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九曲黃河燈陣 火樹銀花通夜明
央視網消息:元宵節期間,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點亮九曲黃河燈陣,迎接八方遊客賞月觀燈的同時,體(ti) 驗非遺民俗魅力。
總台記者 安文劍:這裏是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的屋蘭(lan) 古鎮,這裏的九曲黃河燈陣正在舉(ju) 行亮燈儀(yi) 式。每年到了元宵佳節,這裏的九曲黃河燈陣都會(hui) 點亮宮燈,喜迎八方遊客。這座占地150畝(mu) 登陣,是以九宮八卦為(wei) 結構,像迷宮一樣的燈陣有2.4公裏,共有365盞這樣的宮燈,象征著全年365天的平安順遂。
過去九曲黃河燈陣是用燈杆、彩條和燈籠形成燈陣,由於(yu) 是人工製作,工序繁多,因此過去的習(xi) 俗是20年設一次燈陣。如今,這裏用九座大殿和365盞明燈,以及700多麵文化牆構成了一個(ge) 永久設施,除了元宵節期間亮燈祈福,也成為(wei) 了日常旅遊的景點。特別是這700多麵文化牆,通過繪畫、浮雕、磚雕等表現形式,體(ti) 現了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等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讓遊客賞燈遊覽的同時,還能看到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深邃。
每年的燈陣除了是當地群眾(zhong) 賞月看燈的好去處,更是當地非遺文化展演的大舞台。在張掖,杖頭木偶是每次展演最受歡迎的表演,也被稱為(wei) “三根棒”。用三根棍子來操作木偶,根據固定的劇本和唱、念、做、打等技法來講故事、表現人物。特別是近年來又讓這種傳(chuan) 統的技法有了新發展,傳(chuan) 承人將川劇中的變臉、噴火等絕技,以及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裕固族的舞蹈美術等元素融入木偶戲表演,讓傳(chuan) 統藝術又有了新的內(nei) 容。
今年春節,九曲黃河燈陣吸引了數萬(wan) 名遊客來這裏賞燈遊覽,元宵節期間更是高峰,據景區負責人估算,一晚的遊客數量將達到2萬(wan) 人左右。而在我們(men) 所在的甘州區,春節期間旅遊收入達到4.7億(yi) 元。今年,這個(ge) 景區還將進行改造,加入更多現代聲光電技術。等天氣暖和以後,這裏還會(hui) 推出實景研學、劇本體(ti) 驗等項目,讓這個(ge) 原本隻在元宵節大放異彩的燈陣能夠全年迎客,也能為(wei) 周邊的村民創造更多的旅遊收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