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銀行理財淨值回升 機構看好後市機會

發布時間:2023-01-06 16:42: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王方圓 見習(xi) 記者 張佳琳

  2022年12月中旬以來,銀行理財產(chan) 品淨值重回上升通道。展望2023年,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今年債(zhai) 券市場特別是高等級信用債(zhai) 具備投資價(jia) 值,股票市場也有較大機會(hui) ,銀行理財當前具有較高的配置價(jia) 值,其中混合類產(chan) 品或占優(you) 勢。

  淨值逐步回升

  2023年1月5日,記者查詢招商銀行App發現,截至1月4日,華夏理財現金2號B七日年化收益率達3.061%,興(xing) 銀理財日日新1號E七日年化收益率達2.97%。封閉式產(chan) 品方麵,招銀理財睿遠穩進價(jia) 值精選一年持有近一個(ge) 月收益率達0.75%,近三個(ge) 月收益率達1.01%。

  2022年末,銀行理財因淨值下跌麵臨(lin) 一定贖回壓力。記者從(cong) 業(ye) 內(nei) 了解到,目前投資者情緒已經有所調整,產(chan) 品贖回高峰期已過。不少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已有客戶主動谘詢購買(mai) 理財產(chan) 品。

  西安銀行未央區某理財經理表示:“不少之前贖回的客戶說,如果放著沒動,留著慢慢漲回來就好了。”據了解,2022年12月初,西安銀行“西銀安心雙周盈”產(chan) 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一度為(wei) -33.5%(並非產(chan) 品實際收益率)。最新數據顯示,該產(chan) 品淨值正逐步回升。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一位理財經理表示,近期國債(zhai) 逆回購收益率較高,部分理財產(chan) 品加大了配置力度,產(chan) 品淨值出現明顯回升,購買(mai) 的投資者也明顯增多,建議投資者將閑置資金轉入現金管理類產(chan) 品。

  仍具配置價(jia) 值

  2022年的債(zhai) 市和股市均經曆了階段性調整,導致理財產(chan) 品收益率出現波動。站在當前時點,不少理財公司表示,目前是理財資金配置資產(chan) 的好時機,也是投資者配置理財產(chan) 品的較好時點。

  一位國有行理財公司人士表示,對於(yu) 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而言,現金管理類產(chan) 品以及采用攤餘(yu) 成本法估值的封閉式產(chan) 品更為(wei) 合適,淨值走勢更加平穩。

  南銀理財認為(wei) ,混合類理財產(chan) 品投資正逢其時。債(zhai) 市方麵,利率走勢已經較大程度反映了融資需求增加的預期,恐慌性調整大概率接近尾聲,很多個(ge) 券利率已經上行至4%,高票息將為(wei) 組合提供更高的安全邊際;股市方麵,伴隨地產(chan) 政策逐步調整,2023年國內(nei) 經濟增速有望顯著提升,權益市場機會(hui) 值得期待。

  據了解,麵對前期破淨和贖回壓力,不少銀行理財公司積極“自救”。在產(chan) 品設計和資產(chan) 配置上,有理財公司增加了純債(zhai) 產(chan) 品、現金管理類產(chan) 品等低波動產(chan) 品供給。同時,通過自購旗下產(chan) 品、加強投資者教育等方式提振投資者信心。

  招銀理財稱,該公司已經積極調整倉(cang) 位應對市場波動,主要通過賣出中長久期信用債(zhai) 來降低產(chan) 品久期暴露風險,重新置換部分長久期債(zhai) 券來修複產(chan) 品到期淨值,在保證流動性的情況下,合理利用產(chan) 品杠杆套息和久期策略來增厚產(chan) 品收益。

  未來值得期待

  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對2023年資本市場積極研判,預計債(zhai) 券市場特別是中長期信用債(zhai) 市場存在較大機會(hui) ,利率債(zhai) 也將逐步體(ti) 現配置價(jia) 值。權益市場方麵,預計麵臨(lin) 的上行機會(hui) 大於(yu) 下行風險,結構性機會(hui) 將不斷湧現。

  中郵理財投研團隊表示,預計2023年特別是二季度後利率有上升空間,但長期看利率中樞趨勢下行。股市方麵,短期市場區間震蕩,底部存在支撐,長期看預計已探明周期底部區域,2023年趨勢回升和結構性機會(hui) 並存。

  匯華理財研究部表示,中長期看好成長股,尤其是新能源、半導體(ti) 、汽車零部件、基礎設施和建築材料板塊。“我們(men) 會(hui) 主動參與(yu) 市場行情,持續挖掘具有投資價(jia) 值的消費、科技、新能源、智能汽車零部件、醫藥等領域的優(you) 質公司,並進行均衡配置。”匯華理財研究部相關(guan) 人士表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