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火熱的工地 奮進的春天

發布時間:2023-02-09 16:07:00來源: 人民日報

  火熱的工地 奮進的春天(經濟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核心閱讀

  1月3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完善擴大投資機製,拓展有效投資空間,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技術產(chan) 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項目動起來,投資跟上來,信心強起來,各地紮實推進重大工程建設。火熱的工地,奮進的春天。

  奮戰海拔4600米!初春時節,川西高原白雪皚皚,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施工正酣。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裝機規模達100萬(wan) 千瓦,年均可提供20億(yi) 千瓦時清潔電能,計劃年底前全容量並網發電。

  掘進海底40米!1月31日,隨著最後一立方米自密實混凝土入倉(cang) ,深中通道項目E23管節主體(ti) 澆築施工圓滿完成。

  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在建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連通隔海相望的深圳市和中山市,建成後,兩(liang) 地車程將從(cong) 2個(ge) 小時縮減為(wei) 20分鍾。

  能源、交通、水利、電力……一個(ge) 個(ge) 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一批批國家重點專(zhuan) 項、超級民生工程、外資標杆項目在陸地、海上、空中齊齊開動建設。

  加油幹,項目建設馬力足

  南海,深藍的海水映照著明黃色的鋼架結構,“海洋石油982”深水鑽井平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深海一號”二期工程表層噴射作業(ye) 圓滿完成。

  “深海一號”二期,是我國首個(ge) 深水高壓氣田項目,鑽井總井深超過6萬(wan) 米,為(wei) 一期的2.2倍。挺進深海,地層壓力達69兆帕,溫度達138攝氏度,樣樣都是世界級難題。

  “第一口氣井已經鑽進了3300米,平台正以30米每小時的機械轉速進行鑽進。”中國海油“海洋石油982”平台隊長吳保辛介紹,二期勘探開發後,“深海一號”天然氣儲(chu) 量將從(cong) 1000億(yi) 立方米增至1500億(yi) 立方米。

  有序推進的,不隻是“深海一號”二期項目,重大工程建設鏗鏘的鼓點響徹早春神州:

  基礎設施建設密集“上新”。

  條條道路在鋪展——川藏鐵路、哈伊高鐵、深江鐵路建設穩紮穩打;西香高速、河荔高速、烏(wu) 尉高速施工不停。公、鐵、橋、隧,四通八達。

  能源基礎在夯實——全國首個(ge) 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完成浮體(ti) 總裝;龍口南山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由水下作業(ye) 轉為(wei) 水上結構施工。風、光、水、油、氣、核、儲(chu) ,動力澎湃。

  張張大網在織密——頂風冒寒,西氣東(dong) 輸四線建設穩步推進;四川大涼山,全長695公裏的攀西電網500千伏加強工程摁下建設“加速鍵”;勇挑難題,引江補漢轉入主體(ti) 隧洞施工。電網、水網、油氣管網,網通天下。

  民間投資活力迸發。

  江蘇無錫,國家生命科學園內(nei) ,健適醫療器械(無錫)有限公司的二期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預計4月竣工。

  “項目推進快,研發優(you) 勢大。”公司負責人王欣說,一期基地去年投用後,公司立刻進行研發和生產(chan) ,血管內(nei) 衝(chong) 擊波治療設備、可吸收性外科倒刺縫線等一批自主研發生產(chan) 的高值醫療耗材順利“破殼”,“期待二期基地順利投用,助力公司研發再加速”。

  湖北荊門,億(yi) 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投資108億(yi) 元,建設60吉瓦時動力儲(chu) 能電池生產(chan) 線及輔助設施項目;遼寧沈陽,總投資100億(yi) 元的中宏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ti) 化項目,經過持續不斷的冬季施工,已實現一期投產(chan) ……趕早抓前,民間投資意願持續提升。

  外資項目加速落地。

  加碼在華投資!2月4日,華晨寶馬第三工廠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193億(yi) 元。第三工廠可實現傳(chuan) 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共線生產(chan) ,投產(chan) 後將新增雙班年產(chan) 26.67萬(wan) 輛整車產(chan) 能。

  “新投資協議的簽署,表明了我們(men) 對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堅定信心。”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le) 說。

  強支撐,高質量發展上台階

  區域協同發展,交通一體(ti) 化再升級。

  河北廊坊,廠通路潮白河大橋河北段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轟鳴作響。建成後,大廠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域的車程將縮短至4公裏,通勤人員往返京冀兩(liang) 地將更加便利。

  一路往南,津興(xing) 鐵路上,CPG500型鋪軌機組正拖拽著鋼軌進行全線有砟軌道鋪設。津興(xing) 鐵路建成通車後,從(cong) 廊坊到北京、天津、雄安將實現半小時通達。

  “重大工程,投資體(ti) 量大,涉及的上下遊行業(ye) 企業(ye) 多,建設期往往能夠發揮穩投資、促就業(ye) 的重要作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傳(chuan) 旺表示,重大工程多兼具公共性、通用性、基礎性的特點,其建成投運後能夠影響更多行業(ye) ,以更顯著的協同效應和乘數效應,達到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的實效。

  重大工程領跑,“硬核”實力強起來。

  站在岸邊遠眺,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纜已全部架設完成。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項目總工王曉佳頗為(wei) 自豪,這是我國自主研發2060兆帕鍍鋅鋁鋼絲(si) 的首次成功應用。

