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天宮是怎麽煉成的?接續奮鬥三十載 空間站藍圖變現實

發布時間:2023-01-06 16:37: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目前已經在軌工作滿一個(ge) 月,這一個(ge) 月裏,他們(men) 完成了物資整理、科學實驗等各項工作。建造空間站,是中國航天事業(ye) 的重要裏程碑,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飛天夢,更承載著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強國之夢。

  2022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30年,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傳(chuan) ,將空間站藍圖變成現實。天宮是怎麽(me) 煉成的?一起來揭秘空間站建成背後的故事。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 鄧清明:太空不會(hui) 因為(wei) 故事感人就向我張開懷抱。25年,是一個(ge) 十分漫長的過程。

  為(wei) 了這一刻,鄧清明等了整整25年。1998年1月5日,他加入首批航天員隊伍,鄧清明是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卻仍在訓練的首批現役航天員。

  特別能吃苦,是航天員隊伍的整體(ti) 特質。在浮力水槽訓練中模擬艙外行走,120公斤重的裝備,他們(men) 在水下一待就是4個(ge) 小時。有的人坐轉椅當場就吐了,接連一周吃飯都很困難,但他們(men) 依然堅持訓練。

  命運終將回饋那些執著於(yu) 夢想的人。在56歲這年,航天員鄧清明終於(yu) 圓夢天宮。

  不放棄,是中國航天人的共同信念。

  2017年7月2日,即將擔負空間站發射重任的長征五號第二發火箭在升空346秒後發生故障,墜落大海,發射失利。

  長五團隊隨即啟動了歸零工作。“歸零”,意味著從(cong) 源頭查找故障原因。經過分析,故障出在發動機上,經過一百多天的試驗驗證,才找到了失利原因,方案定了之後,一場跟時間的賽跑啟動了。908天,這支團隊重新研製了8台發動機,用兩(liang) 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原本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終於(yu) 徹底解決(jue) 了發動機的故障難題。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發射。兩(liang) 年間,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相繼發射成功,長征五號火箭完美地把空間站的三個(ge) 大型艙段先後送入太空。

  當問起空間站十年研製過程中最難的是什麽(me) ?空間站係統總指揮王翔提到了在天津航天城的一次測試。那是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天和核心艙、問天和夢天實驗艙的第一次五艙聯試。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係統總指揮 王翔:對我們(men) 整個(ge) 隊伍也是一個(ge) 嚴(yan) 峻的挑戰,跟執行天上的任務沒什麽(me) 兩(liang) 樣,甚至說比執行天上的任務難度還大。因為(wei) 天上的任務它不會(hui) 這麽(me) 密集地把所有的這些測試項目擺到一起,我們(men) 所有的正常的過程其實在兩(liang) 年的周期裏安排的,但是我們(men) 全要在三個(ge) 月這個(ge) 時間裏全給它幹下來。

  地下做的驗證越多,航天器在太空運行的性能也越穩定。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係統總指揮 王翔:我們(men) 的機械臂,我們(men) 的電源,我們(men) 的再生生保,我們(men) 的推進劑補加,在我們(men) 整個(ge) 空間站集成的這套體(ti) 係之下,效率、效果都優(you) 於(yu) 國際空間站。(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