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力推“沉浸式體驗”項目 北京春節文化更有韻味

發布時間:2023-01-28 15:4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威利

  今年春節假期,北京市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各類主題群眾(zhong) 文化活動994項、2067場,包括春節廟會(hui) 、燈會(hui) 花會(hui) 、百姓春晚、圖書(shu) 館裏過大年、送春聯送福、公益電影放映等十大類“鬧新春”活動,豐(feng) 富、優(you) 質的精神食糧,使過年的選項變多了,有了更多鮮活的新元素,尤其是沉浸式、體(ti) 驗式、互動式的新消費場景不斷湧現,讓假期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首都博物館開放夜場,邀請觀眾(zhong) 來博物館裏聽傳(chuan) 統瑞兔故事,賞與(yu) 兔子有關(guan) 的文物,並可以拿起工具,製作兔子年畫;北京藝術博物館舉(ju) 行“兔年繪兔”和木版印刷等親(qin) 子專(zhuan) 場新春活動,孩子們(men) 根據該館館藏的兔主題工藝品繪出對兔年的期待;頤和園在西配殿設置了少兒(er) 科普活動區,舉(ju) 辦“瑞兔盈福”和“妙手梅香”兩(liang) 個(ge) 主題體(ti) 驗活動……多家博物館不約而同,大力推行“沉浸式體(ti) 驗”項目,這類活動既“動口”又“動手”,既有意義(yi) 又有意思,讓春節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過年期間,不少市民和遊客都將“逛展”作為(wei) 春節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今年春節,北京各種文博藝術展覽拚創意、拚內(nei) 容、拚品牌,迎來了客流高峰。1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發題為(wei) 《讓節日民俗“響”起來“亮”起來》的文章,點讚北京將3D全息投影、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應用於(yu) 沉浸式民俗文化展,輔以裝置藝術及民俗表演的做法。北京借助現代科技之力,以緊貼現代生活的方式解讀文化,吻合了觀眾(zhong) 求新求變的多元化訴求,使得民俗文化展更接地氣、聚人氣,吸引許多年輕人徜徉其中。

  北京的民宿在過節期間也更加重視“體(ti) 驗經濟”,紛紛推出特色新春活動。如,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的一家民宿從(cong) 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推出不同的“非遺傳(chuan) 統手工體(ti) 驗”,剪窗花寫(xie) 大字,雕版年畫拓印等。創意十足的沉浸式體(ti) 驗活動,讓民宿消費場景更多元、玩法更獨特,迎合了消費升級需求,也生動展現了傳(chuan) 統文化的感染力,進一步提升了北京鄉(xiang) 村民宿這個(ge) 大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滿意度和好評度。

  今年的北京春節文化活動因突出“體(ti) 驗性”而平添韻味,讓遊客和消費者在樂(le) 融融中,品味那些融合古今的意趣。“沉浸式體(ti) 驗”有助於(yu) 吸引青少年全身心參與(yu) 到活動中,真切感受著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韻味,促進孩子們(men) 全麵發展、快樂(le) 成長、健康成長。

  文化興(xing) 則城市興(xing) ,文化強則城市強。北京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建設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繁榮發展首都文化,著力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精心組織創作一批文藝精品,辦好惠民文化消費季。”認真落實上述目標任務,深入推進北京文化建設,關(guan) 鍵在於(yu) 以創新驅動發展,賦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新的時代內(nei) 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事實表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善於(yu) 挖掘市民群眾(zhong) 的“興(xing) 趣點”“興(xing) 奮點”,向“有趣方式”要傳(chuan) 播力,找準接地氣的“打開方式”,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級各部門和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應認真總結今年春節期間和之前文化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好創新第一動力,推出更多“沉浸式體(ti) 驗”,不斷健全北京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優(you) 化文化資源配置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實幹實績紮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持續增強大國首都文化軟實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