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蝸牛黏液竟是修複傷口的天然黏合劑

發布時間:2023-02-08 16:12:00來源: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趙漢斌

  每年有數以億(yi) 計的人遭受意外傷(shang) 害、外科損傷(shang) 等,而傷(shang) 口漫長的愈合周期,以及留下難看的疤痕,都是令人煩惱的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吳明一研究員團隊進行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蝸牛來源的天然多糖基生物黏合劑,具有優(you) 異的止血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並且可顯著加速慢性傷(shang) 口愈合。相關(guan) 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yu) 《自然·通訊》。

  蝸牛黏液富含糖胺聚糖和蛋白質

  “由於(yu) 創傷(shang) 性損傷(shang) 和頑固性慢性創傷(shang) 高發,傷(shang) 口管理在臨(lin) 床上仍然是一個(ge) 挑戰。”吳明一介紹,醫生往往采用外科縫合線和縫合釘重新連接受傷(shang) 組織和縫合傷(shang) 口,而縫合傷(shang) 口可能會(hui) 引起疼痛、手術部位感染,並導致皮膚留下疤痕。

  目前,臨(lin) 床上廣泛應用的組織黏合劑,按照來源可分為(wei) 人工化學合成以及天然來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別是氰基丙烯酸酯和纖維蛋白膠,二者能快速閉合傷(shang) 口、止血且無須拆線,但氰基丙烯酸酯卻難以黏合濕潤的生物組織,且存在抗衝(chong) 擊能力差、降解緩慢以及降解產(chan) 物具有毒副作用等缺點;纖維蛋白膠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但是黏附力較弱,成膠時間長,對高張力區域以及濕潤組織黏附性較差。

  吳明一團隊長期致力於(yu) 天然聚糖新藥的研發。近期,他們(men) 瞄準傷(shang) 口管理的臨(lin) 床需求,著手天然聚糖的純化製備、結構解析、構效關(guan) 係、藥理活性以及成藥性評價(jia) 等基礎研究,以期在天然來源的糖類創新藥物的研發上取得新突破。

  他們(men) 發現,軟體(ti) 動物蝸牛能分泌黏液,其高黏性可讓蝸牛爬行和棲息在潮濕的岩石或樹木上。而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記錄過蝸牛黏液有保濕、消紅腫及消炎鎮痛的功能。

  團隊成員收集了蝸牛黏液,並經滅菌後冷凍幹燥,得到了一種多孔高黏附性的天然黏合劑。深入研究後,他們(men) 首次發現蝸牛黏液中富含肝素類糖胺聚糖,而該多糖無顯著抗凝血活性。蛋白質組學分析顯示,該天然黏合劑中還含有百餘(yu) 種蛋白質。

  天然黏合劑能加速傷(shang) 口愈合

  為(wei) 了搞清楚蝸牛黏液能否黏附生物組織的問題,該團隊開展了一係列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這種天然黏合劑,能夠強效黏合大鼠的心髒、肌肉、脾髒、腎髒等濕潤的組織表麵;而流變力學測試也表明,它具有典型的水凝膠特征。

  “這些發現,給了我們(men) 很大的鼓舞!”論文第一作者、吳明一團隊博士研究生鄧拓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隨後,他們(men) 進一步采用大鼠皮膚縱切傷(shang) 口模型開展黏合封閉實驗研究,發現此天然黏合劑能有效地黏合皮膚切口,效果優(you) 於(yu) 臨(lin) 床使用的纖維蛋白膠與(yu) 醫用508膠,並能避免縫合線拆線引起的二次損傷(shang) 。病理學切片分析也表明,該天然黏合劑可以促進皮膚肉芽組織、毛囊、皮脂腺等的新生,可加快膠原組織沉積。

  “蝸牛黏液的這種性能,可能取決(jue) 於(yu) 其中的糖胺聚糖與(yu) 蛋白質之間形成的獨特的雙網絡凝膠體(ti) 係。”吳明一說,這一發現,為(wei) 新一代醫用黏合劑的研發提供了借鑒和啟發。

  正常的傷(shang) 口愈合過程可分為(wei) 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以及重塑期4個(ge) 階段。“而對於(yu) 糖尿病患者來說,傷(shang) 口環境中持續的慢性炎症反應,是導致糖尿病足潰瘍難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吳明一說。

  該團隊采用糖尿病大鼠全皮層損傷(shang) 模型開展實驗。他們(men) 驚喜地發現,與(yu) 臨(lin) 床上常用的海藻酸鈉敷料相比,該天然黏合劑能有效促進糖尿病慢性傷(shang) 口愈合。術後第7天和第14天時,動物傷(shang) 口部位具有更厚的肉芽組織以及更多的膠原沉積。同時,術後第7天時實驗動物的新生血管數量顯著增加,傷(shang) 口愈合過程更快進入增殖期。

  “這一研究結果,無疑為(wei) 急慢性皮膚傷(shang) 口特別是糖尿病足潰瘍的愈合修複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治療策略。”鄧拓說,除了起效更迅速、在濕潤的組織表麵的黏附性更強之外,該天然黏合劑還較傳(chuan) 統黏合劑製備簡便、可再生,臨(lin) 床應用範圍廣泛,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這種天然醫用黏合劑已申請發明專(zhuan) 利。“我們(men) 後續還將開展以藥學、藥理學以及安全性評價(jia) 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規範性臨(lin) 床前研究,從(cong) 研究成果到醫用藥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吳明一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