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需求提前透支 新勢力車企1月銷量集體遇冷
截至2月2日,比亞(ya) 迪、蔚來、理想、小鵬、極氪等車企披露了1月銷量情況。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疊加新能源車“國補”2022年末退出,部分需求提前透支,2023年1月新能源車銷量環比大幅回落。其中,零跑銷量環比下降87%,小鵬銷量環比下降54%。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國補”的退出,地方補貼或成為(wei) 刺激新能源車消費的主導。同時,新能源車企降價(jia) ,將帶動終端銷量增長。
銷量環比回落
比亞(ya) 迪、廣汽埃安等傳(chuan) 統車企以及“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1月銷量均環比回落。從(cong) 造車新勢力陣營看,“蔚小理”變成“理蔚小”。
1月,理想交付汽車15141輛,環比下降29%,銷量超蔚來和小鵬之和。蔚來、小鵬分別交付8506輛、5218輛,環比分別下降46%、54%。
哪吒汽車交付6016輛,環比下降22.8%,超越小鵬位列新勢力交付榜第三。哪吒汽車為(wei) 2022年新勢力銷量冠軍(jun) 。
此外,賽力斯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885輛,環比下降70.6%,同比增長38.78%。
極氪和零跑下滑較為(wei) 明顯。1月,零跑共交付汽車1139輛,環比下降86.6%,同比下降85.9%。極氪1月交付汽車3116輛,同比減少11.7%,環比減少72.5%。極氪表示,經過21天停產(chan) 升級,極氪智慧工廠已於(yu) 2月1日複工。
傳(chuan) 統車企方麵,比亞(ya) 迪和廣汽埃安依舊保持較強競爭(zheng) 力。1月,比亞(ya) 迪銷售新能源汽車15.13萬(wan) 輛,環比下降35.7%,同比增長62.4%。根據乘聯會(hui) 預測數據,1月新能源汽車零售36萬(wan) 輛左右。比亞(ya) 迪占據超40%的市場份額。
此外,廣汽埃安1月銷量依舊過萬(wan) ,達10206輛,環比下降66%。
車企“以價(jia) 換量”
對於(yu) 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回落,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受補貼退坡和春節假期影響,1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整體(ti) 數據弱於(yu) 正常表現,但仍屬樂(le) 觀。
對於(yu) 1月銷量環比降幅較大的原因,乘聯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表示,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達到了一個(ge) 瓶頸階段。前期,新能源車型漲價(jia) 過多,訂單較少。而特斯拉等頭部企業(ye) 降價(jia) ,消費者出現觀望情緒。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特斯拉、小鵬、賽力斯等車企采用“以價(jia) 換量”的模式,有望進一步拉動2月銷量。
賽力斯相關(guan) 負責人向記者表示,1月賽力斯部分車型降價(jia) 幅度達3萬(wan) 元。隨著活動的持續,AITO問界係列車型的訂單穩步增長。
2月2日,蔚來宣布降價(jia) 促銷,2022款ES6和ES8降幅最高超10萬(wan) 元。北京蔚來直營店的銷售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活動從(cong) 2月1日開始,不過優(you) 惠10萬(wan) 元的車型比較少。ES6和ES8裸配車型的優(you) 惠力度分別為(wei) 5萬(wan) -6萬(wan) 元、7萬(wan) 元左右,選配越多,價(jia) 格越優(you) 惠。”該銷售人員坦言,此舉(ju) 主要是為(wei) 了拉動銷量。
此外,廣汽埃安和五菱汽車等推出了限時優(you) 惠政策。
東(dong) 莞證券表示,多家新能源車企陸續宣布降價(jia) ,有望刺激新能源汽車銷量回暖。國泰君安研報顯示,經濟複蘇和頭部新能源車企降價(jia) 策略一並發力,將帶動汽車終端銷量增長,2月會(hui) 有所體(ti) 現。
利好政策頻出
近期,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出,部分城市延續此前促消費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
《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ge) 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ce) 登記且符合相關(guan) 標準的小客車,並購買(mai) 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
海通國際認為(wei) ,各省市相繼出台政策,如對上年補貼延期或推出新一輪購車補貼。2023年,地方消費補貼或成為(wei) 刺激汽車消費的主導。華西證券表示,2023年車企將繼續改善供給,多款重磅新品將交付,包括蔚來ET5獵裝版、小鵬G7、理想L7等。新勢力車企推出優(you) 質供給,交付量有望向好。
展望2023年,東(dong) 莞證券研報顯示,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度,預計全年銷量增速雖放緩,但仍將實現快速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