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首例非法投放外來物種民事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

發布時間:2023-02-03 16: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2月3日,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在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全國首例非法投放外來物種民事公益訴訟案並當庭宣判。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經審理查明,2020年12月,被告徐某在未向主管部門報告的情況下,從(cong) 被告劉某處購買(mai) 黑魚、鯰魚用於(yu) 放生。2020年12月15日上午,徐某在錢資湖準備放生,遇有工作人員阻止,現場同時也有群眾(zhong) 阻止並報警,徐某等人遂前往長蕩湖溫洛港橋附近,放生由劉某運至現場的鯰魚25000斤,後大量鯰魚死亡。12月20日,常州市金壇區、溧陽市長蕩湖漁政監督大隊開始組織人員打撈,截止2021年2月9日,共計打撈10天,累計打撈出死亡鯰魚20208斤。

  經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ye) 研究中心鑒定,投放的鯰魚為(wei) 革胡子鯰,係外來物種。華南師範大學專(zhuan) 家意見認為(wei) ,案涉放生行為(wei) 對長蕩湖漁業(ye) 資源造成的直接損害補償(chang) (賠償(chang) )費不少於(yu) 7427.6元至44565.5元,對長蕩湖生態環境造成損害至修複完成期間的服務功能損失5000元至6000元。另,專(zhuan) 家評估費用為(wei) 18000元。

  庭審過程中,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劉昌景博士作為(wei) 專(zhuan) 家輔助人出庭說明外來物種及外來物種入侵的概念、並對放生外來物種的危害、禁止肆意放生外來物種進行了充分闡述。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認為(wei) ,徐某、劉某在未向當地的漁業(ye) 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情況下,自行向長蕩湖投放大量外來物種的行為(wei) 違反國家規定,導致了該水域環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造成了生態損害,應當承擔生態損害賠償(chang) 責任並在服務功能損失範圍內(nei) 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法院依法判決(jue) 被告徐某、劉某對其非法投放外來物種革胡子鯰所造成的生態資源損失30000元、服務功能損失5000元、專(zhuan) 家評估費18000元共同承擔連帶賠償(chang) 責任;連帶承擔懲罰性賠償(chang) 5000元;並將上述賠償(chang) 款項在科學論證後擬定方案用於(yu) 長蕩湖生態環境修複和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chuan) 。

  外來物種入侵是威脅國家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和公眾(zhong) 健康的重大安全問題,已經上升至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缺乏科學指導和法律監管的盲目放生會(hui) 對本地的生態係統造成損害,並對生物安全帶來巨大風險,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本案是因非法投放外來物種引發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嚴(yan) 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在全國範圍內(nei) 率先審理投放外來物種民事公益訴訟案,充分體(ti) 現了落實生物多樣性國家保護戰略和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司法擔當,並探索將懲罰性賠償(chang) 資金用於(yu) 生物安全風險防範事項,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普及外來物種入侵危害,引導公眾(zhong) 樹立生物安全理念,自覺遵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科學合法地開展放流活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