  主纜,懸索橋的主要受力構件,有著懸索橋“脊梁”之稱。伶仃洋大橋共有2根主纜,每根由199根索股組成,每根索股又由127絲(si) 、直徑6毫米的鋼絲(si) 組成。“最終,這些鋼絲(si) 組成的主纜,必須能同時承受3艘中型航母的重量。”王曉佳說。

  國內(nei) 首次、世界首例、行業(ye) 空白……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早已不再是簡單的鋼筋水泥堆砌。隨著各大項目持續推進,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等不斷突破,相關(guan)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重大工程領跑,轉型升級快起來。

  重慶璧山高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項目現場,技術人員正在對曙光浸沒液冷計算機作調試。

  “作為(wei) 承接國家‘東(dong) 數西算’工程和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的重點項目,先進數據中心從(cong) 開工建設到主體(ti) 完工僅(jin) 用了6個(ge) 月時間。”璧山高新區管委會(hui) 主任饒靜說。

  中心周邊,被先進數據中心吸引而來的不少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一間間廠房拔地而起。“這次考察極大地增加了我們(men) 的簽約意向,未來,希望能夠在先進數據中心附近建設重慶項目部。”一家數字經濟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

  投資結構是產(chan) 業(ye) 結構的前端,直接決(jue) 定著產(chan) 業(ye) 結構的轉型升級方向。“從(cong) 2022年情況看,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已成為(wei) 穩投資、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引擎。”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chan) 業(ye) 發展部副研究員王威說。

  重大工程領跑,民生短板補起來。

  “水利工程修到家門口,工作崗位送上門。”在重慶璧山區七塘鎮王家灣隧道施工現場,記者見到了參加以工代賑的當地村民甘福友。作為(wei) 一名攪拌機操作工,甘福友每日能掙200元,務工以來已經掙了近1萬(wan) 元。

  王家灣隧道是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一環。整個(ge) 項目將新建20座泵站,建設448公裏管線和3座調蓄水庫,受益人口達1000萬(wan) 人。

  聽說工程年底完工,並可實現供水1.4億(yi) 立方米/年,甘福友幹勁更足了,“家裏種蔬菜瓜果,遇到幹旱天再也不用發愁。”

  優(you) 服務,多方保障促落地

  遼寧沈陽,494個(ge) 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達5329.39億(yi) 元;湖北武漢,305個(ge) 億(yi) 元以上重大項目集中動工,總投資3020億(yi) 元;福建福州,177個(ge)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983億(yi) 元……

  眼下,多地投資計劃密集亮相,政策保障體(ti) 係不斷完善,傳(chuan) 遞濃濃的發展信心。

  信心,隨著重大項目儲(chu) 備單的加厚,不斷增強。

  走進沈陽市發展改革委,30個(ge) 百億(yi) 元級別的儲(chu) 備項目在國民經濟綜合處負責人孔紅平的案頭一字排開:總投資102億(yi) 元的華晨寶馬全新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yi) 元的億(yi) 緯鋰能儲(chu) 能與(yu) 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00億(yi) 元的IC裝備產(chan) 業(ye) 園(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園)項目……

  “2022年,沈陽固定資產(chan) 投資預計增長7%左右。”孔紅平說,從(cong) 目前儲(chu) 備項目看,今年勢頭會(hui) 更好。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今年仍要發揮好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說,今年將重點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形成儲(chu) 備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環。

  信心,在政策的有力有效保障中,更加充足。

  江蘇南京玄武區,省級高新區徐莊軟件園聚智園創業(ye) 創新基地項目裏,大噸位吊車往來穿梭,100餘(yu) 名工人各就各位。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6棟建築已全部完成地板施工,部分已施工至4層,預計年底可完成工程封頂。

  “這是南京首筆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的項目。”徐莊管委會(hui) 招商部部長崔雯鴻介紹,國開行投放的1.964億(yi) 元資金迅速到位,相比外部融資,幫助工期縮短了半年左右。

  當下,聚智園的招商引“智”工作正在同步進行,已有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的20多家企業(ye) 簽訂了意向協議。

  “今年我們(men) 將繼續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資金,強化要素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chan) 投資司司長羅國三說。

  信心,在中國經濟航船的穩健前行中,越發堅定。

  “新年以來,訂單持續增加,產(chan) 能供不應求,建新廠擴產(chan) 線迫在眉睫。”河北聖泰鋰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梅銀相介紹,一季度訂單量同比增長1/3,預計到5月底,產(chan) 值有望翻番。

  近日,公司技改擴能產(chan) 業(ye) 化項目滿員開工。“新基地總建築麵積81962.49平方米,目前地基已經建設完畢,即將建設辦公樓以及實驗樓的主體(ti) 部分。”梅銀相介紹,項目投產(chan) 後,可實現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國產(chan) 化生產(chan) ,還將輻射周邊,帶動上百人就業(ye) 。

  人勤春來早。全國各大項目的建設者們(men) 一同見證:幹起來,就有氣象萬(wan) 千!

  本期統籌:呂 莉

  版式設計:蔡華偉(wei)

  本報記者 李心萍 姚雪青 邵玉姿 常碧羅

  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