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成就耀眼 濕地保護中國方案的世界影響力顯著提升

發布時間:2023-02-06 15:09:00來源: 法治日報

  濕地保護中國方案的世界影響力顯著提升

  本報記者 張維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ge) 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guan) 於(yu) 特別是作為(wei) 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以下簡稱《濕地公約》)。

  自1997年後,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都會(hui) 舉(ju) 行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宣傳(chuan) 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世界濕地日由此走進了我們(men) 的生活。

  “距離2030年我們(men)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隻剩下七年時間,任重道遠,時不我待。”在2023年世界濕地日到來前夕,新任國際濕地公約秘書(shu) 長穆桑達·蒙巴(Musonda Mumba)在視頻動員致辭中說,通過激活從(cong) 公眾(zhong) 到關(guan) 鍵利益相關(guan) 者的所有相關(guan) 參與(yu) 者,我們(men) 正在動員整整一代人,來恢複濕地。

  中國政府在濕地保護與(yu) 修複中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中國的成就令世界矚目,濕地保護中國方案、中國模式的世界影響力顯著提升。

  亟須阻止濕地迅速喪(sang) 失

  今年的“世界濕地日”,以“濕地修複(Wetland Restoration)”為(wei) 主題。其實濕地就在我們(men) 身邊。“蒹葭蒼蒼,白露為(wei) 霜”,這一唯美的文字,描述的即為(wei) 濕地景觀。正如穆桑達·蒙巴所說,“濕地存在於(yu) 我們(men) 這顆美麗(li) 的星球的每個(ge) 角落,它是地球景觀的動脈、靜脈。莊嚴(yan) 而強大的濕地,是一道道亮麗(li) 的風景線。”

  當然,濕地所展現出來的“大自然之美”,隻是其諸多強大功能中的一個(ge) 。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支持著關(guan) 鍵的生態係統和生物多樣性。據北京林業(ye) 大學教授、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張明祥介紹,濕地是全球三大生態係統之一,是水陸之間的過渡地帶,所以物種非常豐(feng) 富,號稱“物種基因庫”“生物超市”,全球的濕地麵積占陸地麵積的6%到8.6%之間,但卻儲(chu) 存了全球40%以上的已知物種,並且很多未知物種也分布在濕地中,特別是水鳥的很多重要棲息地,也是國際候鳥遷徙的中轉站。

  濕地還有著減緩氣候變化的作用。張明祥解釋說,濕地生長大量的植物,這些植物會(hui) 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有著重要的碳匯作用。另外泥炭沼澤濕地作為(wei) 濕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陸地生態係統中的重要碳庫,單位麵積碳儲(chu) 量在各類陸地生態係統中最高,在調節區域環境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占全球陸地麵積3%的泥炭沼澤濕地,其碳儲(chu) 量是全球森林碳儲(chu) 量的兩(liang) 倍。

  這也正是穆桑達·蒙巴將濕地稱為(wei) “水源”和“淨化器”,以及“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庫”的原因。

  與(yu) 濕地的重要性所不匹配的現實是,迄今為(wei) 止,世界上近90%的濕地已經退化或喪(sang) 失。來自聯合國官網的資料顯示,濕地的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自1970年以來,短短50年內(nei) ,世界上35%的濕地已經消失。農(nong) 業(ye) 和建築排水和填充、過度捕撈和資源過度開發等人類活動,以及入侵物種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濕地的快速流失。

  “如今,迫切需要提高全球對濕地的認識,以阻止和扭轉濕地的迅速喪(sang) 失,並鼓勵采取行動,恢複和保護這些重要的生態係統。”穆桑達·蒙巴說。

  中國政府發揮關(guan) 鍵作用

  在《國際濕地公約》秘書(shu) 處看來,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guan) 者是確保濕地恢複行動在當地實施的關(guan) 鍵角色。

