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角料食品”不能成“三無產品”新陣地
“白菜價(jia) ”“論斤囤”……近段時間,在一些電商平台,火腿頭、麵包邊等各色“邊角料食品”人氣頗高。這些使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chan) 生零碎材料製成的“邊角料食品”,因外形不規整,無法作為(wei) 正常產(chan) 品銷售,價(jia) 格更低,而用料、品質則與(yu) 正常產(chan) 品一樣,這讓許多消費者鍾愛有加。(見1月9日《人民日報》)
“邊角料食品”從(cong) 出現到走紅,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關(guan) 市場並未萎縮,說明其還是頗受歡迎也較有發展前景的。
“邊角料食品”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供需雙方的需求。從(cong) 商家角度看,把加工過程中的“邊邊角角”收集起來低價(jia) 出售,可以減少浪費,增加收入;對消費者角度而言,以相對低的價(jia) 格購買(mai) 到與(yu) 正常產(chan) 品一樣的品質,十分劃算;而從(cong) 社會(hui) 層麵看,“邊角料食品”亦有利於(yu) 節約型社會(hui) 建設,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持。
食品可以有“邊角料”,但食品市場不能有安全死角。“邊角料食品”隻是外觀不規整,但口味、質量都應該與(yu) 正品一樣。然而,隨著“邊角料食品”的發展,許多“注水邊角料”正在滋長。比如,虎皮蛋糕通常都有清晰的紋路,蛋香味濃鬱,但一些商家拿普通蛋糕邊和虎皮蛋糕邊混在一起銷售,掛羊頭賣狗肉。再如,“邊角料食品”因其特性,包裝簡單一些可以理解,但其本質仍是食品,仍應遵守有關(guan) 法律法規,確保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生產(chan) 廠家等必要的標識信息清楚明確。然而,當前一些“邊角料食品”幾乎以“三無”的麵貌上市銷售,安全存疑。
針對“邊角料食品”出現的這些問題,有關(guan) 各方應積極采取果斷措施予以應對。比如,要強化監管措施,不定期抽查,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舉(ju) 報,避免出現管理盲區;商家和經營者應加強自律,依法行事,主動標注商品正價(jia) 和“邊角料食品”價(jia) 格;消費者在選購“邊角料食品”時,亦應擦亮眼睛,看清必要信息標識,在消費源頭為(wei) 自己把好安全關(guan) 。
對新事物及時進行規範和引導,幫助其盡快走上發展正途,是各方應積極努力的方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