(wei) 手環7NFC版,宣稱支持心率、血氧、睡眠、壓力等健康監測,還有96種運動模式,支持短消息的接受、回複,京東(dong) 自營價(jia) 239元;小米手環7 Pro,宣稱支持全天心率、血氧健康監測,具備運動模式,京東(dong) 自營價(jia) 369元;榮耀7手環宣稱具備健康監測、運動模式的功能,京東(dong) 自營價(jia) 249元,而具備心率、血氧監測功能和女性健康管理功能的榮耀6手環價(jia) 格為(wei) 129元;小米智能手表S1,在健康功能上不僅(jin) 可以監測心率、血氧,還能夠測量身體(ti) 成分,測試身體(ti) 的體(ti) 脂率、骨骼肌等健康狀況,另外還有聽音樂(le) 、電話、微信等功能,小米京東(dong) 自營店的售價(jia) 1599元;華為(wei) Watch D,除基礎的血氧、心率監測功能以及體(ti) 溫測量功能之外,還有睡眠監測係統,京東(dong) 售價(jia) 為(wei) 2488元。

  可以看出智能手環的主要功能集中在血氧、心率等基礎健康數據的監測,以及運動管理、監測。而智能手表的功能更多,價(jia) 格更貴。記者在電商平台看到,一台指夾型家用脈搏血氧飽和度儀(yi) 的價(jia) 格一般在100至300元之間。

  監測結果僅(jin) 供參考

  智能手表、手環監測出來的血氧數據是否靠譜?記者詢問了多家製造商的客服。京東(dong) 小米自營店服務人員表示,智能手表、手環測血氧的功能平時使用沒有什麽(me) 問題,但和血氧儀(yi) 這種專(zhuan) 業(ye) 的醫療器械相比有差距,建議不作為(wei) 醫療器械使用。

  華為(wei) 電話客服表示,智能穿戴設備可以用於(yu) 日常生活健康監測,也可以在就醫時起到提供日常身體(ti) 狀況輔助數據的作用。淘寶蘋果授權專(zhuan) 營店工作人員表示,血氧傳(chuan) 感器功能隻能用於(yu) 日常監控,實際檢測要以醫生或是專(zhuan) 業(ye) 的醫用器械為(wei) 主。京東(dong) 博能數碼店銷售人員表示,智能手表健康監測的數據僅(jin) 供參考,不能作為(wei) 醫療使用。

  北京消費者王先生對記者說:“我在使用智能手表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時發現,手表帶係的鬆緊度不同,監測出來的數據也不同。”

  據了解,脈搏血氧儀(yi) 帶有兩(liang) 個(ge) 發光二極管,麵向病人的待測部位,通常是指尖或耳垂。一隻二極管釋放波長為(wei) 660納米的光束,另一隻釋放905、910或者940納米的光束。含氧的血紅蛋白對這兩(liang) 種波長的吸收率與(yu) 不含氧的差別很大。利用這個(ge) 特性,血氧儀(yi) 可以計算出兩(liang) 種血紅蛋白的比例。

  北京泓誠谘詢有限公司醫療器械許可申請谘詢業(ye) 務負責人嚴(yan) 程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對於(yu) 血氧飽和度的測量值,家用血氧儀(yi) 檢測出的數值比智能穿戴設備更為(wei) 準確。一般家用血氧儀(yi) 都是經過‘藥械字’注冊(ce) 的,也就是說,有醫療器械生產(chan) 許可,說明該類產(chan) 品經過臨(lin) 床實驗。智能手表、手環是電子產(chan) 品,不需要經過臨(lin) 床試驗,向有關(guan) 部門注冊(ce) 就可以生產(chan) 、銷售。”

  某醫療器械企業(ye) 技術負責人介紹說,血氧監測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相對成熟,技術門檻較低,但這並不意味著智能手表的血氧監測技術已達到醫療水平。而且,測量時手腕的活動、皮膚溫度、脂肪厚度、血管等因素,對智能手表的血氧監測精度均會(hui) 產(chan) 生影響,因此,智能手表的監測精度理論上沒有測量指尖的醫療血氧儀(yi) 高。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