  2022年6月1日起,中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是我國首次專(zhuan) 門針對濕地生態係統進行立法保護,引領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全麵進入法治化軌道,開啟了保護工作的新篇章。正如國家林草局濕地司副司長鮑達明所說,濕地保護法是推進新時代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為(wei) 全麵貫徹實施濕地保護法,推進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2022年10月,國家林草局、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全國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規劃明確了我國濕地保護的總體(ti) 要求、空間布局和重點任務。濕地保護規劃的實施,有助於(yu) 實現我國濕地保護中長期目標、推動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提高濕地生態功能。

  一係列實實在在的具體(ti) 行動也在2022年展開。國家林草局的統計顯示,2022年,組織專(zhuan) 家核對27個(ge) 濕地保護修複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落實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5.54億(yi) 元,組織實施濕地保護修複重大工程13個(ge) 。落實2022年中央財政20億(yi) 元,指導各地實施多個(ge) 濕地保護與(yu) 恢複、濕地生態保護補償(chang) 項目。國家林草局還聯合5個(ge) 部門印發了《重要濕地修複方案編製指南》。同時,推進標準編製,規範濕地修複技術。

  2022年8月,國家林草局印發了《國家重要濕地認定和名錄發布規定》,進一步規範了國家重要濕地申報條件、發布程序等。起草形成了《國家重要濕地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導各地發布34處省級重要濕地,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省級重要濕地1027處。

  濕地保護監管水平在2022年也得到了著力提升。據國家林草局濕地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2022年度全國國際及國家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疑似問題衛星圖片判讀全覆蓋,部署並督導省級林業(ye) 和草原主管部門對疑似問題點位開展核查。將濕地資源保護管理納入本年度林長製考核範圍,細化林長製濕地考核評分標準,組織開展林長製濕地有關(guan) 內(nei) 容考核。

  同時,持續強化國家濕地公園驗收前置審核,對本年度已申請驗收的93處國家濕地公園開展衛星圖片判讀,將整改情況作為(wei) 是否通過驗收的重要依據。2022年通過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61處。

  中國濕地保護成就耀眼

  看得見的變化印證了中國政府保護和修複濕地的成效——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少數幾個(ge) 紅樹林麵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展示了“海岸衛士”和“消浪先鋒”的神奇力量。

  國家濕地公園已增至903處,為(wei) 社會(hui) 公眾(zhong) 持續不斷地提供著良好的生態環境福祉,同時實現了“兩(liang) 山論”的有機轉換。

  候鳥遷飛季,翩躚生靈駐足美麗(li) 濕地,見證著我國濕地保護持續發力的成果……

  種種這些,也成就了我國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的底氣。2022年11月5日至13日,主題為(wei) “珍愛濕地,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nei) 瓦舉(ju) 辦。共有142個(ge) 締約方和有關(guan) 國際組織的950多名代表參會(hui) 。大會(hui) 形成了《武漢宣言》《2025—2030年全球濕地保護戰略框架》、在中國深圳設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等標誌性成果。

  “《武漢宣言》是各方促進濕地保護、恢複和合理利用共同意願和行動的匯聚,體(ti) 現了中方負責任大國擔當和對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引領。”張明祥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宣言提到了濕地立法和執法。“法治保障是中國最重要的濕地保護探索之一,這次寫(xie) 入宣言,是結合中國濕地保護的實踐經驗,給其他締約方提供了有益借鑒,也是以往宣言裏沒有出現過的。”

  在這次大會(hui) 上,中國履約30年以來在濕地保護方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截至目前,中國濕地麵積達5635萬(wan) 公頃,位居亞(ya) 洲第一、世界第四,出台了濕地保護法,把重要濕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已初步建立起以國家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濕地保護體(ti) 係。

  而作為(wei) 個(ge) 人,也不應置身事外。張明祥說,個(ge) 人首先要認識到濕地生態係統的重要性,並從(cong) 自己的身邊點滴做起,比如做到不造成環境汙染、水汙染和濕地破壞,不驚擾水鳥的棲息生存等。(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