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買爆A股背後:中國市場機不可失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2023年以來,A股市場情緒逐步回暖,被視為(wei) A股投資“風向標”的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1月淨買(mai) 入超1400億(yi) 元,創下單月淨買(mai) 入金額新高,也成為(wei) A股主要增量資金。此外,以北向資金為(wei) 代表的外資除了繼續“掃貨”以外,對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環比增加25%。
這背後反映的是外資對中國經濟複蘇的超強預期。從(cong) 內(nei) 部看,中國經濟複蘇動能強,政府將“穩增長”放到更高位置,並將提振信心和預期作為(wei) 穩經濟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政策總體(ti) 是寬鬆的,風險偏好明顯上升。從(cong) 外部看,2022年壓製風險資產(chan) 估值的因素在2023年將逐步解除並轉為(wei) 積極因素。2023年美國經濟存在從(cong) 滯脹走向衰退的風險,美聯儲(chu) 加息節奏有望放緩,利好風險資產(chan) 估值。
從(cong) 資產(chan) 配置角度看,A股具有絕對吸引力。當前A股估值處於(yu) 低位,尤其是中小盤指數還有較大修複空間,且美聯儲(chu) 加息節奏放緩,外部壓製估值的負麵因素減小。受訪的多家外資機構認為(wei) ,中國在2023年預計領跑全球股票市場,原因之一是公司基本麵在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後正在加速複蘇,國內(nei) 政策風險和外部地緣政治風險正在緩和,這些因素有可能在短期內(nei) 推動估值進一步修複,因此對中國股票風險溢價(jia) 做出正向的重新評估,A股市場正在孕育新一輪上漲行情。
中國市場存在全球投資者不容忽視的投資機遇,外資的唱多並非表麵說說而已,而是早已“真金白銀”開始布局。比如2023年首個(ge) 交易日,便有A股公司被外資“買(mai) 爆”,境外投資者對華測檢測的持股比例達28.11%,觸及外資28%的暫停買(mai) 入線。這並非孤例,外資加倉(cang) A股正在形成一股趨勢。
此外,2月1日證監會(hui) 就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涉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ce) 管理辦法》等主要製度規則草案征求意見,A股市場進入注冊(ce) 製時代。在提升長期改革信心的同時,A股市場的行業(ye) 結構也將加速優(you) 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比重將持續提升,為(wei) 市場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hui) ,有利於(yu) 吸引外資繼續加大對A股市場的配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