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活水”

發布時間:2023-01-12 10:53: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為(wei) 穩住經濟大盤,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優(you) 政策、強供給、促提升,從(cong) 提高供給質量出發,千方百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用礦等需求,擴大有效供給,持續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活水”。

  助推鐵路、公路等重大項目順利展開;工業(ye) 、采礦用地需求應保盡保;煤炭鉀鹽保供紮實推進……記者日前從(cong) 自然資源部獲悉,2022年以來,著眼於(yu)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穩住經濟大盤,多項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出台速度快、保障力度大、紅利成色足,持續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活水”,為(wei) 企業(ye) 運轉紓困解難。

  為(wei)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自然資源部要求,今年要繼續完善要素保障政策,指導地方用好用足相關(guan) 政策。全麵啟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chan) 國內(nei) 找礦行動,加大重點勘查區找礦力度,加大油氣等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力度,增強國內(nei) 礦產(chan) 資源保障能力。持續做好煤炭、鉀鹽保供工作。

  重大項目建設的“助推器”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硬支撐”,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是拉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條”的“助推器”。從(cong) 內(nei) 陸到海濱,從(cong) 鐵路到公路,自然資源要素助力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

  在廣西,平陸運河順暢開工。

  為(wei) 保障中國首條連通西江流域與(yu) 北部灣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提出以先行用地方式保障控製性單體(ti) 工程用地方案,在最短時間內(nei) 高質量保障項目用地。2022年6月,自然資源部批複平陸運河項目用地預審總麵積2689.27公頃,為(wei) 推動內(nei) 河航道與(yu) 海洋運輸直接貫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江蘇,北沿江高鐵工程正在加速推進。

  作為(wei) 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之沿江通道的骨幹線路,為(wei) 早日取得先行用地批複,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與(yu) 多部門建立聯席工作機製,開辟綠色通道,靠前服務、前置審查,提前完成項目先行用地組卷材料準備工作,並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批,為(wei) 開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強化供給,打出政策“組合拳”

  工業(ye) 是國民經濟的命脈。2022年12月,自然資源部印發《關(guan) 於(yu) 完善工業(ye) 用地供應政策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的通知》,從(cong) 供應方式、供應程序、明晰權能、地價(jia) 措施、用途轉換和履約監管六個(ge) 方麵,對工業(ye) 用地供應政策進行了完善和創新,進一步降低工業(ye) 用地成本,強化土地要素保障,釋放市場活力,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礦產(chan) 資源事關(guan) 國家能源資源安全。2022年11月18日,自然資源部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采礦用地保障的通知》,多途徑、差別化保障采礦用地合理需求。

  煤炭、鉀鹽保供事關(guan) 民生、發展、安全穩定。自然資源部積極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煤炭保供、鉀鹽保供和鐵礦資源保障工作,建立煤炭保供周調度機製,400多家保供煤礦和新增列保供煤礦取得采礦許可證。

  數據見證了政策“組合拳”帶來的成效。2022年,全國批準建設項目用地預審344.43萬(wan) 畝(mu) ,其中自然資源部批準國家重大項目用地預審501個(ge) ,同比增加83%;擬用地188.05萬(wan) 畝(mu) 。同比增加8%,涉及投資4.85萬(wan) 億(yi) 元。自然資源部批準國家重大項目先行用地125個(ge) ,擬用地總麵積9.1萬(wan) 畝(mu) 。

  深化改革,增加企業(ye) 獲得感

  從(cong) 申報到批準僅(jin) 用9天!2022年,杭州餘(yu) 杭西險大塘達標加固工程用地預審創造了自然資源部用地預審時效新紀錄。浙江省自然資源廳提前介入、靠前服務,提前協調耕地保護、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布局的矛盾,三級聯動、特事特辦、容缺審查,讓項目比正常審批時限縮短了1個(ge) 多月。

  2022年8月23日,山東(dong) 省自然資源廳收到雄安高速鐵路有限公司發來的感謝信。原來,在山東(dong) 省自然資源廳的服務推動下,雄商高鐵山東(dong) 段控製性工程先行用地順利獲得自然資源部批複,為(wei) 黃河特大橋等控製性工程先行開工建設提供了強大助力,可保障年完成投資33億(yi) 元。

  “企業(ye) 的獲得感,來自於(yu) 自然資源係統不斷改革創新和自我加壓。隻要是實實在在的好項目,用地計劃就能得到足額保障。”自然資源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自然資源部門通過不斷調整優(you) 化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方式,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調整土地利用計劃配置規則,規範重大項目用地清單,更好統籌增量和存量,切實保障有效投資用地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