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航思政課讓二十大精神真正“入腦”

發布時間:2023-01-29 11:1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為(wei) 了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帶著熱氣”進課堂,進而全麵、係統、深入地融入課程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付麗(li) 莎先做了一個(ge) 小調查:學生對二十大報告印象最深的關(guan) 鍵詞是什麽(me) ,然後再對她主講的“思想道德與(yu) 法治”課程進行融入二十大精神的教學設計。而為(wei) 了讓二十大精神真正進入大學生的“頭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在二十大勝利閉幕後,立即把教師組織起來,在原原本本學、及時跟進學的基礎上,研討製定“三進”工作方案,第一時間將黨(dang) 代會(hui) 基礎知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7.26”重要講話精神、二十大召開的曆史方位、學習(xi) 二十大精神的基本方法等內(nei) 容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課,為(wei) 學生後續深入學習(xi) 二十大精神提供方法指導。

  結合黨(dang) 史講“現代化”

  讓大學生真正“入腦”

  北航設立了“二十大精神進思政課”教學課題。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以二十大精神 “三進”作為(wei) 教改課題立項的主題主線,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揭榜掛帥”, 專(zhuan) 題研究二十大精神進思政課的重難點問題。經過思考和探索,各課程老師都有了一些心得。

  以付麗(li) 莎老師的本科生五門必修思政課之一“思想道德與(yu) 法治”為(wei) 例,她調查發現,學生對二十大報告印象最深的關(guan) 鍵詞前六名分別是:現代化、人民、團結奮鬥、發展、 人才、科技。她第一時間為(wei) 同學們(men) 講解了這些關(guan) 鍵詞,但是,記住、了解這些概念就夠了嗎?付麗(li) 莎老師知道,大學“道法課”如果隻單純地講概念,學生能背下來,但隻能成為(wei) 他們(men) “最熟悉的陌生詞”,難以深入理解,更不可能真正“入腦”。

  她的解決(jue) 方案是:在授課過程中強化以曆史視角解讀文本、以實踐認識理論、以比較深化認知。比如“現代化”,她把這個(ge) 概念和講授“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部分國家層麵的“富強”目標結合起來,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提出的“四個(ge) 現代化”, 到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將“現代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聯係起來,再到黨(dang) 的十八大之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 “新時代”,提示同學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的奮鬥目標是在不斷變化的,“現代化” 的內(nei) 涵也在不斷豐(feng) 富。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我們(men) “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兩(liang) 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yi) 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wei) 人類對更好社會(hui) 製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從(cong) 曆史的視角解讀這個(ge) 概念,方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傳(chuan) 承和脈絡。

  在加強二十大精神進各門必修課的基礎上,北航馬院還堅持十九大以來結合重要會(hui) 議和重大事件開設專(zhuan) 題思政課的教學特色,與(yu) 學校各學院聯合開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經典文獻研讀》專(zhuan) 題思政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鮮活實踐轉為(wei) 教學素材

  讓大學生了解大城小事

  上學期,北航全體(ti) 大一學生都參與(yu) 了對北京市“老樓加裝電梯”這件事的討論——這是他們(men) 的必修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中的一部分重要內(nei) 容。去年,北京市獲批成為(wei) 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課”綜合改革實驗區,北航馬院一直承擔著秘書(shu) 處工作。學院積極用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課程,比如將北京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和“減量發展”“接訴即辦” 等北京市的鮮活實踐轉化為(wei) 教學素材,編寫(xie) 教材活頁,推動相關(guan) 案例融入思政課教學,幫助學生深刻認識新時代十年偉(wei) 大成就和偉(wei) 大變革的裏程碑意義(yi) 。

  在孫潤南老師主講的課上,之前帶領同學們(men) 討論了“北京處級幹部體(ti) 驗幹一天外賣小哥”,上學期討論的則是“老樓加裝電梯”。他先給同學們(men) 看相關(guan) 視頻,再讓大家討論其中的矛盾、難題所在。“每個(ge) 人都說說如果是自己將怎麽(me) 解決(jue) 其中的矛盾和難題,怎麽(me) 才能把‘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落到實處。”孫潤南老師認為(wei) ,通過這樣的學習(xi) ,能讓大學生了解北京的大城小事、社會(hui) 現實,看和自己的想象有什麽(me) 區別,理解社會(hui) 現實和想象的差距。

  此外,北航思政課實踐教學中還增加了服務黨(dang) 和國家重大活動和專(zhuan) 項工作、參與(yu) 北京“四個(ge) 中心”建設等內(nei) 容的調研,引導大學生在親(qin) 身參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際行動中啟智潤心、激揚鬥誌、涵養(yang) 家國情懷。

  錄製網絡微課有效聯動

  激發教師積極性主動性

  去年底,北航承辦了北京市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專(zhuan) 項比賽。這次比賽的主題就是“二十大精神進思政課”。學校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賽,配備指導教師一對一指導,在比賽中提高青年教師對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認識和融入思政課的教學水平。

  學校還組織一批優(you) 秀青年思政課教師錄製“學習(x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係列網絡微課,以“小切口”講透“大道理”,線上線下形成有效聯動,成為(wei) 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多名青年教師被推薦參加北京高校學習(x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師生宣講團,在北京高校學習(x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這堂“思政大課”上鍛煉隊伍,提高水平,傳(chuan) 遞“北航聲音”。

  文/本報記者 雷嘉 攝影/邸白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