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腳印去“追風”:一部電視劇,喚醒一座城
閱讀提示
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開播後,大理的美景美食吸引著各地遊客,隨著春節假期到來,大理迎來了久違的旅遊熱潮。
“這裏有清爽的空氣、燦爛的陽光,還有無比奢侈的好天氣。”最近,治愈係田園劇《去有風的地方》讓雲(yun) 南大理的美景美食和豐(feng) 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再次走入觀眾(zhong) 視野,也帶動了當地旅遊複蘇。
劇中雋秀婀娜的自然風光與(yu) 悠閑愜意的慢節奏生活,把郭沫若筆下“風花雪月古城開,洱海蒼山次第排”的大理具象化地呈現出來,田園詩意的生活吸引了大量年輕人。“跟著許紅豆吃大理鮮花餅”“總要去一趟有風的地方”……不少人紛紛留言。
《工人日報》記者日前在大理采訪時發現,借著《去有風的地方》這部劇的熱度和春節假期,大理迎來了久違的旅遊熱潮。據美團數據,1月3日以來,大理春節假期的旅遊訂單量環比上漲超過11倍,景區、酒店、餐廳紛紛感受到旅遊市場升溫的暖意。
緊急增加兩(liang) 個(ge) 停車場
隨著電視劇的熱播,主要拍攝地大理市太和街道劉官廠村鳳陽邑自然村迎來了全國各地的遊客。
“電視劇播出前遊客量在50人~100人,現在一天的遊客量已經暴增到近3000人。”劉官廠村第一書(shu) 記、鄉(xiang) 村振興(xing) 駐村工作隊隊長陳琴告訴記者,隨著這一波打卡熱,此前鄉(xiang) 村為(wei) 旅遊規劃的一個(ge) 停車場已經無法滿足遊客需求,現在又緊急增加了兩(liang) 個(ge) 停車場。
鳳陽邑村是位於(yu) 千年茶馬古道的一個(ge) 傳(chuan) 統白族村落,日前,記者順著村口的小道一直往裏走,平坦的水泥路漸漸變成了古舊的石階,兩(liang) 側(ce) 的土庫房高低錯落分布,耳旁時不時傳(chuan) 來幾聲鳥鳴,藤條爬在土黃色的牆麵。
據介紹,《去有風的地方》拍攝取景地的布置經過雙方多次溝通,力求一磚一瓦一牆一草都體(ti) 現古村落的原汁原味。“喜歡電視劇的觀眾(zhong) 可以長期來小院打卡互動,實地感受電視劇裏的場景。”陳琴說。
記者在村落巷道間穿行時看到,村民在台階上聊天、打盹,安閑地生活。遊客在古院落學習(xi) 紮染、體(ti) 驗製作陶藝,儼(yan) 然一種“采菊東(dong) 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陳琴介紹說,植物染、陶泥、咖啡等業(ye) 態早在6年前就已經引進,將產(chan) 品和遊客共享,遊客在村子的小院可以深度體(ti) 驗式旅居,共享一種生活方式,“幾個(ge) 朋友約著在院子裏吃個(ge) 晚餐,自彈自唱玩點音樂(le) ,非常舒服。”
電視劇是催化劑
《詩經·魏風·十畝(mu) 之間》寫(xie) 道:“十畝(mu) 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yu) 子還兮。”這是中國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去有風的地方》中的取景地沙溪古鎮、喜洲古鎮、鳳陽邑、雲(yun) 龍天燈海坪等地吸引了不少遊客去偶遇“許紅豆”與(yu) “謝之遙”,開啟治愈的“有風”之旅。
來自雲(yun) 南昭通的楊敏告訴記者,“許紅豆”從(cong) 大都市忙忙碌碌的日子到適應悠閑生活的過程很溫暖也很治愈,“謝之遙”在創業(ye) 過程中幫助村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非常激勵年輕人,找回自信,找到重新生活、重新出發的力量。
記者日前在取景地之一“有風小院”采訪時發現,小院門口已經擠滿了遊客。
“天特別藍,每天可以曬曬陽光,在洱海邊走一走騎行一會(hui) 兒(er) ,很放鬆。”來自江蘇南京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原本她對大理就有好感,電視劇相當於(yu) 催化劑,看了之後覺得特別美好,1月9日晚就買(mai) 了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喜歡旅遊的丁丁告訴記者,雖然從(cong) 大學到現在已經去過大理五六次,景點也都去過了,但看了劇後還是想再去一次,找一找劇中人的足跡,和阿奶坐在咖啡館曬曬太陽,在洱海邊吹吹風,學做手工……感受當地的慢節奏生活。
美景美食關(guan) 注量同步上漲
從(cong) 《五朵金花》到《心花路放》,再到如今的《去有風的地方》,從(cong) 蒼山洱海、蝴蝶泉、大理古城到沙溪古鎮、鳳陽邑,大理被冠以悠閑、治愈之名,也在影視作品的呈現下讓人心馳神往,隨之而來的是旅遊經濟的向好。
1月16日,大理州景區(A級景區及洱海生態廊道、理想邦)接待遊客10萬(wan) 多人次,而在1月9日接待遊客量為(wei) 5萬(wan) 多人次。
大理市客棧協會(hui) 會(hui) 長李海忠介紹,目前大理有約7000家客棧,1月初的預訂量上升很快,從(cong) 近段時間的預訂情況看,環洱海周邊等位置較好、風景觀賞條件好的客棧很早就已經訂完了。
黃燜雞、乳扇、鮮花餅、炸洋芋、櫻桃酒……電視劇中,大理的美食不斷出圈。數據顯示,該劇開播以來,劇中同款美食的搜索量不斷上漲。
其中,“雲(yun) 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賣”的乳扇搜索量漲幅最大,同比上漲544%,由新鮮玫瑰醃漬製作的鮮花餅搜索量同比上漲215%,菌子火鍋、炸洋芋、玫瑰茶、包漿豆腐等搜索量也均有上漲。
“已經點過過橋米線、酥皮鮮花餅、玫瑰乳扇卷、炒餌塊的外賣了,劇裏的美食都太誘人了,總是忍不住想立刻吃到,邊看劇邊吃,假裝我也在大理。”在北京海澱工作的劉黎告訴記者,最近因為(wei) 追劇,她“解鎖”了很多以前沒嚐試過的雲(yun) 南美食,“因為(wei) 工作我沒法立刻前往大理,但能同頻吃上當地小吃,也算讓我的舌頭搶鮮體(ti) 驗一把‘大理風情’。”
在陳琴看來,電視劇給“有風小院”所在地鳳陽邑帶來很高的熱度,但不希望鳳陽邑隻有一時的熱度,而是希望當熱度退卻後還能長久地治愈人們(men) 。
“我們(men) 在文旅規劃上打造了村莊旅遊環線,還有半山茶園,可以俯瞰整個(ge) 海西的田園風光。”陳琴說,希望能建立一個(ge) 長效的運營機製,持續發展下去。
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