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兵高原,鍛造勝戰鐵拳
喀喇昆侖(lun) ,冰封雪裹。
偵(zhen) 察無人機悄然升空,盤旋、突防,數據信息快速回傳(chuan) ;某型裝備輾轉騰挪,出其不意打擊“敵”目標……新年伊始,記者走進新疆軍(jun) 區某合成團采訪,一場合成營體(ti) 係攻防演練正在進行。
指揮方艙內(nei) ,合成一營營長朱生鑫冷靜分析戰場態勢,指揮地麵分隊展開協同突擊。記者在現場看到,多支力量和無人裝備在合成營體(ti) 係內(nei) 要素合成、聯動釋能,指揮和作戰場麵令人耳目一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這是搶占未來戰爭(zheng) 製高點、提高部隊新質戰鬥力的客觀要求。”該團領導說,從(cong) 空地協同到信息聯動,從(cong) 兵種內(nei) 配合到跨軍(jun) 兵種聯合,他們(men) 探索新質戰鬥力生成規律,錘煉合成營整體(ti) 作戰能力。
由步兵團轉型為(wei) 合成團後,該團從(cong) 平原地區奔赴雪域高原。第一次合成營戰術演練中,火力打擊分隊精度不如以前,步兵分隊衝(chong) 擊速度出現下降,兵種要素之間協同也不夠順暢,影響了作戰效能。如何在高原高寒條件下更好發揮合成營作戰效能,成為(wei) 該團黨(dang) 委亟需破解的難題。
編製體(ti) 製重塑,戰法訓法升級。礪兵高原,該團拓展多型主戰裝備作戰效能;分兵種強化、按編組合成,模塊組合成為(wei) 協同作戰的考評重心……該團推動合成營編製內(nei) 多兵種攥指成拳,多力量聯合運用不斷取得新進步。
“提升高原高寒條件下合成營作戰能力,兵種協同隻是一小步。”該團領導告訴記者,他們(men) 更新作戰理念,積極探索體(ti) 係練兵新路。
翻開合成一營的作戰問題研討記錄本,記者看到,體(ti) 係作戰研究、無人裝備作戰戰術……作戰前沿知識成為(wei) 官兵學習(xi) 研討的重點。朱生鑫說,他們(men) 結合專(zhuan) 業(ye) 領域和崗位實踐,定期開展聯合作戰指揮問題研討,組織合成營指揮機構精研兵力布勢、體(ti) 係攻防等課題。
指揮控製終端前,合成一營首席參謀劉彪敲擊鍵盤,“敵”空中目標信息顯示在屏幕上。他告訴記者,演練前,他們(men) 和空軍(jun) 某雷達分隊建立信息共享機製,屏幕上顯示的正是雷達分隊實時共享的信息。偵(zhen) 察席位上,無人機機長陸誌豪一邊操縱無人機展開偵(zhen) 察,一邊將相關(guan) 信息匯總上傳(chuan) 分享。
“不斷超越自我,才能鍛造勝戰鐵拳。”該團領導說,錨定如期實現建軍(jun) 一百年奮鬥目標,他們(men) 練兵備戰的腳步一刻不停歇,采集了一大批高原作戰訓練數據,縮短了新裝備戰鬥力生成周期。
傍晚時分,偵(zhen) 察連連長張揚帶領分隊利用無人機偵(zhen) 察確定“敵”火炮陣地坐標後,直升機升空出擊,火炮陣地被精準“摧毀”。
寒風凜冽,高原天寒。一幕幕火熱練兵場景讓記者感受到高原官兵高漲的練兵備戰熱情,他們(men) 用衝(chong) 鋒的身影詮釋著錚錚誓言:邊關(guan) 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本報記者 李 蕾 特約記者 馮(feng) 毅 通訊員 縱 恒 解放軍(jun)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