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家非上市險企2022年業績大掃描
保費下滑、新單承壓、投資失利……2022年保險業(ye) 寒意十足;但銀保渠道的崛起、車險綜改壓力減弱,也在層層寒意中為(wei) 行業(ye) 帶來了新的活力。2022年保險公司盈利情況如何?哪些公司逆勢崛起?隨著非上市保險公司2022年四季度償(chang) 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行業(ye) 發展格局逐漸明晰。
過半人身險公司未能盈利
人身險公司方麵,截至2月2日,共有60家人身險公司發布了2022年四季度償(chang) 付能力報告。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這60家險企2022年合計盈利僅(jin) 23.26億(yi) 元。其中,共有28家保險公司實現盈利,其餘(yu) 32家均為(wei) 虧(kui) 損,虧(kui) 損公司數量已然過半。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在實現盈利的保險公司隊列中,不考慮“新生”國民養(yang) 老保險,僅(jin) 有12家公司淨利潤正增長,也就是說,對於(yu) 2022年的人身險公司來說,盈利縮減和虧(kui) 損成為(wei) 了常態。
談及2022年人身險公司運營情況,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shu) 長宋占軍(jun) 表示,保險公司的利潤主要取決(jue) 於(yu) 保險業(ye) 務部分和投資部分,即承保端和負債(zhai) 端兩(liang) 個(ge) 輪子。2022年在人身險業(ye) 務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保險業(ye) 務部分利潤下降,再加上2022年資本市場的波動,進一步拉低了保險公司的利潤。
個(ge) 險渠道轉型是近兩(liang) 年人身險公司麵臨(lin) 的“大考”,在此過程中,銀保渠道也逐漸被保險公司重視。但是,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銀保渠道依托母行享有天然優(you) 勢的銀行係險企,在盈利方麵並不占優(you) ,甚至部分公司出現了高保費、高虧(kui) 損的情況。
比如,工銀安盛人壽2022年實現保險業(ye) 務收入491.22億(yi) 元,淨虧(kui) 損為(wei) 7.98億(yi) 元;光大永明人壽2022年實現保險業(ye) 務收入170.76億(yi) 元,淨虧(kui) 損超過了12億(yi) 元。
“銀保業(ye) 務往往以投資理財型壽險產(chan) 品為(wei) 主,對資金運用的收益水平有很高要求。”首都經貿大學保險係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係壽險公司與(yu) 銀行股東(dong) 之間進行銀保業(ye) 務合作過程中,業(ye) 務規模往往更有保障,但是傭(yong) 金水平有時並不比其他保險公司有明顯優(you) 惠,銀行係壽險公司同樣麵臨(lin) 較大的渠道成本壓力。
工銀安盛人壽回複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9年以來,公司在“高價(jia) 值成長”戰略方針的指引下,著力推動轉型發展,經營質態不斷優(you) 化,2022年,由於(yu) 受疫情、國際形勢、利率中樞下行和權益市場波動加劇等外部因素的疊加影響,壽險行業(ye) 整體(ti) 麵臨(lin) 較大困難,行業(ye) 中許多企業(ye) 利潤承壓,公司淨利潤也因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發生了下降。
談及2023年的人身險市場,東(dong) 興(xing) 證券分析師劉嘉瑋、高鑫預測分析,考慮到當前宏觀經濟尚未明顯修複,預計保本剛兌(dui) 仍是投資者的首要訴求,儲(chu) 蓄險優(you) 勢凸顯,銷售有望保持高景氣。渠道方麵,代理人仍處於(yu) 底部調整階段,但其規模下滑幅度已減緩;銀保渠道在供需兩(liang) 旺下預計保費與(yu) 價(jia) 值貢獻將進一步提升。
財產(chan) 險公司翻盤
與(yu) 人身險公司愁雲(yun) 慘淡不同的是,財產(chan) 險公司在經過一年多的“提質、降本、增效”調整,2022年車險綜改壓力逐漸減弱,整個(ge) 財產(chan) 險公司也迎來回暖。
梳理發現,72家財產(chan) 險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77.42億(yi) 元,其中,53家公司實現盈利,19家公司虧(kui) 損。
宋占軍(jun) 表示,財產(chan) 保險仍以車險為(wei) 主要業(ye) 務,在這種業(ye) 務結構下,財產(chan) 保險的增長基數穩定,再加上保險公司順利度過車險綜合改革的調整期,在非車險業(ye) 務等的共同拉動下,財產(chan) 保險相較於(yu) 人身保險實現較高增長。
從(cong) 單個(ge) 公司表現來看,部分中小財險公司也在2022年實現了由虧(kui) 轉盈,如亞(ya) 太財險、珠峰財險、新疆前海聯合財險等。不過,也有保險公司在虧(kui) 損的泥淖中尚未完成自救,如持續虧(kui) 損的太平科技保險、浙商財險等。此外,獲得滴滴和聯想入股的現代財險在近兩(liang) 年也陷入了虧(kui) 損泥潭,2022年實現淨虧(kui) 損0.61億(yi) 元。
從(cong) 不同保險業(ye) 務發展情況看,2022年家財險、責任險、農(nong) 險、健康險等多個(ge) 非車險種保費均表現出較高的增長速度,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這背後反映了整個(ge) 行業(ye) 業(ye) 務結構的優(you) 化。
對於(yu) 2023年財產(chan) 險市場,根據財通證券分析師夏昌盛預測,財產(chan) 險保費有望實現雙位數增長,綜合成本率整體(ti) 抬升,但仍能實現較好盈利。
部分公司投資折戟
利率持續下行、黑天鵝事件不斷,2022年的投資市場股市債(zhai) 市“雙殺”,優(you) 質資產(chan) 荒下險資配置逐漸困難,保險公司在投資方麵難言樂(le) 觀。
北京商報記者以各保險公司2022年“投資收益率”為(wei) 統一指標統計發現,2022年披露償(chang) 付能力報告的保險公司中,僅(jin) 國任財險投資收益率突破7%。另有國元農(nong) 險和東(dong) 吳人壽兩(liang) 家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超過了6%,其餘(yu) 保險公司投資收益普遍位於(yu) 2%-5%區間,這與(yu) 以往保險公司動輒7%的投資收益率表現出了一定差距。
甚至有一些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為(wei) 負值,包括泰山財險、融盛財險、中原農(nong) 險、鑫安汽車保險、中煤財險等,其中,鑫安汽車保險的投資收益率甚至達到了-3.92%。
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談及未來的保險投資市場,經濟學家宋清輝預測,當前,穩增長政策不斷、權益市場以及房地產(chan) 回暖,保險行業(ye) 投資收益有望得以快速改善。在此背景下,新的一年,從(cong) 預期來看,保險公司在投資方麵麵臨(lin) 全新的環境,預期投資收益將會(hui) “深蹲起跳”,有一個(ge) 新的飛躍。
聯合資信則認為(wei) ,考慮到目前資本市場整體(ti) 處於(yu) 低利率的環境,權益市場波動尚存在不確定性,未來中小險企投資收益水平的提升麵臨(lin) 一定壓力。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