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某旅與友鄰部隊常態開展體係對抗訓練
陸軍(jun) 某旅與(yu) 友鄰部隊常態開展體(ti) 係對抗訓練——
陸空對抗鍛造防空利刃
■簡立夫 方 佳 本報記者 賴文湧
寒冬時節,晨曦初露。某駐訓地,防空警報驟然響起,陸軍(jun) 某旅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奔向各自戰位,一場陸空對抗演練拉開戰幕。
陣地上,硝煙彌漫戰車疾馳;指揮所內(nei) ,作戰數據飛速流轉。某營營長黃奇瞻緊盯雷達屏幕,實時分析研判“敵”情。
“多批次、多方向‘敵’機來襲!”雷達屏幕上“敵”情突現,正當雷達技師魏紅建操縱設備緊跟目標時,“敵”機突然施放電磁幹擾。
指揮所內(nei) ,雷達屏幕一片“雪花”。麵對“敵”情,黃奇瞻立即組織展開抗幹擾反製,同時命令各火力單元組織目標跟蹤、信號分析、參數比對。不多時,“敵”機再次被偵(zhen) 測鎖定,火力單元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hui) ,果斷向目標發起模擬抗擊。
“西南方向發現‘敵’機!”官兵還沒來得及休整,新一輪對抗隨即展開。官兵迅速轉移陣地,重新構設指揮鏈路……
“此次陸空對抗演練,我們(men) 與(yu) 友鄰空軍(jun) 部隊互為(wei) 背景、互為(wei) 對手,在對抗中檢驗訓練成效。”指揮所內(nei) ,黃奇瞻告訴記者,如今陸空對抗演練已成常態,官兵著眼體(ti) 係作戰要求,不斷補齊戰鬥力短板,推動戰鬥力換擋升級。
近年來,該旅與(yu) 友鄰部隊常態開展互為(wei) 對手的體(ti) 係對抗訓練,不斷提升實戰化訓練質效。雙方在對抗演練中練指揮、練協同、練戰法,采集多組作戰數據,偵(zhen) 察預警、指揮通聯、火力打擊等作戰能力得到檢驗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