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學州案”,要關注的不止判決結果
據《大河報》等媒體(ti) 報道,劉學州去世一年以後,2月1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劉學州被網暴致死案進行了網上審理。該案代理律師介紹,劉學州去世後,其在網絡上提取了針對劉學州的2000多條網暴言論。據悉該案是由劉學州養(yang) 家外祖父母提起的訴訟,“不是為(wei) 了經濟賠償(chang) ,也沒有任何利益訴求……就是為(wei) 了完成他的遺願,讓網絡暴力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發生在一年多以前的那場沸沸揚揚的網暴事件,至今令不少人刻骨銘心。彼時,一個(ge) 年僅(jin) 15歲的花季少年,在曆經被遺棄、拐賣甚至是猥褻(xie) 等種種不幸之後,又遭遇了鋪天蓋地而來的網暴,這些毒言惡語也成為(wei) 壓垮這個(ge) 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後來,他選擇終結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切著實讓人扼腕歎息而又無比憤怒。
正因此,現在由其近親(qin) 屬提起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備受關(guan) 注。盡管此案剛剛進入庭審階段,但這場一方當事人已經不在人世的“身後訴訟”,對於(yu) 互聯網空間和輿論治理無疑有著突出的法律意義(yi) ,也承載了多重期待。
首先,人們(men) 希望通過這樣一次審判,能夠還早早逝去的劉學州一個(ge) 遲來的公道,同時告慰劉學州年邁的外祖父母等親(qin) 屬,並給所有關(guan) 注此案的人一個(ge) 負責任的交代。受害者已經離世,但公平正義(yi) 不能缺席。
其次,人們(men) 希望通過這次審判,讓那些口無遮攔、心底陰暗,動輒對他人惡語相向,肆無忌憚攻擊、抹黑、傷(shang) 害他人的“鍵盤俠(xia) ”受到法律的懲處和震懾。時下,網絡上的“鍵盤俠(xia) ”不少,他們(men) 雖然沒有直接戕害他人,卻往往采取網暴這種 “殺人誅心”的手段,殘忍地將一些素昧平生、無冤無仇的人逼近人生的死胡同。除了劉學州,網暴的受害人還有不少。互聯網不是無法之地,這些人必須為(wei) 自己的言行付出應有的代價(jia) 。
第三,人們(men) 希望這一標誌性案件的審理,能夠促使更多人更加深刻的認清網絡暴力的危害及法律後果,從(cong) 而共同抵製網暴的肆虐,也希望人們(men) 在麵對類似傷(shang) 害時,能夠更積極、更有勇氣和信心地通過法律途徑伸張正義(yi) 。
當然,更重要的是,人們(men) 期待以此案為(wei) 契機,推動整治網暴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進一步細化、完善,推進互聯網治理的進一步法治化、製度化,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讓網絡輿論不再偏激,確保更多人不再輕易受到網暴威脅和侵害,確保類似劉學州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誠如代理律師所言,劉學州養(yang) 家外祖父母提起訴訟,不是為(wei) 了經濟賠償(chang) 也沒有任何利益訴求。人死不能複生,無論該案最終判決(jue) 結果如何,都無法讓逝者活過來,但逝者需要一個(ge) 公道,家屬需要一個(ge) 交待,施暴者、作惡者也應為(wei) 自己的行為(wei) 付出代價(jia) 。如何讓網絡空間更加風清氣正,如何徹底斷了靠網暴、造謠吸引流量的生意和套路,如何讓更多人自覺遵守網絡空間的規則和秩序,這是比個(ge) 案的審判結果更重要的事情。(工人日報 徐建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